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九)五他圆满之时间圆满、善知识圆满和增上意乐圆满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08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九)五他圆满之时间圆满、善知识圆满和增上意乐圆满

  【所谓佛法住世:总之,圣教住世五千年,即圆满宣说为果期(预流果、一来果、阿罗汉果)、修期(智慧、等持、持戒)与教期(经律论三藏)。然依大遍知无垢光尊者观点而言,按照果期、教期、修期三次第各有三个五百年计算,则现今已经过了四千五百年中之等持修期,接近于智慧修期之末尾阶段,依前所说大概是戒律或经藏之现行期,如今大致已到三千五百年或四千年之际,是故佛陀教证二法仍住世间,即是时间殊胜圆满。】

  佛教住世五千年,是汉地和藏地共同承许的。佛教住世分为果期、修期与教期。果期时主要传讲的是果,比如预流果、一来果和阿罗汉果。初次修法期间就证悟,在果期是很多的。修期分为智慧、等持和持戒,比如在什么时期修学智慧,可以迅速圆满,什么时期修持等持最好,什么时候修持戒律最好等。教期分经、律、论三藏。依大遍知无垢光尊者的观点而言,按果期三个五百年、教期三个五百年和修期三个五百年计算,一共四千五百年。后面还有五百年形式圣教,加在一起是五千年。

  释迦牟尼佛成佛到现在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了。前面果期一千五百年,修期的时候智慧以上为二千年,等持以上为二千五百年左右,所以现前是等持修行期间,接近于智慧修期之末尾阶段,大概是戒律或经藏之现行期。所以现在要着重持戒,学习经藏。“如今大致已到三千五百年或四千年之际”,这个有各式各样的说法。比如在《七宝藏》的《如意宝藏论》中,在讲解现今到佛教住世四千五百年还有多少年时,很多导师都有各自的一些算法。比如有些说只有一百多年,有些说有几百年,有些说几十年……我想这些都是一种密意,目的就是告诫末法时代的信众,现前已经到了圣教末期,真正佛教住世的时间已经越来越短了。我们现前投生在佛教住世的地方,能听闻正法,真的应该心生欢喜,从今天开始就要精进修法。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不可能再具备以上所说的一系列条件,想精进修法也无从可修。所以在佛陀教证二法仍住世期间,也就是时间殊胜圆满期间,应该心生欢喜并精进修法。

  【彼随行者具上师善知识与僧团,即善知识殊胜圆满。

  尤其进入佛门之我等弟子,已具善知识慈悲加持与施主悲悯协助,即为增上意乐圆满。】

  入圣教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个是善知识殊胜圆满,一个是增上意乐圆满。善知识殊胜圆满是指,在我们进入圣教时,有善知识为我们传法,有僧团作为我们行道的伴侣,使我们能依止导师的传承精进修法而成办解脱。尤其进入佛门后,我们得到善知识的慈悲加持和施主的悲悯协助,这就是增上意乐圆满。当然各人福报由于宿世善缘可能有大小,无论在导师面前求法,还是在生活方面得到别人的协助,总的来说,我们多方面的条件都是成熟的,这些都充分说明我们现前是非常幸运的人。

  【此五者以他法作为增上缘而圆满,故称为五他圆满。若如是具备,则堪名圆满十八闲暇之珍宝人身。】

  以上五者需要依靠他缘圆满,所以称为五他圆满。如果具备了八闲暇、五自圆满和五他圆满,则名为圆满十八暇满之珍宝人身。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八)五他圆满之导师圆满、正法圆满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十)思维三相圆满之身而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十课(三)四厌离法不可轻视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三)三殊胜法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九课(四)共同外前行必须纳入心相续
 圣者言教 第八课(二十一)皈依戒律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二十四)课后嘱咐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一)修法应做到自然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二)毗卢七法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十三)菩提心摄持的善法功德无量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八)修行者如何观待流言是非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六)不舍小善不纵小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之间如何取长补短,以弥补各自的缺陷?[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经典法语一百句[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圣三聚经(三十五佛忏悔文)[栏目:修法仪轨]
 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栏目:赖永海教授]
 相应110-114经 向大海低斜经第二等五则[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36-37卷[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改过戒淫劝善得子[栏目:改过获福感应录]
 很多人都说,自己有灵魂出窍的体验,以此来证实轮回是存在的。灵魂出窍真的存在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附录九 《入中论》圆满无间地开解甚深空性法与广大福德法[栏目:法宝论·明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