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二)欲解脱必须断绝轮回之因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37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二)欲解脱必须断绝轮回之因  

  【譬如,不欲患病及遭受疾病之痛苦者,应认识病因即是一切毒,而需舍弃。】

  就像你不想有病,不想遭受病苦,要让病好起来,必须要知道病因,对因施治一样,我们要断绝轮回的痛苦,就要消尽轮回之因。

  我们常说,轮回就是世间。那什么是世间?我们眼里的世间就是眼前看得见的山河大地。但我们平常所说的消尽轮回,并非指离开这个山河大地,而是消尽起现轮回之因贪嗔痴烦恼。当我们调伏、断除了世间之根源,山河大地也就显现为清净之刹土。惠能大师曾经说过:“一心向善者,西方极乐世界就在眼前。”同样的道理,如果内心完全被贪嗔痴烦恼所束缚,眼前呈现的就是三恶趣形象。所以要想改变一切,必须舍弃集谛烦恼。

  【故首先宣说轮回之痛苦,即为生起厌离痛苦、欲求解脱之心。若欲求解脱痛苦,则须断除痛苦之因——业及烦恼与我执,即名为因缘尽。】

  作为修行者,首先要认识轮回之痛苦而生起出离心,追求解脱。要成办解脱,远离痛苦,必须断除痛苦之因、轮回之根本——业及烦恼与我执。

  以前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的上师色拉阳智尊者,是色达县的一位伏藏师,也是莲花生大师意之化身。他的伏藏名是白玛南吉扎。一次,色拉阳智尊者在光明境界中来到莲花生大师刹土铜色吉祥山,得到莲师的授记:“要断除轮回,首先要断除轮回之根源。”还是讲解贪嗔痴烦恼,也就是意识。所以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应该时时断除贪嗔痴烦恼。

  以前我们多次讲过,观待修行好坏,不在于平常的感觉,眼前呈现的相,而在于贪嗔痴烦恼的减少,从世间角度来说,就是观察自己的性格有多少改善。如果没有进入佛门前一个月的烦恼为十,进入佛门之后减少到八,由于不断调伏内心的缘故,现在的烦恼已经减少到一二甚至基本没有烦恼,这充分说明我们的见解在逐渐增长。见解增上并非有些人所理解般,以前自己看见的是山河大地,但现前能看见光,或者有什么东西在眼前飘动。要记住,这可不是什么圆空光、金刚链,不是什么好的光明境界,很可能是近视眼、飞蚊症。

  衡量见解要观察贪嗔痴烦恼是否减少,性格是否改善。当然我们都是初学者,在修学的路途上,由于我们还没达到昼夜一如的见解,宿世业及烦恼又非常沉重,难免会生起烦恼。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由于功德增上,在烦恼起现的第一瞬间就可以灭尽烦恼,不让烦恼继续发展。这就是修行者的特点。所以应该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

  当业及烦恼和我执消尽时,就是轮回的因缘消尽了,这时得到的当然是灭谛,就是菩提果。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一)涅槃之因果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三)三乘教法寂灭轮回之因的方法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二)何谓根本上师
 圣者言教 第六课(一)调伏内心才是真正的功德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十三)意业之恶法等流果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十四)闻思通达教理后当依教奉行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六)不舍小善不纵小恶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三)十不善业之极重罪之二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十二)具德导师具有圆满的信心与慈悲心
 圣者言教 第九课(六)修行不能走极端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八)整洁干净是创造清净的缘起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九)异熟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离合释法式》述义[栏目:王孺童居士]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二十一[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The Last Days[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不能圆融人我关系,是最大悲哀[栏目:包容的智慧]
 内与外[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五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证悟初果的方法 断第一个烦恼:疑结[栏目:法增法师]
 十八道法[栏目:黄忏华居士]
 先以定动,后以智拔[栏目:慧光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