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八)
 
{返回 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78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八)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

  “阿难,这些修行三昧正定的善男子,到达‘受阴尽’之后,虽然还不是诸漏已尽的圣者,但他们的精明之心已经可以离开其身形,犹如飞鸟出笼一般,成功摆脱了色身的束缚。”

  “他们从这个‘心离其形’的凡夫‘心识之身’开始修学菩萨道,通过‘三渐次’开悟‘无生法忍’,然后到达‘干慧地’,往上经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直达‘妙觉’佛果,在经历这六十个位次的修行过程当中,逐渐成就‘意生身’,最终能够随心自在地往来一切地方,而没有了任何障碍。”

  【凡身】这里不是指禅修者的“色身”,而是指其“心离其形”的心识之身,即一般所说的“元神出窍”之“元神”,也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它离开身体以后,也可以变化显现为某种身形,但不属于“色身”,没有“色碍”的缘故。也不同于圣者的“意生身”,所去范围有限的缘故,不能完全自在的缘故,名为离开色身之后的“凡身”。

  【菩萨六十圣位】通指菩萨修行当中,超凡入圣的所有位次,即:“三渐次”、“干慧地”、“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妙觉”佛果,合称“菩萨六十圣位”。其中有凡有圣,方便称呼而已。

  【意生身】各部经论所述略有差别,经查阅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据《楞伽经》卷二云:“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疾无碍,故名意生。”又云:“住第八菩萨地,得离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得意生身。”

  又《楞伽经》卷三云:“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云何为三?所谓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修行者了知,初地上增进相,得三种身。”

  关于这三种“意生身”,据《楞伽经》相关经文,从初地起修,大约在三地、四地,菩萨可以成就第一种意生身:三昧乐正受意生身;大约到了八地,菩萨可以成就第二种意生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大约到了九地、十地,菩萨可以成就第三种意生身: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这段经文当中,世尊云:“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与《楞伽经》经文吻合,其含义就是:禅修者到达“受阴尽”,所成就的“心离其形,如鸟出笼”之身乃是“凡身”,即一般所说的“元神出窍”之类,那并非真正的“意生身”。

  此时,禅修者有可能尚未开悟“无生法忍”,而只是一个具有“世间禅定”的凡夫;那么,如果他想进一步获得解脱,就需要从“三渐次”开始修行,并开悟“无生法忍”,其后经历“干慧地”,“十信”、“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才到达“妙觉”佛果,成就圆满解脱。其中,大约要到“九地”或“十地”,方才圆满具足三种“意生身”。

  有人问:这样说来,“破五阴”只是定中禅修而已,与菩萨“解脱道”之位次并无关系,是吗?

  答:也不尽然。“色阴尽”、“受阴尽”、“想阴尽”和“行阴尽”,属于“外道”与“菩萨道”之共法,只要具有充足的定力,无论有没有大乘解脱智慧,都可以成就。

  但“识阴尽”则不同,“外道”修行人最多到达“识阴境界”第八种,成为“天魔”,而无法破尽识阴;“定性声闻”最多到达“识阴境界”第九种,成“趣寂果”,而无法破尽识阴;“定性缘觉”最多到达“识阴境界”第十种,成“湛明果”,仍无法破尽识阴。

  其中,“天魔”尚未出离生死轮回,天寿尽了以后,还会随业流转。而“定性声闻”和“定性缘觉”则会进入甚深禅定,即所谓的“偏真涅槃”;出定以后,得到诸佛教化,才能够发菩提心,以大乘甚深智慧破尽“识阴”,到达“识阴尽”。于是具足“六根互用”,直入菩萨“金刚干慧地”,迅速证入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详见《楞严经》卷十。

  因此,菩萨经由“三渐次”开悟“无生法忍”之后,只做到了“理则顿悟,乘悟并销”;要想彻底超出生死轮回,则“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必须一步步禅修,到达“识阴尽”才可以。而要想到达“识阴尽”,必须经由“色阴尽”、“受阴尽”、“想阴尽”和“行阴尽”,一步步修行而来,都不可缺少。世尊卷十云:“生因识有,灭从色除”是也,后文再详说。

  另外,大家要注意,即便是无漏圣者,具足“神足通”,其“色身”也无法做到“随往无碍”,四大“色身”需要随顺种种因缘的缘故;而圣者的“意生身”则可以做到自在往来一切处,没有了任何障碍,因为“意生身”没有实体,不受“四大”所约束的缘故。

  到达“受阴尽”的禅修者,虽然已经能够“心离其形,如鸟出笼”,但其“心识之身”并不能够完全自在,因为,他们还在“想阴”覆盖当中,那就是“想阴区宇”: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

  “就好比人们在熟睡当中说梦话一样,说梦话的人虽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他的梦话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语言形态,让一旁没睡的人能够听懂他的梦话,这叫做‘想阴区宇’。”

  【寱(音:呓)言】“寱”是“呓”的异体字,“寱言”即“呓语”,熟睡当中说梦话,自己却并不清楚。

  【音韵伦次】完整有序的语言音声之形态。

  所谓“是人虽则无别所知”,熟睡当中的人,前五识暂时休息,不发生作用,只有第六意识(梦中独头意识)在活动。因此,他在梦里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偶尔也会不自觉地说出梦话来,但他自己是听不到的,因为“耳根”在休息,暂时不发生作用。旁边没睡的人却可以听得清清楚楚,醒了以后问他,往往不知道。

  但有些修行好而心念清晰的人,会惊讶地反问道:“咦,我在梦里和别人说话,你咋会知道呢?”他们能够清晰记得大部分梦境,不再完全被“梦想”所覆盖,已经开始突破“想阴”的束缚了。这样的人一直禅修下去,早晚会超越“想阴”,到达“想阴尽”:

  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禅修者进一步深入三昧,其心体之‘动念’已经消尽,则在‘动念’基础上的第六意识之‘虚浮妄想’便会随之彻底消除。此时,就如同除去了‘觉明心体’上面的尘垢一般,能够把三界十二类众生的‘分段生死’,从头到尾,圆明觉照得清清楚楚,这叫做‘想阴尽’。”

  “于是,这位禅修者便能够超越‘五浊’当中的‘烦恼浊’,再来观察所谓‘烦恼浊’之根由,随心体之无明‘妄动’而发生的‘融通妄想’就是其根本。”

  【觉明心】指第八阿赖耶识之本体,本具觉知明了。其中尚有“无明”的缘故,不称为“妙觉明心”。

  【一伦生死】此处指“两种生死”当中的“分段生死”,自成一类,“一伦”即“一类”。

  【想阴尽】指“五蕴”之“想蕴”化为了清净光明之念,平常生活里面,包括熟睡当中,几乎没有了无聊梦想,做到了“醒睡一如”。但是,绝不等于禅修者完全没有了“第六意识”之心念,正念仍旧可以随缘发生,只是不再成为一种“覆盖”,故名“想阴尽”。

  【烦恼浊】“六识”与“六尘”相互交织,使“心精”之本觉明了转变为浊用,并将会因攀缘“顺境界”而发生贪心,因攀缘“逆境界”而发生嗔心,等等,心念因而变得浑浊与烦恼不堪,名为“烦恼浊”。(具体可参考《楞严经》卷四)

  【融通妄想】即后文卷十“五种妄想”当中的“融通第三妄想”,其内容就是众生随“无明”而有心体“妄动”,随“妄动”而发生了“虚浮妄想”,进而“六识”分别“六尘”,便会发生种种心念浑浊与烦恼。

  此“融通妄想”在,“想阴区宇”就在,“五浊”当中的“烦恼浊”便得以显现。

  禅修者从“想阴区宇”到“想阴尽”的禅修过程当中,有可能出现十种“想阴境界”,如果不能够善于识别,便会误入“想阴魔”。

  以下,世尊便具体宣讲十种“想阴境界”,都属于诸魔、鬼神、精怪等等之变化扰乱。

  “想阴境界”第一种,叫做“怪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阿难,彼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圆明,锐其精思,贪求善巧。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阿难,这些禅修的善男子到达‘受阴尽’之后,其‘受阴’变得虚融微妙,不会再遭遇以往攀缘境界之邪思邪虑的干扰,得以发生圆明深定。”

  “在这样的圆明三昧当中,禅修者因习气作用,忽然生起了贪爱圆明之心,便用其精明思虑来进行猛利观察,渴望求得各种善巧神通与变化。”

  “此时,天魔终于等到了机会,于是派遣一类飞行精怪,去附体到别人身上,那个被附体的人忽然能够开口讲说经法。”

  【邪虑】此处指攀缘境界并贪着感受的邪思邪虑,属于前五识的“了别”与“粘着”,而不属于第六意识的“分别”与“执着”。被此类邪思邪虑所主宰,就是“受阴”覆盖的典型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禅修者在“受阴区宇”当中,因为尚未破尽“受阴”,仍被种种感受所影响的缘故,会被诸魔、鬼神、精怪等所附体。当禅修者破尽“受阴”,抵达“受阴尽”,进入“想阴区宇”之后,已经不会再被种种感受所影响,此时,诸魔、鬼神、精怪等等,已经无法直接来附体了。

  于是,守候在一旁的天魔看到有机可乘,知道禅修者起了“贪求善巧”之心,也就是“贪求巧妙的神通变化”之心,便派遣飞行精怪去附体到别人身上,再通过那个被附体的人显现种种“巧妙的神通变化”,来摄受并扰乱禅修者。俗话说来,这就叫“借刀杀人”。

  于是:

  其人不觉是其魔着,自言谓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巧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斯须,或作比丘令彼人见,或为帝释,或为妇女,或比丘尼,或寝暗室身有光明。

  “被附体的人根本无法觉察自己已经中招,已被魔怪附体,反而误以为自己获得了成就,于是便自称已经证得无上涅槃。”

  “接着,在魔怪无形当中的加持之下,被附体的人特意来到了那位‘贪求善巧’的禅修者所在之处,先升座为他们说法,以佛菩萨自居。”

  “然后,其身形在顷刻之间,有时忽然变成了一位比丘,特意让大家看见;有时忽然变成了帝释天王,庄严无比;有时忽然变成了妇女之身形;有时忽然变成了一位比丘尼,等等;有时,夜间休息的时候,身上还会放出光明。”

  【无上涅槃】即“大般涅槃”,获得了最究竟解脱之圆满佛果。

  【斯须】一会儿,少顷之间。

  诸如此类的巧妙变化,恰恰是那位“贪求善巧”的禅修者想要求得的,于是,他和他的小伙伴们惊呆了:哎呀!我等何德何能,竟然迎来了一位如此不可思议的大菩萨,怎敢不顶戴受持呢!

  于是: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信其教化。摇荡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恐怖于人,令其家资无故耗散。

  “这位禅修者愚痴着迷的缘故,迷惑地把被附体的人当做是菩萨,信受了他的教化。于是,在精怪加持下,被附体的人一步步动摇禅修者的心念,让他失去三昧,再逐渐引导他破坏佛戒,暗暗地施行淫欲。”

  “被精怪附体的人,每每喜好预言吉凶祸福,或者宣称某某地方有佛出世;或者预言劫末火灾即将到来,或者预言刀兵劫即将到来,等等,专门恐吓禅修者等人,让他们赶紧布施供养以求得平安,就这样,把他们的家财资产无缘无故地都耗散掉了。”

  此类受天魔派遣而来的鬼怪是:

  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这叫做遇物成形的怪鬼,年岁久了化为魔怪,在天魔派遣下附体到别人身上,前来扰乱禅修者。”

  魔怪之心乃是妄想烦恼之心,来附体久了,目的达到了,也玩腻了,它就厌烦了,于是: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老怪鬼附体久了,便会产生厌烦之心,而离开被附体的人,于是,被附体的人再也没有了神通变化,没有了自保的法力,这些被魔怪所迷惑的师徒们便会因种种罪行,一同遭遇国法制裁。”

  “你们这些禅修者,应当提早觉悟,才不会造下轮回罪业;假如因无知而迷惑于其中的话,难免会造下极重恶业,在去世以后堕入无间地狱。”

  至于这些师徒们被国法制裁的理由,一般是“聚众淫乱”、“谣言惑众”、“非法敛财”,等等。

  仔细学习《楞严经》之后,禅修者不难识别出这些魔怪,以及被魔怪附体的人,因而一旦深入三昧,遇到此类情形,也不会盲目信受。这就是学习经教的好处,犹如看好地图、熟识地形与方位之后方才踏上旅途,便不会走错路了。

  “想阴境界”第二种,叫做“魃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阿难,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游荡,飞其精思,贪求经历。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阿难,还有一些禅修的善男子到达‘受阴尽’之后,其‘受阴’变得虚融微妙,不会再遭遇以往攀缘境界之邪思邪虑的干扰,得以发生圆明深定。”

  “在这样的圆明三昧当中,禅修者因习气作用,忽然生起了贪爱游荡之心,便飞动其精明思虑来进行猛利观察,渴望求得游历十方佛国净土的神通。”

  “此时,天魔终于等到了机会,于是派遣一类飞行精怪,去附体到别人身上,那个被附体的人忽然能够开口讲说经法。”

  【贪求经历】渴望求得自在畅游的神通,以便能够去游历十方佛国净土。“经历”:游历。

  其人亦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

  “被附体的人也无法觉察自己已经被魔怪控制,反而误以为自己获得了成就,于是同样自称已经证得无上涅槃。”

  “接着,在魔怪无形当中的加持之下,被附体的人特意来到了那位‘贪求经历’的禅修者所在之处,先升座为他们说法,以佛菩萨自居。”

  “然后,说法者身形不变,却让听法的人们发生了变化,他们忽然见到自身坐在了七宝莲花上面,全身都化成了如佛陀一般的紫金色光明。所有在座听法的人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大家都惊叹不已,既然已经坐在七宝莲花上面了,哪里还需要再去游历十方净土呢!真是从未有过的殊胜啊。”

  所谓“心爱游荡”与“贪求经历”,无非是为了畅游十方佛国,乃至于化身在净土当中,见佛闻法,位登不退。可如今,在这位“大菩萨”的加持下,竟然已经净土现前,大家都坐在了七宝莲花上面,都成了会放光的“菩萨”,禅修者和他的小伙伴们怎会不惊讶万分,乃至于感恩戴德呢!

  由此可见,越是妖魔鬼怪,越喜爱卖弄神通,以此来迷惑愚痴众生。如何是“愚痴众生”?以境界为实有,仅仅通过现象来观察一切,其心“住相”,名为“愚痴众生”。若心不住相,即是菩萨。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淫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倾渴,邪见密兴,种智销灭。

  “这位禅修者愚痴着迷的缘故,迷惑地把被附体的人当做是菩萨,信受了他的教化。于是,在精怪加持下,被附体的人先教禅修者散心放逸,让他失去三昧,再逐渐引导他们破坏佛戒,暗暗地施行淫欲。”

  “被精怪附体的人,每每喜好预言诸佛应世,说某处的某人,就是某某佛化身而来;某人就是某某菩萨,前来人间教化众生,等等。”

  “禅修者等人,见到被精怪附体的人具有如此不可思议的神通与加持力,都从内心当中敬仰无比,纷纷追随其教化,暗暗地奉行邪见,原来的正法智慧之种子则逐渐消灭。”

  【倾渴】为之倾倒,敬仰无比。

  【种智】此处指正法的智慧种子。

  此类受天魔派遣而来的鬼怪是:

  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这叫做遇风成形的魃鬼,年岁久了化为魔怪,在天魔派遣下附体到别人身上,前来扰乱禅修者。”

  魔怪附体久了,难免会厌烦,于是: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老魃鬼附体久了,便会产生厌烦之心,而离开被附体的人,于是,被附体的人再也没有了神通变化,没有了自保的法力,这些被魔怪所迷惑的师徒们便会因种种罪行,一同遭遇国法制裁。”

  “你们这些禅修者,应当提早觉悟,才不会造下轮回罪业;假如因无知而迷惑于其中的话,难免会造下极重恶业,在去世以后堕入无间地狱。”

  “想阴境界”第三种,叫做“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返回 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七)
下一篇:《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九)
 《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八)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五)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八(之二)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四)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六(之十)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一(之一)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六(之三)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七)
 《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十)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十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态的稳定是参学的基础[栏目:开愿法师]
 边缘人物[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不可名状[栏目:太阳我的心]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普贤菩萨圆通章[栏目:普贤菩萨·经典]
 五百罗汉 003、有贤无垢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试论「菩萨僧团」——以「人菩萨行」为出发之立论(郭铠铭)[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念经念佛还会有灾祸吗?[栏目:梦参法师]
 天台宗佛学评议[栏目:潘桂明教授]
 008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唐 慧然 集)[栏目:04 语录]
 十二因缘[栏目: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