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罗汉的智慧圆满了吗?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48
阿罗汉的智慧圆满了吗?
 
  在《百业经》中,有很多这样的公案: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最后被外道殴打致死,革究阿罗汉因为没有吃的而饿死,有的阿罗汉得病而死,有的横死。虽然都是大阿罗汉,但是也要感受痛苦,遭受业果。这种情况有很多。
 
  小乘对此也有解释,他们认为目犍连等尊者当时属于有余涅槃。小乘中,有余涅槃是指虽然已经涅槃了,成就了,但还没有脱离五蕴。蕴聚属于苦谛,所以也要感受业果。他们临终之时,已经断了烦恼,所以再也不会转生,这时趋入无余涅槃,没有五蕴,也不会遭受果报。小乘这样解释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差别。
 
  而大乘认为,出现这些情况恰恰说明他们断证的功德没有圆满。一般阿罗汉都有无明习气地、无漏的业,还有意身——意自性之身,还有不可思议托生。尽管他们有智慧,有神通,但是他们的断证功德还没有圆满,智慧有限,还要遭受一些业果。若是他们的断证功德圆满了,不会有这种情况。
 
  他们遭受业果就说明他们还有业,但这个业是无漏的业。“无漏”不是烦恼,“有漏”是烦恼。他们虽然没有肉身,但是有意身。他们还有不可思议的托生,即佛通过弹指的方式让他们出定,劝他们“你们这种境界还不究竟,还要入大乘”,这时他们就会入大乘,然后现种种身相,这叫不可思议的托生。既然他们没有烦恼,怎么托生呢?是以悲心、以愿力投生,跟菩萨一样,入大乘了,这时叫“不可思议托生”。
 
  这些情况,都说明他们所获得的果位还不是最究竟的。虽然是涅槃,但不是究竟涅槃;虽然是寂灭,但不是最极寂灭。麦彭仁波切讲:“一旦必定需证悟,经说十千劫之后,罗汉出定入大乘。”《菩提心释》中讲:“诸声闻未得佛之功德前,以慧身入定。经佛唤醒劝告,再以种种身相利众积累二资后,方可得到究竟菩提果。”最后,他们还要入大乘,以种种身相利益众生,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最终才能获得究竟的佛果。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福德具足方见佛
下一篇:生于自心的福德
 过午不食的两个用意
 心中无碍即通途
 弄懂最简单的道理 做好最容易的事情
 警惕成为“佛油子”
 愿力可以超越业力
 寻找不精进的原因
 为什么要依止上师
 美食里掺杂了毒药
 关于放生功德的开示(一)
 发世俗菩提心的两个要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弘宣佛法与记录人生——略说藏传佛教传记文学作品(陈庆英)[栏目:佛教与文学]
 佛教文化的重要地位[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第二章 道 第七节 慈、悲、菩提心以及菩萨道的善巧方便[栏目: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买卖经书的人有什么样的果报?[栏目:因果轮回·净空法师问答]
 智缘师父教你如何放下[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五戒保命保健康[栏目:仁焕法师]
 庐山慧远法师诔(谢灵运)[栏目:东晋南北朝居士名家文集]
 佛化家庭 二、八正道是建设佛化家庭的指针[栏目:佛化家庭文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八七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二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