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七)如何观待修行中不同的外在显现
【此惑相分别之幻变,虽为实相大任运之相,或自证智慧之自现,但由不识自现本面,于此执为实有之迷乱二取现相】
无论哪一位导师都会讲解,修行顿超必须要具备直断之见解。所谓直断之见解,就是执受本体之时,无论起现一切之相如何迁变,均成为本体之庄严、游舞,此时体用完全一如。所以,无论眼前看得见的是什么境相,所现境相是走动还是静止,数量是多还是少,你都不会去分别好坏,也不会去猜这种境相意味着什么。亚青寺每年冬天修顿超的时候,都要求弟子的直断必须修行到一定层次,才能修学顿超。若不能执受本体,修行时起现之相就不能称之为妙用,而是妄想。
一个真正会修顿超的弟子,他时时关注的是自己的见解,而不是眼前呈现的相。我们说过,只要长时间对着太阳,有些睫毛稍微长一点的,非常容易就能看见一些光。但这能称之为顿超之见解吗?如果这个是顿超的见解,那么我们都不需要修行,只要买来一尺长的纱布盖在头上,躺在草滩上对着太阳看,什么都有……所以要记住,顿超着重讲解的是直断,直断着重讲解的是执受本体。至于如何执受本体,就如我们正在学和修的成熟口诀法,从寂止到胜观,从意识转为道用到智慧转为道用,一系列过程都是为了创造这个条件。
在执受本体当中,起现一切之相都是实相大任运之相,或自证智慧之自现。但由于不识自现本来面目的缘故,将此幻变之相执为实有之迷乱二取现相。从书面当中我们已知道一切都是光明境界,但仅仅知道它是光明就可以了吗?不,我们所谓的认识,不是起心动念的认识,相信已经求到智慧转为道用第二种辨别者,已经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由于不具备这个认识的原因,实执眼前所呈现的一切之相,形成迷乱二取现相,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好与坏的分别,乃至因此而产生不同的情绪飘动。比如看见好的东西产生贪心,看见坏的东西产生嗔恨心,或者对外境没有好坏辨别的痴心等,种种内心的情绪由此而生。
懂得这一点对我们以后修行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如今很多修行者会说,在自己修的过程中,眼前呈现过光、佛像等。按照刚刚所说,若能执受本体,即便惑相分别之幻变,都是光明之境界,难道还有看见墙面和佛像的区别吗?说个不雅的话,在真正已经认识到见解者面前,还有牛粪和佛像的区别吗?如果还有不平等的分别,那佛法的“大平等”之见又如何树立呢?如果天天执著于显现,昨天看见一道白光,前天看到一个黄光,今天好像看见一半释迦牟尼佛像,另一半还在光明之中没有显现。要记住,在顿超中,无论是轮回还是涅槃,一切之相都是光明境界,是平等的,没有佛像好、一般的土石不好的分别,好与不好不在于外在显现,而在于你的执著。现前我们在赤裸心性的过程中,眼前无论看见什么境相,若能执受本体,一切都是光明境界;若不能执受本体,即便呈现的是佛像,它也是一种障碍。那若巴尊者依止帝洛巴尊者的时候,帝洛巴尊者常常嘱咐那若巴尊者:“显现不缚执著缚,断除执著那若巴。”显现本身没有好与坏,是我们的执著导致了种种分别。
举个例子。一个圆满成就者能看见亚青寺的山河大地吗?若看不见,这个成就者出门之后还能回来吗?所以当然能看见。那么在他眼前所呈现的山河大地是圣迹刹土吗?若不是的话,我们只能说成就者面前也有不清净之相。所以,在成就者面前,绝没有山河大地与圣迹刹土的区别。以后决不能执著这些显现,要是真想关心,那就多关心关心自己的禅定以及修行之方便。我们现前从事的一切善法,无论是闻思,还是打坐念经等,都在创造认识,何时认识到本来面目,何时就是佛的境界。所谓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本具有的见解,靠认识本来面目而赤裸一切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