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二)欲解脱必须断绝轮回之因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81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二)欲解脱必须断绝轮回之因  

  【譬如,不欲患病及遭受疾病之痛苦者,应认识病因即是一切毒,而需舍弃。】

  就像你不想有病,不想遭受病苦,要让病好起来,必须要知道病因,对因施治一样,我们要断绝轮回的痛苦,就要消尽轮回之因。

  我们常说,轮回就是世间。那什么是世间?我们眼里的世间就是眼前看得见的山河大地。但我们平常所说的消尽轮回,并非指离开这个山河大地,而是消尽起现轮回之因贪嗔痴烦恼。当我们调伏、断除了世间之根源,山河大地也就显现为清净之刹土。惠能大师曾经说过:“一心向善者,西方极乐世界就在眼前。”同样的道理,如果内心完全被贪嗔痴烦恼所束缚,眼前呈现的就是三恶趣形象。所以要想改变一切,必须舍弃集谛烦恼。

  【故首先宣说轮回之痛苦,即为生起厌离痛苦、欲求解脱之心。若欲求解脱痛苦,则须断除痛苦之因——业及烦恼与我执,即名为因缘尽。】

  作为修行者,首先要认识轮回之痛苦而生起出离心,追求解脱。要成办解脱,远离痛苦,必须断除痛苦之因、轮回之根本——业及烦恼与我执。

  以前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的上师色拉阳智尊者,是色达县的一位伏藏师,也是莲花生大师意之化身。他的伏藏名是白玛南吉扎。一次,色拉阳智尊者在光明境界中来到莲花生大师刹土铜色吉祥山,得到莲师的授记:“要断除轮回,首先要断除轮回之根源。”还是讲解贪嗔痴烦恼,也就是意识。所以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应该时时断除贪嗔痴烦恼。

  以前我们多次讲过,观待修行好坏,不在于平常的感觉,眼前呈现的相,而在于贪嗔痴烦恼的减少,从世间角度来说,就是观察自己的性格有多少改善。如果没有进入佛门前一个月的烦恼为十,进入佛门之后减少到八,由于不断调伏内心的缘故,现在的烦恼已经减少到一二甚至基本没有烦恼,这充分说明我们的见解在逐渐增长。见解增上并非有些人所理解般,以前自己看见的是山河大地,但现前能看见光,或者有什么东西在眼前飘动。要记住,这可不是什么圆空光、金刚链,不是什么好的光明境界,很可能是近视眼、飞蚊症。

  衡量见解要观察贪嗔痴烦恼是否减少,性格是否改善。当然我们都是初学者,在修学的路途上,由于我们还没达到昼夜一如的见解,宿世业及烦恼又非常沉重,难免会生起烦恼。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由于功德增上,在烦恼起现的第一瞬间就可以灭尽烦恼,不让烦恼继续发展。这就是修行者的特点。所以应该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

  当业及烦恼和我执消尽时,就是轮回的因缘消尽了,这时得到的当然是灭谛,就是菩提果。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一)涅槃之因果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三)三乘教法寂灭轮回之因的方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二)修行是对治烦恼而非压制烦恼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四)以慈心饶益众生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七)闻法应无疲厌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八)密乘发心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思维无常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六)以虚荣心学习佛法无助于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七)修行中不以文字掩盖实修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九)自以为是的修行是见解增上的障碍
 圣者言教 第五课(三)实修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四)真正的孝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五节 道安[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与祖师同行 贰 粥饭有禅机 向外追寻的习气[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致富之道[栏目:积德改命]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十一卷[栏目:净界法师]
 听法时能念佛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有我罪即生 亡功福无比[栏目:宽运法师]
 如何正思维以入佛智慧——兼谈器官移植[栏目:圆觉之友·圆觉文教基金会]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六(之一)[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我是否应该强迫自己早起?[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信仰只有零和百分之百[栏目:万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