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一)三殊胜法
无论平常行持什么善法,都要时时铭记三殊胜法。无垢光尊者曰:“欲成办解脱,必须依靠三殊胜法,多无必要,少不能包。”因此能否成办解脱,一切取决于三殊胜法中。三殊胜法通常也被称为三清净法,包括发心清净、正行清净和回向清净。
发心清净的目的在于令善根转变成无量。发心分为恶念发心、无记之念发心和善念发心。善念发心又分为下士道之发心、中士道之发心和上士道之发心。清净之发心通常指上士道之发心,也就是发菩提心。如果不具备清净之发心,即便从事什么善法,要成办解脱都非常困难。细致观待,我们平常修学的善法是很有限的,即便每天不吃不喝,昼夜修行,也只有24个小时。而无始以来至今所造的罪业不可思议,依靠有限的善法力量来消尽无始以来的沉重罪业,难度可想而知。这时要依靠什么呢?当然是清净之发心。我们以前多次讲过,无论口诵咒语、经文,还是身做礼拜、打坐,如果行善只是为了自己,即便所修之法是远道法相乘、近道金刚乘或捷径之道无上窍诀大圆满,也只有一个功德。由于发心狭隘的原因,得到的功德是很有限的。因此我们要铭记心中,无论修学什么法门,发心必须广大——我所从事的一切善法,是为了天下所有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
有些人在行持的时候会有这样的疑问:“座上的时候,由于时间充足,圆满三殊胜法没有问题。但座下的时候,有时偶尔提起正念,会念诵一些心咒等,这时难道也需要走三个过程吗?若需要,在时间特别短暂的情况下,可能还没有观想完发心,就已经没有时间了,该怎么办?”这些充分说明,我们在座上的时候,应该把三殊胜法观得更清楚一些,这样,由于长时间如是观想的缘故,到达一定的时候,三殊胜法就会变成一种惯性。就像我们小时候在父母身边学谁是父亲、谁是母亲般,一旦学会,在我们提到母亲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想母亲是女的,母亲是生养我的人,母亲所具备的一切条件都在说母亲的时候具备。这就是一种惯性,需要长时间修炼。同样一个道理,座上的时候三殊胜法应该做得仔细一点,长时间修炼之后,座下当你念诵佛号、心咒的当下,就具备清净发心,因为你念诵的目的是为了天下所有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在念诵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心不散乱,就是清净正行;最终为了三界六趣一切众生成佛,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即如是回向,即为清净回向。所以只要长时间清净修学,有时即便短短时间中没有一一做观想,我相信在念诵一遍心咒的同时,也如实具备三殊胜。
清净发心能令我们的善根转变成无量,所以每天早上起来,首先应观察自己的发心。如果发心不清净,无论修学什么法门都没有什么意义。有时候很多人由于平常修行时间太短的缘故,对即生解脱心怀疑虑。但要记住,即便每天修行的时间很短,只要配同着发心殊胜,这种具有限制性的修行也会变成无量之功德。
清净正行是指在修法的时候尽可能做到心不散乱。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传承讲解,一切修行都是为了调伏自己的内心,所以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心不散乱。当然,按照成熟口诀法的要点,从有相定直到胜观,都在讲解心不散乱。至于心不散乱之见地,则需根据个人见解来定夺。
清净正行的目的是令善根不被外缘摧毁。因为心散乱时很容易被恶缘——贪嗔痴烦恼所转,顺着烦恼漂泊,则会消尽一切善根,所以在修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心不散乱。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产生妄念在所难免。为了对烦恼形成对治力,提起正念不可或缺。正念总分为无造法性之正念和改造意念之正念。前者是具备出世间禅定时的智慧,很难做到时时具有,这时要依靠改造意念之正念。改造意念之正念虽然需要起心动念,但这个起心动念是转为道用,依靠它可以消尽一切烦恼。比如有人跟你说了一句不好听的话,你第一瞬间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念,但在生起这个念的时候就可以打掉这个念,这个力量就叫做正念。如果不能时时提起正念,修行就会被昏沉掉举束缚,心会顺着烦恼飘动,永远不能自在。这是忘失正念的一种结果。时时铭记这些道理调伏自己的内心,就是清净之正行。
清净回向可以令善根越来越增上。若用数字表示,今天的功德是一,回向后,明天、后天功德会变成百、千、万。
如今我们有这样殊胜的方便道,即便平常修行的时间多么短暂,只要如理修行,即生成办解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