[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四)引业与满业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63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四)引业与满业

  【己二、别说种种因果

  别说种种因果分二:因;果。

  庚一、因

  因分二:认识业之体性与类别。

  辛一、业之体性

  首先,认识业之体性者,如《俱舍论》云:“思即意之业,彼生身语业。”境根识三者和合,识于六尘上飘动之力,称之为思。由彼动摇意识分别,称为意业或思业。】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业。如《俱舍论》中所云,我们平常能进行各种思维的思想就是意之业,而意业会产生身业和语业。如境根识三者和合,就是眼睛看着眼前的像,心里想着这个像,意识在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上的飘动之力,就是思。换句话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执著于外像之上。

  【意识分别发之于口,谓之语业,形之于身体,即为身业,此二者亦称为思业。】

  意识发之于口,就称之为语业;形之于身体,叫身业。语业和身业也称之为叫思业。这就是业之体性。

  【辛二、业之类别

  认识业之类别分七:能引与满果;集聚之因;依能作者;依所作之业;引业与满业;依意乐力;善恶力大之业。

  壬一、能引与满果

  集聚因时之身心即引业,如春天播种等农事;感受果时之身心即满业,如同秋天之庄稼。】

  无论我们是行善还是作恶,所做过程中的身心就叫做引业。比如心中起什么念,身去做什么,都称之为引业,如同春天播种一般。有了前面的因,后期会呈现不同的果,此时感受果报的身心就叫做满业,犹如秋天成熟的庄稼。

  【以如今所依身体为例,当知前为引业,后为满业。】

  前面所造的业叫做引业,后面得到的叫做满业。引业和满业 也可以从善恶两个角度理解。前面所造的引业若是恶业,后面得到的满业就是痛苦。相反,引业是善业,满业就是快乐。以上传讲的一切都是告诫我们,一切果都来自于因,因此,应该尽可能多从事善法。

  上面从小乘、大乘、金刚乘外三部和无上窍诀大圆满四方面讲解四种不同的修学方便。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三)莫将戏论作实修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五)不善业之杀业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五)无常紧迫 调心为要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五)精进修法方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七)妄念有无不代表禅定见解的高下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五)近边地狱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五)彼此产生矛盾的根源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六)修学密法应认真细致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三)四无色天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六)不舍小善不纵小恶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二)何谓根本上师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二)报恩从孝养父母开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栏目:觉醒法师]
 问题在其“是否实相”——堕胎影片风波感言[栏目:昭慧法师]
 心地清净,任何人都污染不了你[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佛教是兼容科学的宗教[栏目:佛教与科学]
 人间菩萨 慈悲心喜舍行[栏目:证严法师]
 《西方确指》劝母念佛乃大孝[栏目:大安法师]
 找到正确的学佛方法[栏目:宽见法师]
 一种现象起灭的思维[栏目:戒法法师]
 《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三[栏目:如瑞法师]
 阿弥陀佛是否我们地球上的人?[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