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众生有感 弥陀即应
 
{返回 大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44
众生有感 弥陀即应

  念佛法门的奥妙,理则上即是感应道交。这是世间上、法界当中最深邃的心性学问,属于悟境的范围,不属于第六思维逻辑的范围。

   我们至诚恳切念佛的心,即能感之机;法界存在一种所应之力量,这种力量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愿力,这就是所应之法。道——是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与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愿体是同体,这就是深邃之道,或曰清净之道。透过同体的渠道,我们跟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交融在一起,能互动沟通,这就叫感应道交。

  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念佛不要去追求什么境界。你在念佛时,能在这句佛号当中找到一种安心,获得一种欢喜,就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欢喜光就在我们身上体现。

  这句佛号我们能够念得绵绵密密,相继不中断,那么这就是阿弥陀佛名号当中的不断光在加持我们,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在念佛的时候,这句名号让我们生起惭愧心、悲痛心、感恩心,这些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在心性上开显出我们自性善的力量,这就是感应道交。这是一般的用平常心去理解感应道交。

  再就是如果从瑞相、灵验上来看,也是具有的。但这不要去刻意追求。比如我们念佛念得比较清净时,会忽然闻到一种异香。但如果是有心去求,一定闻不到。往往在无心的时候,会忽然传过来。弥陀名号沟通着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在我们无作妙用的心性当中,名号法尔自然地把西方净土的宝香传到我们这个地方。

  音乐、光明、莲华,这些也都是存在的。你出现这些境界,也不要去执著;没有出现这个境界,也不要懊恼。我在弥陀心中念佛,佛在我心中应和;即念即应,妙感难思。是故,吾人念念都是阿弥陀佛就是最好的境界,也是最妙的感应。


{返回 大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临终禁忌
下一篇:富贵学道难
 功高易进,念佛为先
 修念佛法门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
 人唯知道有来春 所以留着来春谷
 佛陀与孝顺
 《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一讲
 略述净宗信愿行 一、前言
 情与无情 同圆种智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四讲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九讲
 答当处寂光,何必取舍和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众生发菩提心 修成的是“自己佛”[栏目:达真堪布]
 从《大乘玄论》看三论宗之佛性主张(李雪涛)[栏目:三论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