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地光明魔自远离
 
{返回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43

心地光明魔自远离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堕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此外概不理会,彼作声,也不理会作怕怖,不作声,也不理会作欢喜。但至诚恳切念,自然业障消,而福慧俱皆增长矣。看经典切不可照今人读书之毫不恭敬,必须如佛祖圣贤降临一般,方有实益。汝果能如是,则心地正大光明,彼邪鬼邪神,便无地可安身矣。倘汝心先邪,则以邪招邪,何能令彼远离不扰也?他心通,鬼神虽有,小而且近。若业尽情空,则犹如宝镜当台,有形斯映。汝不至心念佛,而欲研究此之真相,不知此心,便成魔种。譬如宝镜,无丝毫尘垢,自会照天照地。汝之心被尘垢封蔽深固,而欲得此,如尘封深厚之镜,断不能发光,或有发者,乃妖光,非镜光也。此事且置之度外,如堕水火,如救头然(同燃)以念佛,则无业魔不消矣。(复某居士书)

  所言静坐用功,皆是用运气之功,绝无佛法气分,妄谓此为佛法。譬如以鱼目作真珠而宝贵之,谓为奇珍。及见光《文钞》,虽能老实念佛,究竟不肯弃捨炼丹运气之法,犹然谓此为佛法。口虽念佛,心中仍然注重外道,而外道皆以种种境界神奇鬼怪惑人。若阁下既知佛法,尽情弃捨先所修之炼丹法,则心中正念昭彰,如杲(gǎo明亮)日当空,何有魑(chī)魅(mèi)魍(wǎng)魉(liǎng)兴妖作怪之事?汝心地正大光明,彼妖魔鬼怪,自无存立之地。由阁下以邪作正,平常妄欲得神通,得先知,故惹起魔鬼,于汝身中妄现妖相。虽汝邪正不分,尚未全认作魔鬼之妖相为是,尚有可救。倘认做得道得通,则欲不魔死不可得也。险极险极!汝既问光,当依光说,从此以后,将从前所做之工夫,完全丢脱,不存一丝一毫之宝贵心。至诚恳切生信发愿,念佛求生西方。必须身口意三业,专注于修持净业上。汝心中既无邪见,再加以佛名号之威德神力,彼魔鬼将逃避不暇,何敢少留而为汝作障碍乎?其作障碍者,乃汝邪心所招。(复徐紫焜居士书)

  某友神经衰弱,一由贪色,二由过为妄想力不能得之事之所致。使释此二者,其病自愈。否则,后来丧心病狂,亦未可料也。慧净之病,更为深重,可叹之至。古云:“宁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时著魔。”聪明自矜之人,多多犯此种病,以自心先含一种乖张戾气,故为魔乘之先容。若无浮躁自矜,魔将远避矣。(复念佛居士书)


{返回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去除不如法之境界
下一篇:见善恶境界如何对待
 修禅不可错认消息
 悟而未证生死不了
 念佛一法至极稳当
 勿欲为千古高人
 不可求神通及现身成佛
 不可著空魔
 本师光公垂慈摄受记
 邪魔惑世
 纪梦悼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舍利灵变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念与命运(三)第九章 心念与手足(友爱)尽已本分,切勿苛责[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将夜间分为三个时段[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六十八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6[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金刚经浅易[栏目:圣一法师]
 第三十七回 治危病煎服薄荷汤 医痧症传说观音柳[栏目:观世音菩萨传]
 毁坏佛像拆毁寺庙会有什么报应[栏目:破戒果报故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七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八关斋戒里的“过午不食”指的是几点?[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三、唯识教之训释[栏目:韩清净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