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识慧集 <四三>体身观念
 
{返回 佛识慧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54

<四三>体身观念

 

体。一切事物的本体。

体用。真如法身为体,现象应身为用,体用就是由真如法身之体所生起的种种应化众生的妙用。

体性。体是本体,性是本性。

体灭。有为法的事物,由缘而生,刹那,刹那,其体衰灭,谓之体灭。但此体灭并非断灭,而会待缘再生,故体灭是指当体灭而已。

体空。诸法因缘和合而有,当体即空。

体空教。阐明体空的教门,如方等部,般若部及涅槃经等。

体空观。徹见体空的观法。

体相。体与相,实质的体,差别为相。

身子。舍利弗的译名,梵语舍利,华译为身。

身土。身与土,乃凡圣的依正二报,身为正报,土为依报。

身光。从佛菩萨身上所发出来的光。

身戒。身体所应受持的戒行。

身苦。由地水火风四大所构成的身体,有老痛饥渴寒热等的痛苦,名为身苦。

身业。身业是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为身业。

身心。身与心,为有情的正报,在五蕴中,色蕴是身,受想行识四蕴是心。

身心受业。身受业与心受业。

身受业是欲界的恶业,由眼耳鼻等五根产生感觉相应的异熟苦果;

心受业是色界中间定至有顶天的善业,能产生与意根相应的异熟果。

身忍行。於身处行持忍辱。

身清净。身清净是由於心清净之故,所以不再受后生,常得化生。

身安乐行。即身离十过而安乐的修行法华之法。

身意心轮。世尊的身语意三业,像车轮能够摧破众生一切妄见。

观。梵语叫毗婆舍那,是以慧观察事理的意思。

观心。观察自己的心性。

观行。先观事理,然后起行,观心的修行方法。

观法。观念真理的方法。

观空。观察诸法体空的道理。

观智。观见法的正智。

观解。观念真理和悟解真理。

观慧。观察真理的智慧。

观音观。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即观想极乐世界观音菩萨的身相。

观音本地。观音的本来地位,即已成正觉的正法明如来。

观照。用心光向心中看,向心中照,是一种修慧的方法。

观照般若。观察照见一切实相真理的智慧。

观想念佛。四种念佛之一。

观世自在。观音菩萨别名。因此菩萨时常观察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故名观世自在。

观自在。因观音菩萨无论是自利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所以叫做观自在。

观念念佛。观想忆念阿弥陀佛。

观佛三昧。观想佛的相好到一心不乱的境界。此三昧成就,即见佛来示现。

观察正行。净土宗所立的五行之一。

观像念佛。四种念佛之一。


{返回 佛识慧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识慧集 <四二>禅识离觉
下一篇:佛识慧集 <四四>诸空清净
 佛识慧集 <六三>破俗常寂
 佛识慧集 <六六>非有非空
 佛识慧集 <四>四无量心
 佛识慧集 <三八>自性弥陀
 佛识慧集 <三五>妙法莲华
 佛识慧集 <十二>佛的知见
 佛识慧集 <三三>慈悲喜捨
 佛识慧集 <七六>楞严咒中佛
 佛识慧集 <六一>虚假意烦
 佛识慧集 <七九>阿弥陀经译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四节 生活用具 六、拄杖[栏目:佛教丛林观]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九(王子成)[栏目:宋元居士名家文集]
 没有丝毫一念为自己,这才叫做学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五百罗汉 092、辟支转智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当代佛门人物 四、宣化长老西来记[栏目:当代佛门人物]
 虚云和尚法汇—诗歌偈赞[栏目:虚云法师]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1.依止善知识[栏目: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法海集二 第二:安忍品 1 前言[栏目:法海集]
 杂阿含经卷第八[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0八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