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礼佛拜佛或念佛等是否心外求法?
 
{返回 药师山·紫虚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3

礼佛拜佛或念佛等是否心外求法?

答:佛教与外道修行上的最大不同是要悟「空性」以解脱轮回。外道大多为修福报而努力,有些外道虽也修禅定或苦行,类似佛教的小乘修行者,但主要不同是他们不修「空性」,大多在有相层次努力。

佛教徒很多也在有相层次修行,例如供佛、念佛、观空等,但大多是修行的助缘,包括增福报、消业障或求生在有佛直接教导之处(如净土)等,这些方法是众生在无明未破之前的一些方便法,当然难免有心外求法的问题,但当在悟入空性之时,这一切有相之法皆要舍离,而采用自心开悟。一旦自心开悟则有机会由空性起妙用,如此才是自觉圣境,才完全舍心外求法。就如同一个人在灯光不足之处,误看绳为蛇,先必须有人引导如何去「开灯」,才能看清楚。

故心外求法是找一些方便法以得自心开悟,以入自觉圣境,不是以心外所求之法为最后「目标」。若不知自心开悟解脱,而只在相法上做供养等,且以此为目标、为究竟,这才是心外求法。


{返回 药师山·紫虚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藏密是否属佛法?
下一篇:佛教徒礼拜供养佛菩萨,与外道有何不同?
 谈佛经中名色的真义
 关于素食
 中华药师山居士佛学学会简介(二)
 谈对佛菩萨的信心
 空观、假观与中观在修行上的依据
 关于中阴救渡法与密宗的忿怒尊
 我对般若心经的一些看法
 大圆满法
 关于慈悲心
 慈悲喜舍的意义与修习方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百罗汉 431、智眼明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中国佛教史话 后秦大译师鸠摩罗什[栏目:中国佛教史话]
 那先比丘经 第十五问 世间人为何生而有所不同?[栏目: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宗教自由[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静坐实用手册 静坐法要[栏目:护法法师]
 82.四川各名胜古刹 Visiting the famous sites and ancient s..[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一日午间梦见金黄色纸,请师父指点。[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事师五十颂释[栏目:宗喀巴大师]
 基位三身安立明炬论[栏目:夏坝仁波切]
 香巴拉愿文谛句任成[栏目:格鲁巴诸大德著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