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证我自在道,六度修得般若心
 
{返回 贤崇·贤宗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40
佛法证我自在道,六度修得般若心

——加多宝集团禅修班 贤崇法师开示

杨柳整理  

  各位同修:

  大家好。首先,我们今天一起来分享三个概念,它们分别是佛教、佛法、佛学。我们之所以要讲述这三个概念,是因为大家从大千中走进我们的寺院,可能会产生各种或迷茫或欣悦的感受。你们所见到的,首先是一尊尊庄严或者古拙的佛像;你们想知道的,应该首先就是关于“佛”的知识。所以我就先和大家简要地分享这三点。

  与其说“佛教”是一种宗教,不如将它认定为“佛陀的教育”。大家都知道,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时,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释迦牟尼”。东汉永平年间,佛教正式通过官方的渠道传入中国。佛教最为核心的意义在于以般若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之道。而之所以将诸佛立像供养,是为了启迪众生向着圆满具足的佛格不断修行,达到大智、大悲、大能的境界。佛像作为自照照人的镜像,在佛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教导我们,通过觉证与洞鉴自觉觉他,参透宇宙运行的规律,达到彻底地解脱。佛陀不能够判我们上天堂或者入地狱,一切的果由我们自己所造的因来决定。也正是由于因小果大,所以佛教劝导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再说“佛法”。“佛法”最基本的意思是佛所说的教法。也是佛陀及其后继者通过不断地自我修证、自我觉察所得到的法则,这些法则通过实践的锤炼,成为了凝结着无上般若的法则,这是佛教中最为精华和概要的部分。我们如果依之去修行,可以改变自己人生的轨迹。释迦牟尼的出家最初是为了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之道。为了最终解脱的理想,因此要参悟“苦谛”(苦)、“集谛”(苦的原因)、“灭谛”(苦的消灭)、“道谛”(灭苦的方法)。以上四圣谛出自于“缘起论”,这也就是佛法最为基础的部分。为什么要学习佛法、了解佛法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必须要掌握因果的规律。要知道你今天起心动念,明天会造成什么果;今天你枉费自己的健康、时间,明天又会造成什么果;要知道人生是一个过程,那个婴儿和老人都同时存在在你的身体里,就像一棵树的成长一样,只是异时的共存而已。这样就能够以正面的态度来面对你的人生,面对人生的每一天、每一个结果。

  三说“佛学”。佛学就是佛陀的学问。佛教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在其流传的过程当中产生了许多许多的思想、学问、典籍,它们共同汇集成为今天我们所说的佛学。佛子以及爱佛之人对于佛教、佛法的研究,包括他们对于佛教历史、派系、观念流变的研究,对于高僧的传录,学者对于典籍的阐释,诸如此类,都在佛学的范畴之中。因此,常人都会面对佛学的瀚海,望洋兴叹。人们时常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这些经典因为时间与知识构成的缘故,已经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隔阂,它们并没有办法直接改变我们的生活,它们诘屈聱牙、不可卒读,他们对于这个大千世界讳莫如深,让我们可望而不可及。这就需要有人来阐释它,不断地完善它,让它们与我们这个时代结合、深化,在佛学的海洋中获得新的发展。我们在禅修中不断地要求大家要向内察,要观照自己的心灵,要把自己放空以得到更为博大的胸怀。那么我们为什么这样来告诉大家呢?因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是说,因为《景德传灯录》如是说,因为无数高僧大德如是说,因为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这样的修炼法门的有效的。所以,佛学需要与实践结合起来,它也需要不断地与实践相结合来进行流动的阐释。这样,佛教才能够不断地前进、发展。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或者困惑,这个时候就应该好好地去领悟一些关于人生解脱之道的基本原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取法于佛学。当我们能够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懂得一些大道、规律,这时候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入木三分。否则,我们将永远执着于事物的表象,而没有办法透析其实质。当你不懂得大道之时,就永远只是隔靴搔痒,不能够进入问题,那又谈何解决问题呢?当我们的内心没有光明,我们便永远处于黑暗之中,你便不会明了,便要心生惊怖、挂碍、憎恨、简慢,而这光明恰需要佛学智慧的种子来点燃。

  当我们做事情失败时,往往会去责怪外因,而没有从内在去思考“事情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内在规律。因此佛陀才会说:“一切众生,莫不是无时无刻都浸泡在痛苦的海洋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必须要明白事物相反相成、因行果报的道理,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任何一种尽善尽美的状态。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人生,如何了解现状,如何反思自己,如何辨别真理。如果不能如此思考,我们就很难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由你自己的内心锻造的,是由内在生发出的丰足,生发出一种犹如青天白日一般明朗的境界。如果我们能够对自己的一席生命产生本质的透视,那自然而然地一切都将明白清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很“自在”。

  那么,这种“自在”又来源于什么呢?我今天就从佛法的角度来给大家做一个简单地分享。

  

  为什么佛法被称为是“无上智慧”,也就是般若思想?为什么从古至今要将佛教的思想称为般若学呢?就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学问都不是最究竟的,只有佛法才能让我们真正地洞悉世间,了解自己以及万事万物的本质。但是,你如果没有经过之前的积累和学习,没有经过这个社会的历练与挫折,你一下子进入佛门,就没有办法达到一定的高度。“来这个世间走一遭”,对于走进佛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些经验与历练直接就走入佛教,就很容易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要么变成短剑,要么变成残剑、断剑,没有办法真正地理解佛学。很多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是社会的寄生虫,给佛教按上了很多负面的帽子,这其实都是不了解真相所导致的。的确,有一部分人走入佛教以后,会觉察到一切都是空的、无常的,因而产生一种遁世之心,这也是因为他只是从局部而没有从全面去了解佛法。

  我们所要了解的佛法,是要通过学习和领悟能够把佛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让我们的生活能够根据规律,尽量地按照善的、积极的、正面的理想来生活。这就需要智慧。

  智慧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聪明或者机灵,它要求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存在、运行的规律。如果能够理解这种规律,我们就会发现它无论放在哪里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我们在前面说过,佛法是佛陀所说的教法,那么我们按照这种教法去思考、修行,我们生命的轨迹就会因为这种思考而得到改变。说佛法的典籍中有一句话非常经典:“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家族时代所做的都是不善的事情,或者所做的行业是为社会所不容的,那么到了一定的时间,它自然就会出现问题。反之,一个家族可能出身草莽,然而每一代人如果都是特别善良,那么这个家族以后会演变地越来越好。为什么民间常说要嫁女儿,要看对方家族的前三代呢?人们相信,如果一个人的曾祖、祖父、父亲都有积下阴德,这一代才会兴旺;反之则会败落。这正是因为人们普遍相信古话所说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我很喜欢这句话,记在了百事贴上,贴在我的床头,时刻地去反思和警觉自己。祸福何来有门呢?都是我们自己把它们打开的,就像古希腊的神自己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如果把祸门打开,恶报就如影随形;反之,善果就会时时相随。每一个人来到我们身边都是无数世的因缘才产生了今天的状态。如果我们不好好珍惜,最后痛苦的只能是自己。“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是中国最传统的思想,出自于《太上感应篇》的第一句话,每当遇到问题,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反而应该想一想,是我的哪一个行为,招引了这样的一个恶果?正是我以前自己种下的因产生了今天的劫,那么我就应该要自己去面对它。如果你想在未来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结果,那么现在你就需要思考我要种下什么样的因。因为你起的每一个念头,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影响你后面的事业和生活。所以,因果一点都不迷信,它真实不虚;它自然地就好像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地简单。但是人往往就是会犯荒谬的错误,明明想吃西瓜,种的却是芝麻。因此,佛法要求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位同仁都在市场里做销售,是否能够感觉到,一份付出,才能有一份回报。在如此强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你不努力去付出,你能有丰厚的回报吗?这是不可能的。这里的努力和回报也是一种因果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明白这种因果,就很难在市场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就是要靠我们去努力、争取、奉献。我们寺院的日诵警策文中就有很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思想。并不是要把别人害了自己才能得到受益,相反的,我们要把自己的心胸打开,要使自己的产品切实让更多的人获益,这样对方才会从内心接受你的产品。这是由什么形成的果报呢?这是由我们的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带来的,是由于你真诚的付出才能够真正地得到认可。

  我经常强调企业文化的意义。一个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必须要有富有奉献精神的、个性化的、简单实用的企业文化。一个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集团,不仅内部有强大的凝聚力,而且在市场上能够拥有良好的声誉,成为业内的翘楚。优秀的推销不是自产自销,而是让每一个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为你的产品推销。要做到这一层面,必须具备的要素有:奉献、利他的精神,优秀的团队,优质的产品,个性化的产品理念和良好的服务。也只有当你的忠实客户群体越来越大时,我们的产品才能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比如我们平常所喝的水,一瓶不过一两块钱,但是我们如果既能够保证水的质量,又能够使消费者在喝水时,与你的一种理念对接,使之产生心灵的触动,那你的产品自然要比其他产品更有优势。比方说告诉消费者他们每购买一瓶水,你们就会像慈善机构捐出多少的资金,使积少成多、爱国奉献的理念渗透在你的产品中,就会使它承载更多的价值。又比如说,你所销售的水,喝了能使人如沐甘露,那么你的产品也将具有不同的价值。营造企业文化的方式有很多,但无一例外都需要我们有一颗付出的心,有一颗专注的心,有一颗锲而不舍的心。

  我曾经读过一个故事:有一个鸟类爱好者,他每天都去喂鸟,可是他发现他所给的鸟食总是被松鼠吃掉,于是他精心设计了一个笼子,把鸟食放进笼子里,想让鸟可以吃到而松鼠吃不到。但是他发现,松鼠还是会钻进笼子,把东西吃掉。他就去问动物学家,为什么会这样?动物学家告诉他,鸟儿只是偶尔经过,会来啄食你所给的食物,但是松鼠每天24个小时在这里想尽办法要吃到这些东西。与偶然经过的鸟类相比,松鼠想要吃到东西的心要坚定得多,它们想办法得到,因此就一直可以吃到。

  如果我们的市场开拓不好,不好消费者的原因,也不是别人的原因,只是因为你们自己还不够专注。如果我们想尽办法、专注地去开发市场,哪里会有做不到的可能呢?有专注之心的人,没有事情做不成。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在课本中所学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了。这也是我这些年在做事情时所得到的一点体会。

  佛法的思想要我们明了的是世间的规则。规则是什么?是这个世界缘起生灭的大道。举个例子,当我们用纯然无私地心去坚持付出时,我们便会得到你所想象不到的收获。“收获”的大小、有无,既然是你无法想象的,你就不要去妄想、猜测,因为渴望收获的一念生起,你的修为就会大大地打折扣,最终所得到的也只能是九牛一毛了。就好像我们加多宝集团,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无私地帮助灾区人民,并没有想过会得到什么回报,但是我们的产品就在短短地几年时间内遍布大江南北,那么多的消费者都来支持我们的产品,这就是付出、利他、奉献的结果。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也能时时用这种思想来处事,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家庭变得非常和谐,工作环境也非常地和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纯粹而美好。

  所以我们不断强调佛教的第一心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不但要不做坏事,而且要积极地去修善行。中国的古话告诉我们要“舍得”,你没有大舍,怎么能期望大得呢?佛教有“以身饲虎”的传说,旨在告诉世人,当你连身体都能舍去的时候,就没有任何放不下的了,当你没有挂碍的时候,大得自然而然就会到来了。即使你现在并不一定很有钱,也可以用知识、灵敏、劳动,用善良之手、同情之心去布施,甚至连一个灿烂的微笑也是布施。布施是无处不在的,当你的心里种下了布施的理念时,你时时刻刻都可以布施,就并不局限于有相的布施了。

  再说下一句:“自净其意”,这才是佛法真正的中心。前面讲不做坏事,可能在座的每一位都做得到;积极努力,去做好事,可能大家还要掂量掂量;而“自净其意”,这就更不容易了。它的意思是把我们的心修得像山间的泉水一样的清澈,自己能够净化自己的念头,使自己恶念不起,一尘不染,这才是修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真正法门。我们为什么要在寺院的佛像面前供水呢?就是希望每一个看到水的人,都能够以此为镜,照见自己心灵的染污,用水去洁净自己的心。我们内心不净,则会妄想纷飞;妄想纷飞,则心神散逸;心神散逸,则头脑混沌;头脑混沌,则智慧不生;智慧不生,则万事难明,挂碍丛生。当你内心清净时,则外在也在自然呈现出光洁,眼神明亮,就像水一样澄澈。所以,我们要想健康地活着,快乐地活着,不被外事所干扰,就要向自己的内心去追问,追问自己烦恼的原因,“自净其意”,制伏烦恼。道路的顺畅与否,人生的光明与否,未来的坦荡与否,状态喜乐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别的任何一个人。如果你自己不愿意接受,就没有一个导师能够给你任何的开示,导师只会向《神曲》中的维吉尔一样,把你带到天堂、地狱、净界的门口,而里面象征的森林还是要依靠你自己去领悟、探索。因此,一念上升就能进入天堂;一念堕落就会沉沦地狱。这一念,这能是你自己决定的。一念善心起,无量善门为你打开;一念恶心起,无量障碍遮挡前路。

  佛教说一颗心旁边就有六个道,发善心就要进入上三道(天、人、阿修罗);起恶心就会进入下三道(地狱、饿鬼、畜生)。很多人觉得六道轮回似乎是迷信的说法,而实际上,你一念嗔心起,愤怒的火就不断在你心里燃烧,那个时候你是不是感到如堕地狱一般呢?如果你此时此刻处于无明业火,不明就里的状态,那你就处于畜生的状态;如果你此时贪得无厌,无所餍足,那你就处于饿鬼的状态。这样将来,地狱、畜生、饿鬼是怎么来的状态,还是由我们自己所产生的。所以你想选择怎样的人生,还是由你当下的心念决定的。

  佛教所有的修行都是围绕着“自净其意”展开的。我们要修行的,也就是内心的无上清净。什么是无上清净?也就是佛教“毕竟空”的思想。佛教说“四大皆空”,就是“毕竟空”的意思。古印度把“风(动性)、火(暖性)、地(坚性)、水(暖性)”四种元素提炼为色法的象征,以此表明“色即是空”的道理。四阿含经说的“三法印”告诉我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才是了脱之道。《金刚经》则告诉我们:“若以身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以上这些,都是“性空”的思想,而性空是以“自净其意”为先决条件的,因此我们说,自我净化、自我涤荡、自我体证才是修行的根本。如果能够达到“自净其意”,就自然会明白宇宙的至理。这个至理是什么?就是“变”的过程和“空”的结果。

  宇宙间的一切都在不断地运行变化着,刹那流动、生灭无常。“生住异灭”的规律是恒常的,不要妄想什么永恒。就像这个房子,由于种种因缘际会(资金、材料、人工等等)建了起来,但是当建成的那一刻也就是它开始坏灭的那一刻。我发心主持重修这个道场,在我以前,也有很多很多人在这片土地上干过类似的事情,也在这里起过朱楼,宴过宾客,到头来还是要坏灭的。坏灭了以后,可能又有一个因缘,它再会重生,再会坏灭,生生灭灭,直到这个星球的命运走向尽头。然后呢,又是无量劫以后,可能又生起一个新的星球,又有了人,又有了佛教,又有了寂灭与重光。

  我们的人生更是处在这样变异的状态之中了。从婴儿到老年到死亡,这是一条必经的路,时间的一维性告诉我们万物无可挽回的走向。今天的健康无疑只是暂时的,家庭的幸福也是暂时的,我们今天拥有的职务那就更是暂时的了。一切的一切都遵从着变化、无常、生灭、流动的规律。

  我们常常都会觉得自己不幸,或者抱怨别人得到的比我多,或者总是在和别人的对比之中迷失了自己。这就说明了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还不够透彻。所以,我们必须在变化中把握市场的走向,用无常的心来思考、看待世界与自身。明白了迁流变化的规律,并不是教你消极地面对事物,而是要去思考如何用珍惜的心去迎接今天来到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我经常说,一个人没有办法完成很多很多事情,有的人甚至一生浑浑噩噩,没有做成一件事情。我在普陀山佛学院教书的时候,也就是和杨总刚认识的那段时间,普陀山有一个方丈圆寂了。他的弟子聚在一起讨论师父一生做过的事,要将方丈一生所做的事情可在纪念堂的铜雕上。最后发现,即使是像师父一样德高望重的人,一生活到八十多岁,能做成的事情也只有那么几件。所以现在很多人庸庸碌碌,每天来来往往,什么都想做,又是在追求些什么?做成了一些什么事情呢?其实我们一生只要将一件事情做到理想的状态,我觉得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人,最后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就是因为我们内心不了解自己,或者说那个“自我”不让你了解自己。是“自我”让你觉得自己很伟大,很美丽,很庄严,让你认为生命无限漫长,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这实在是错误的识见。

  《藏地密码》中有一段父子的对话让我记忆犹新。父亲对儿子说:“你想象一下,如果把一粒灰尘放大到和地球一样大的时候,里面也会有无量的生命用自己的方式生存。与灰尘走过的路相比,我们行走一步,就经过了它们的几十万个国土。”那么我们的地球大不大呢?我们自己感觉非常非常大。我们从中国飞到美国,要二十多个小时。但是我们如果站到外太空去看地球时,又有多大呢?它只是漂浮在无量星空中的一粒微尘而已。可是我们还常常认为自己很英俊,学识很渊博,很了不起,总是不断地把自己放大,忘记了自己是谁。昨天慧海法师开示大家“我是谁”,大家有没有深入地去思考过,自己到底是谁?我在哪里?要往哪里去?一个公司作为一个集体,也可以这样思考。当你知道自己是谁,站在哪里,就自然会知道未来要往哪里走。所以在人生道路上,时刻明白自己是谁的人实在是不多。所以禅修就是要我们时刻向内察,时刻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观照。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更明了的了解,对社会将向哪个方向走有更透彻的了解。

  

  接下来,我想与大家分享《金刚经》中所提到的“六度修行”,这是六种人生修行的方法。希望通过这一分享对大家在工作、学习中的修行有所帮助,会使大家在调节自己的身心、约束自己的行为方面有一些借鉴。这六个修行方法对每一个人都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我们希望未来获得幸福,那么首先要问一问自己,对于目前的状态是否能够喜乐地接纳?如果感到自己现在处在排斥、被动的状态之中,那么如何能够安住在当下呢?当下都不能观照,又怎么能够去面对未来呢?

  季羡林先生有一部书叫做《我的一生》,书中说道,他以前一个人在德国好长时间,它长期只在三个地方出现:教室、宿舍、研究所。他会把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放在研究所里。当我们把工作和人生价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便真的能够做到废寝忘食,从工作中找到很多乐趣。这里最关键的就是要有认可,认可才能信服,信服才能虔诚。

  回到六度修行的问题上,我们从六个方面做一个简单地说明。

  第一是布施度。佛法说,布施的种类有好多,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施舍自己的钱财名为财施;法施原指历代三藏法师说法,令人悟道,实际上我们用自己技能,用自己的同理心去布施也是法施;无畏施就是指舍去生命,毫无畏惧地帮助别人。我前段时间看了德兰修女的自传,当她走到两伊战场时,战场上的人就会自觉地停战。她说,她就是用爱心去感化身边的人,她的一生都在不断地付出。当你想要富有,首先你就需要拥有一颗布施心。我们付出以后,可能很多接受布施的人已经忘记了我们,甚至有的人可能以怨报德,这种例子可能比比皆是。如果我们没有一颗三轮体空的心,没有一颗博大的心,那么当我们布施得越多,可能就会越不平衡,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当我们有三轮体空(施空、受空、施物空)的心时,我们的能量才是最大的。当我们用减法去看待万事万物,直到归零时,外在的行为产生的力量才会乘以倍数地增加。当我们的内心不断地追求名和利,不断地索取的时候,我们的能量就会失常。比如说我觉得一个小伙子不错,不断地提拔他,最后他爬上来以后却一脚把你蹬开。如果你总是记挂着自己曾经帮助他,那就会非常不平衡;但是如果忘记了自己对他的恩惠,忘记自己认识他,那还会有不平衡的心理吗?但是反过来讲,如果哪个人帮助过我们一点一滴,我们都要记得感恩。有感恩之心的人,你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第二是持戒度。很多人都会认为持戒是出家人的事情,并且,在世人的眼中,持戒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情。经常有人会来问我:“师父,你们不能吃肉,不能喝酒,不能说谎,甚至不能娶妻,这不是很痛苦的事情吗?”实际上,我们出家人持“三皈五戒”,并不旨在限制我们的行为,相反的,是要保存我们的慧命。就像我们需要遵守法律法规以保持自己的生命一样,佛教对于僧人的要求也就是希望他们能够依此修行,证得一颗清净的心来续佛慧命。那么各位在家的朋友是不是就不用持戒了呢?实际上,如果你的内心对于他人,对于世界缺少起码的敬畏,不按照自然规律、法律制度来行事,就会很快使自己的生命失落。法律规定不杀人、不抢劫,这是不是戒律?自然告诉我们不要贪婪地攫取资源,这是不是戒律?人类社会约定俗成的文字、语言规则,这是不是戒律?老祖宗告诉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不是戒律?如果你觉得这一切都无所谓,都可以肆意践踏,比如父母给你一个好身体,可是你不按照自然规律加以限制,日夜颠倒、声色犬马,那么到头来犯戒的苦果还是要你自己来尝。这些清规戒律看上去是用来约束个体的,而实际上恰恰保护了每一个个体,是我们能够喜乐、自在地生活。西方有些无政府主义者宣扬无限的自由,后现代主义者更是提出要“解构一切”,而隐藏着这些自由追求表面之下的,将是无尽的骚乱、暴动,最后导致人心惶惶,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可贵自由。因此,请记住,自由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将走向它的反面。“戒律”就是这个底线,因此佛劝我们持戒。

  第三是忍辱度。由于因果律的存在,这个世界生生灭灭,由原因带来的结果,由结果带来的下一个原因生生不息地出现。你种下一个因,就要结一个果,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得到的果都不一定是好的,你帮助了别人,可能别人反而来报复你,这是你们的夙仇来没有了尽,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忍辱。忍辱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更加是成大事者需要练就的切要本领。越王勾践战败而能够卧薪尝胆、韬光养晦,苏秦受到“妻不下织,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的待遇却能悬梁刺股,受到司马懿经历骂阵的挑衅而坚守不出,韩信能够忍受胯下之辱,可见古来成就事业之人都需要具有忍辱的精神。如果别人夸你一句你就洋洋自得,贬损一句你就感到嗔火攻心,这就是“我执”还没有放下。所以佛陀要求我们要忍辱,忍辱也就是学着放下我执。你今天骂了贤崇,骂的真的是我吗?名字只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再说你所见到的贤崇也并不一定是我本身,那么我为什么还要生气呢?如果被羞辱,就观照自己的心,多念念佛号也就是了。放下自我的当下,就是修梵行。

  第四是精进度。有人会问我,佛教又教我们精进,又教我们放下我执,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实际上,精进与放下我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执是“自我”所坚持的东西,主要是“自我”所认为的“个体永在”、恒古不变的妄想。这种妄想使得我们忘记了或有意排斥死亡的趋近,而不断地进行自我肯定,认为自己是长命百岁、万寿无疆的。对于自我的反复认定使得个体长久被束缚在狭小的畛域之中,而无法“开眼看世界”。而精进则是要求我们用“正思维”,行“正道”,在正道上不断去修持、前进。我们顺从迁流变化的规律做一份事业,立一份功德,进行一些布施,这都是精进。

  第五是禅定度。禅宗是我国佛教的重要宗派,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本有的各家哲学思想有一个碰撞与合流的过程。禅宗一派因为其思想的深刻蕴藉与修行的独特法门而受到重视。禅宗讲究行跏趺坐,入禅定,以此修心。因此六度修行法中就有告诫我们入禅定的修行法门。就像今天大家到此所追求的,我教你们数息观想,所行的就是禅定。佛教中的佛像手势形形色色,有一种就是禅定印。施禅定印的菩萨双目微闭,双腿盘起,双手置于股上,进入一种“凝神静虑”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状态之中,我们可以时刻观想自己的每一个念头,观想自己内心的每一息流动。禅定教我们合上双目,认识真正的、本然的自我。

  第六是般若度。般若就是究竟的智慧。佛教的追求有两个向度,一个是慈悲,一个是智慧。两者兼得的人,可以成为上师。般若度就是要求我们在修行中征得无上的智慧,当然这般若中也包含了慈悲。不追求般若的人,虽有心而未明,虽有眼而未开,看到的只是世界的表象,总是容易相信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所告诉自己的事情。证得般若的人,就不再挂碍这些表象,行的是自在地行为,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是他能从山水中所领受到的风韵是痴愚之人万万想象不到的。


{返回 贤崇·贤宗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潸然泪下 音容永驻--纪念妙老诞辰100周年纪念
下一篇:让悠扬的禅偈,点燃智慧的光焰
 中国梦的古老元素:仁义礼智信
 “祈福”之道:心为福源
 佛命永续 薪火相传——浅谈佛教的管理与六度修行法
 什么是八正道?
 大商通佛,小商通我
 成就无上正觉的五心
 金刚不坏,真谛永存(四)
 除夕布新时 光寿无量开
 快乐人生法则三种:奉献 使命 心量
 在上海交大的演讲(2008年6月14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一[栏目:妙心法师]
 存心不同,福报也不同[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说法[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五百罗汉 081、毕陵伽蹉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L 第299经(缘起法经)[栏目:界定法师]
 进一步提升中国佛教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姚南强、马新满)[栏目: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七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十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中国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王雷泉)[栏目:王雷泉教授]
 梦是如何起的?[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