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四)信心圆满是成办解脱的必备条件
导师会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呈现不同形象与事业来度化众生。如果你对这样的导师有缘份而生起信心,就依止这样的导师,如果对那样的导师感兴趣就依止那样的导师。虽然你一生中可能只依止一两位导师或者几位导师,但绝不能讲解其他导师的过失。因为我们是修行者,修行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断除分别心和执著。虽然无始以来习气烦恼沉重的缘故,内心难免会产生一些妄念,但在产生妄念的第一时间就必须予以断除。如果不及时调伏而继续追随妄念,这样形式上的修法恐怕永远无法成办解脱。
可能很多人都在想,有些人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就可以成办解脱,为何自己修学了很多年,见解却一直没有增上?不是说无上窍诀大圆满早上接触早上成就,下午接触下午成就,即便下等根机者也可以在六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成就吗?为何自己修学多年,内心还是与往昔一样坚硬呢?
我想,你应该首先反过来问问自己,你的见解、修行与行为是否真的已经做到如理如法?我们说在短时间当中成办解脱,是基于如理如法的前提之下。如今虽然你修行了很长时间,但仍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就要细致观察一下,你在依教奉行方面是否存在很大的缺陷?要记住,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时时都应该在对治自己的烦恼。
往昔多科下区有位叫安章竹根玛的导师,他声名显赫,不仅闻名雪域,甚至很多汉地人不远千里去依止他。当时有一些拉萨地带的信众,历尽艰苦,徒步行走数百公里拜见他。当导师为他们讲解信心的重要性时,他们都认为自己的信心非常充足,因此祈请导师为他们传讲一个能令他们迅速成办解脱的最殊胜的法。但这时导师说,仅凭这样的信心想成办解脱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信心还要分为净信、欲信和诚信,只有诚信才是最坚定的信心。这些信众听到导师如是讲解都很不服气,因为他们千里迢迢、千辛万苦地爬山涉水而来,怎么能说信心不坚定呢?导师当下从身边抓了一只破鞋,拿到他们的面前说:“你们看,我刚刚抓住一只雪狮。”这时弟子们都吓了一跳:“导师刚才还非常清醒,怎么突然就糊涂了呢?明明手里拿着一只破鞋,怎么说是雪山上的狮子呢?”导师用神通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于是就对他们说:“当我非常慈祥的时候,你们可能对我生起信心,但我呈现出另一个形象的时候,你们可能就没有信心了。将破鞋说成雪狮的前后是一个人,但仅仅一句话,你们的内心就开始变化了。这就是信心不稳定的表现。如果你是一位清净的弟子,虽然我手中拿着的是破鞋,你也能直接看见雪狮。如果你是一个诚信者,即便你看不见雪狮也不会认为是导师的问题,而会将一切过失揽在自己的身上。”
这个故事虽然很简单,但他却告诉我们一个很深刻的教言,就是信心的重要性。要知道,导师的一句一行都在传法。我们不是说大资粮道时,一草一木都是自己的老师吗?因为它们可以讲解很多了义的见解。如今导师的一言一行都在为我们诠释着各式各样的法义,但由于自己根机不够的原因,不要说受益,甚至可能还会产生疑惑以及诽谤。
我在汉地期间,有很多出家人以及在家居士都会一再祈请我传授殊胜的法。因为禅宗惠能大师在五祖前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开悟,所以他们祈请我传授一个既不是心印传承也不是表示传承,只要口中稍做诠释就能开悟的殊胜解脱法。我相信无论哪一个传承,真正的具德上师都有这样殊胜的法,但弟子能否接受,则完全取决于弟子的根机。如果根机不相应,恐怕难以接受。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自然一切功德都很圆满,但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不但没有在佛陀面前获得一点点功德,甚至还形成堕入三恶趣之因。因此,一切都取决于自己。
在平常修行过程中要时时铭记信心的重要性,有时甚至可以把见解与修行先搁置一旁,先去长时间培养信心。往昔那若巴尊者依止帝洛巴尊者修学,在经历二十四个苦行期间除了信心什么都不具备,但就是具有虔诚的信心,最终如实获得上师的密意。现前我们在见解、修行、行为上面也下了不少功夫,但可能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原因往往是由于见解、修行和行为方面还有很大的漏洞。要记住,我们的修行字典中决不能出现“大概”、“可能”、“应该”等一系列词语,而是必须做到圆满——见解要圆满,修行要要圆满,行为要圆满。只有对于导师所讲解的教言圆满地依教奉行,才能得到圆满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