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合讲
蒋阳龙朵加参尊者 传授
桑昂丹增 传讲
【原文】
尤其是,所有的上师和僧人本该身先士卒作为慈悲的表率,然而遗憾的是,如今有些上师、僧人无有丝毫慈悲心,对众生造成的痛苦甚至比在家人还严重,这真是到了佛法末期,已经是将食肉罗刹作为供养处的时代了。
往昔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也是将转轮王的王位弃如唾液而毅然决然地出家,通过修道最终证得了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当时世尊与眷属阿罗汉众全部是手托钵盂、持执锡杖徒步前去化缘的,非但佛的眷属没有乘马骑骡,就是世尊也从没有乘过一匹坐骑,正是因为佛陀想到令众生痛苦不是佛教的宗旨,否则世尊怎么会想尽办法而得不到一匹马骑呢?
如今我们有些僧人去俗家做经忏等佛事的时候可并不是这样的,他们透过一头牦牛的鼻孔穿入一根粗糙的尾毛绳子。僧人骑在牛背上,两手用力拽着绳子,每拽一下,那头牦牛因鼻子疼痛难忍而转过头来,僧人就用鞭子使出全身力气连连抽打它的屁股,这时那头牛疼痛难忍而疾驰奔跑,僧人又拽住穿鼻的绳子,它又因为鼻子痛得受不了而停下来时,僧人依然如故用鞭子抽打,就这样轮番不断。到了最后,牦牛身体疲惫不堪、内心说不出的痛苦,每一根汗毛孔里一滴滴向外流着汗水,伸出驮罩[1]般的长长舌头,实在是走不动了,在那里气喘吁吁,发出“呼呼”的声音。这时骑在牛背上的僧人认为现在这头老牛不肯好好地走,便生起嗔恨心,用鞭柄棍棒猛击它的屁股,因为嗔心大发用力过猛,结果把棍棒折成了两段。只见那僧人将折断的棍棒插入腰间,又俯身捡起一块尖石从牛鞍上转过身来继续捶打那头牦牛的脊背。这些都是因相续中未生起少许大悲心所导致的。
此时我们专心意念那头牦牛就是自己,观想自己的背上承受着难以支撑的沉重负担,鼻子由绳子穿着,臀部被鞭子抽着,肋骨被脚蹬顶着,前后左右全部是疼痛的感觉,没有片刻休息的时间,还要爬上高坡,冲下陡壁,渡过大河,越过平川,连吃一口食物的空闲都没有,从早晨天明到傍晚日落,一直在不情愿中来来去去,感受何等的艰辛劳累、疼痛饥渴,如果这些痛苦落到自己头上,想必不管是谁都一定会生起难以堪忍的强烈悲心。
——《普贤上师言教》
[1]驮罩:用来覆盖驮子的毛织物的毯子。
【正文讲解】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祈祷大恩根本上师赐予意心相融之加持!
愿尽虚空之际有情父母即生证得四身五智之金刚持果位,为此结合《大圆满龙钦心滴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而宣讲。
此前行分三:首义、论义和结义。首义已宣完,今天宣讲论义。论义乃大圆满龙钦心滴共与不共之前行,由吾等殊胜上师无谬口传所著之备忘录。论义分三: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修持正行之支分捷径往生法。共同外前行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第二、不共内前行”。
不共内前行分为六个科判:一、诸圣道之基石——皈依;二、趣入最胜大乘——发殊胜菩提心;三、清净违缘罪障——念修金刚萨埵;四、积累顺缘资粮之供曼茶罗;五、顿然断除四魔之古萨里——积累资粮;六、自相续生起证悟智慧之究竟方便——上师瑜伽。诸圣道之基石——皈依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第二、趋入大乘发殊胜菩提心”。
此分三个科判:一、修四无量心;二、发殊胜菩提心;三、愿行菩提心学处。今天首先宣讲“第一、修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分为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本来讲解之时应按照慈、悲、喜、舍而顺序讲解,但修心之时如果没有从舍心去修心的话,慈、悲、喜就会堕入偏袒。因此之故,修心之时必须要从舍心开始去修心。如此所宣般,我们以舍、慈、悲、喜而顺序宣讲,此中舍和慈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悲无量心。
什么是悲心呢?所缘一个被剧烈痛苦所逼的众生,希望它能远离痛苦,此称之为悲心。观修之时也可以所缘的六道中遭受剧烈痛苦的众生,愿它们远离痛苦,此也称之为悲心。尤其是依靠自己的众生,不损害它们,如是去修悲心。
尤其是,所有的上师和僧人本该身先士卒作为慈悲的表率,
本来汉族弟子修法是非常注意和谨慎的,我希望大众对闻思修更加谨慎和更加注意而奉行,此是非常关要的。
在座的大众都是出家众,包括出家男众和出家女众在内,应该有三百多个弟子。虽然我懂得不多,但是我会把我自己懂得的一切法义谨慎、详细地尽力为大家讲解。我在讲解中时时提醒和教诫大众:时时要谨慎、注意!我时时都在提醒你们!我并非是随意或欺骗性地讲解。你们已经得到这样一种人身,如果我不谨慎地详细引导你们,你们会浪费所得到的暇满人身,我这样做也不应理。同样,你们也应该谨慎,不应该随意妄为,也不要随随便便闻思修,否则不仅会失去得到的暇满人身,而且也会浪费时间,这样也是不应理、不应该的。大众应该珍惜得到的这样一种暇满人身。因此之故,我时时都在提醒和教诫大众注意和谨慎。
此人身如同如意宝,往昔无数劫中从未得到这样一种人身,今生得到这样一种殊胜的暇满人身之时,应该让它具有意义。如果失去此暇满人身,以后百千万劫都无法再次得到这样的人身。因此之故,你们得到这样难得的暇满人身之时,应该让它具有实义。
虽然很多人得到了暇满的人身,也想让这个人身具有实义,但如何让此暇满人身具有实义呢?这就是佛法。虽然大众都欲求以佛法让人身具有实义,但如果不以一个清净的方式方法修行,仅是一种道貌之相的话,则无法让此人身具有实义。
因此之故,我从前行开始在宣讲佛法,大家也从前行开始认认真真做闻、思和实修;同时,你们要从前行开始要谨慎实修,尽力在相续生起了知、觉受和证悟,应该如是奉行。如果修前行之时,随意去修或者轻视前行,认为正行之时还有一个更殊胜的法,这样是无法修成法的。
前行是根本,前行是基,我讲法之时也是从前行开始讲解,如同建筑一个房间要从地基开始建设,你们从前行开始相续就要生起了知、觉受和证悟,如是实修非常关要。不然的话,很多人轻视前行。世间不是有这样一种讲法吗?“头挂在高处,颈从低处断”,“床还未热先伸足”,如果失去前行之基,正行无法具义。因此之故,你们不应该认为听闻了前行法义就可以放弃,不是这样的;同样有的人说“前行开始是在外面修行”,也不是这样的。从前行开始,都应该是在心中去修持。
世尊如是所宣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那么佛教是什么?佛教就是自净其意。因此之故,佛教不是词句或者外面的修行,而是把法纳入相续去修、纳入心中去修,这才是真正的佛教。世界上有很多的宗教,也有很多的修法,但唯有佛陀所宣的佛法是调伏相续。
内道佛教区别于外道,内道佛教超胜于外道,超胜在何处呢?就在于佛教是自己调伏自心、自己调伏自相续。什么是妙法呢?能改变自相续烦恼,能对治自相续烦恼的方法,就称之为妙法。为什么称之为“妙法”?能对治或者能改变自相续的烦恼,因此之故,称之为妙法。
外虽然是妙法,但是内未能对治烦恼,这样的法也无法成为妙法。比如说,你外是剃光头或者身着三衣而念诵,但如果没有对治内之烦恼,也只是一种道貌形象而已。因此之故,内道佛教超胜外道就在于能对治和清净内之贪嗔痴。如果没有对治内之烦恼,而是外在形象上的修法,也无法称之为佛法或妙法。我如是理解以后,也尽力让你们如是理解而步入正道。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如果无法清净自己的意,这就不是佛教了。你们有没有去对治你们的相续呢?逐年逐月逐日你们有没有对治贪嗔痴呢?你有没有修成法,反观自相续的贪嗔痴是否逐年逐月逐日减轻就能明了。
比如说,你们能不能压制相续中的贪嗔痴慢疑?就算无法压制,那么当生起这些烦恼的时候,你们能不能去对治?以前生起贪嗔痴慢疑之时,连对治都无法对治,而现今能认识并能对治,这就说明你已经步入正道,这就称之为佛法。如是能对治自相续的嗔心、贪心、痴心、傲慢心、嫉妒心等烦恼之时,就说明你在修成法之中了。如果无法对治烦恼,法就对你无义。因此之故,我在宣讲能对治你们相续贪嗔痴的法,你们修法也是为了这样的目的而修行,如是依教奉行就能对治你们的相续。我在观察你们相续的贪嗔痴有没有减轻?你们在修法中也要观察自相续的贪嗔痴有没有减少?应该这样去修法。
我时时观察你们,观察你们相续的贪嗔痴逐年逐月逐日有没有减轻?如果你们此等烦恼逐渐减轻,说明我讲法具义了。有些人无法减轻此等烦恼,反而更加炽盛,于是我对他们说:“你应该离开,你住在亚青没有意义。你离开亚青以后也许你能遇见你宿世愿力所致的上师,他也许能调伏你的相续。”因此之故,我也时时在说:“这些弟子应该离开亚青。”同样,你们也要观察你们相续的贪嗔痴有没有减轻?如果没有减轻,你们也应该离开亚青,住在这里没有意义。因此之故,我也时时这样观察。我让有些具义的弟子留在亚青:“哎呀!太好了!因为我对他具义了!”所以我让他留在亚青,不要离开亚青。同样,你们也应该详细观察自相续贪嗔痴慢疑有没有减轻?应该如是奉行。
总之,对治自相续贪嗔痴慢疑最殊胜之方便就是菩提心,以菩提心闻思修而对治自相续的这些烦恼。尤其现今宣讲“未生者当生”的菩提心之方便法——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之时,希望大众如理如法地闻、思、实修,如是对治自相续贪嗔痴慢疑。漂泊于三界轮回的痛苦之因是什么?是贪嗔痴慢疑烦恼。漂泊轮回中的痛苦之因属于五毒烦恼,五毒烦恼之因是什么?自私的我执是五毒之根本。
对初学者来说,见解不重要、修行不重要、行为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何种方便来对治我执和自私心。这种口中宣说的“菩提心”或者“为一切众生”,不能称之为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之前要以四无量心而修心,令自相续生起“愿一切众生远离痛苦、得到安乐”的这种心念,此称之为菩提心。
应该以菩提心对治烦恼和对治我执,现今我在宣讲生起菩提心修持的方式——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时,你们应该闻、思、实修交替而修,尤其应该纳入相续而实修。若只是我一个人讲法,而你们没有纳入相续而实修,这是无法具义的。同样,你们仅仅限于听闻、知道以后,没有闻、思、实修交替而修,也是无法具义的。
以上属于讲法的方式方法,也是闻法和修法的方式方法,也就是修持当中应该谨慎注意之处是什么,我对这些要点做了大概讲解,接着继续宣讲本论中的法义。
尤其是,所有的上师和僧人本该身先士卒作为慈悲的表率,然而遗憾的是,如今有些上师、僧人无有丝毫慈悲心,对众生造成的痛苦甚至比在家人还严重,这真是到了佛法末期,已经是将食肉罗刹作为供养处的时代了。
本来上师、僧人(出家男众和女众),应该是慈悲之自性尊,为什么呢?因为上师和僧众是护持和兴盛内道佛教的卫士。虽然理应如此,但是现今有些上师和僧人的相续没有丝毫之慈悲心,反而对众生造成很多痛苦和伤害。为什么会这样呢?现今已经到了佛法末期(末法时代),此时这些作为供养处的上师们和僧人吃肉饮血,已经变成一种将食肉罗刹作为供养处的时代。如果僧人也吃肉或者饮血,则根本不具足出家僧众的形象,反而成为食肉罗刹的形象,因此,作为一个内道佛教的僧人,应该断除食肉和喝血这种恶劣行为。
往昔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也是将转轮王的王位弃如唾液而毅然决然地出家,通过修道最终证得了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当时世尊与眷属阿罗汉众全部是手托钵盂、持执锡杖徒步前去化缘的,非但佛的眷属没有乘马骑骡,就是世尊也从没有乘过一匹坐骑,正是因为佛陀想到令众生痛苦不是佛教的宗旨,否则世尊怎么会想尽办法而得不到一匹马骑呢?
往昔世尊也不是想不到办法骑一匹坐骑,断除损害众生的行为是佛教的宗旨,因此之故,作为内道佛教的徒众,应该从根本上断除损害众生的行为。比如说,往昔吾等本师释迦牟尼佛,如同唾液般舍弃他的王位后出家,出家后与他的眷属手托钵盂、持执锡杖徒步化缘。这并非说佛陀及其眷属得不到一匹骡或马作为坐骑,而是佛教的宗旨是避免对众生造成伤害,所以众弟子化缘没有骑马或者骑骡。我们作为佛陀的随行者,应该遵循一个佛教徒应行之行为,不应该骑乘坐骑,而且应断除吃肉饮血之行为。
如今我们有些僧人去俗家做经忏等佛事的时候可并不是这样的,他们透过一头牦牛的鼻孔穿入一根粗糙的尾毛绳子。僧人骑在牛背上,两手用力拽着绳子,每拽一下,那头牦牛因鼻子疼痛难忍而转过头来,僧人就用鞭子使出全身力气连连抽打它的屁股,这时那头牛疼痛难忍而疾驰奔跑,僧人又拽住穿鼻的绳子,它又因为鼻子痛得受不了而停下来时,僧人依然如故用鞭子抽打,就这样轮番不断。到了最后,牦牛身体疲惫不堪、内心说不出的痛苦,每一根汗毛孔里一滴滴向外流着汗水,伸出驮罩般的长长舌头,实在是走不动了,在那里气喘吁吁,发出“呼呼”的声音。这时骑在牛背上的僧人认为现在这头老牛不肯好好地走,便生起嗔恨心,用鞭柄棍棒猛击它的屁股,因为嗔心大发用力过猛,结果把棍棒折成了两段。只见那僧人将折断的棍棒插入腰间,又俯身捡起一块尖石从牛鞍上转过身来继续捶打那头牦牛的脊背。这些都是因相续中未生起少许大悲心所导致的。
此处公案发生在华智仁波切住世期间,当时华智仁波切见到石渠的牧区有这样一种状况。因为现今有很多摩托车或汽车,僧人骑着牦牛去做经忏的状况应该不是很多,僧人没有骑牦牛并非是他们具足大悲心,而是现今不需要骑牦牛。因此之故,现今很少见到骑牦牛的僧人,以前经常能见到这种状况。
比如说,有些僧人骑着一只牦牛到俗家去做经忏时,用很粗糙的牛尾绳套住牦牛的鼻子以后,僧人骑在牦牛上。当僧人用力拉牦牛鼻子上粗绳的时候,因绳子很粗糙,牦牛的鼻子会很疼痛,牦牛疼痛之时就会打转而无法走动。这时僧人会很生气说:“看你走不走!”马上用鞭子抽打牦牛的臀部。鞭打之时牦牛会很疼痛,会飞快地跑几步;然后僧人又会用力拉牦牛,牦牛又会感觉疼痛、又要停下来又不走动的时候,又会遭到僧人鞭打……就这样走走停停、走走停停,最后牦牛累得疲惫不堪,每个汗毛孔都流着汗,好像掉在水里般,汗水湿透全身。这时牦牛伸出驮罩般的长舌头,驮罩是一种比喻,形容很劳累的状况。此时僧人仍然认为牛不肯走路,继续用鞭子柄棍抽打牦牛,柄棍都会折成两半,最后僧人用石块猛烈地击打牦牛。以前这些僧人就是这样对待牦牛,现今有些僧人也是这样去鞭打或殴打这些牦牛旁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没有修悲心所致。希望大众看到或者听到此处法义之时,以此来修心。
此时我们专心意念那头牦牛就是自己,观想自己的背上承受着难以支撑的沉重负担,鼻子由绳子穿着,臀部被鞭子抽着,肋骨被脚蹬顶着,前后左右全部是疼痛的感觉,没有片刻休息的时间,还要爬上高坡,冲下陡壁,渡过大河,越过平川,连吃一口食物的空闲都没有,从早晨天明到傍晚日落,一直在不情愿中来来去去,感受何等的艰辛劳累、疼痛饥渴,如果这些痛苦落到自己头上,想必不管是谁都一定会生起难以堪忍的强烈悲心。
把自己当做正在遭受此等痛苦的牦牛如是而修心,你的相续自然而然能生起悲心,现今应该如是般修自心。今天的法就讲到此。
回 向
【备注】
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
愿大恩上师*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