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信念坚定让你所向无敌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37

信念坚定让你所向无敌

作者: 达真堪布

  如果大家想修行,就要修心,在一切对境当中修炼心态。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好事,都是锻炼心态的一种良机,都是很稀有的宝贝。不管我们遇到的是善人还是恶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是好事,因为这是锻炼心态的一种对境、一种良机。大家不要练行为,而要练心态。佛法里讲了很多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来锻炼自己的内心,来启发自己的内心。

  比如,我们烧香、拜佛的时候,要提起正念,提起善念,练恭敬心、施舍心。我们给佛烧香、磕头,就是要增长自己内心的这种恭敬。什么是恭敬心?就是忆念佛的功德,生起欢喜心;反省自己的过患和不足,生起惭愧心。在这样的状态当中,我们才会有改变,才会有进步。

  我们很多人也在烧香、拜佛,但却把佛当成神来求:“保佑我啊,让我健康吧……”其实,不要求,求是一种苦,是求不得苦,“求”本身就是过失。那怎么办?如果你提起恭敬心了,你的心态改变了,你的一切自然就顺心如意了,根本不用求。当你不求的时候,心平静下来的时候,才有所谓的加持,才能感觉到佛的能量。当你的心里有很多的贪欲,心很浮躁、纷乱的时候,根本感觉不到佛的能量。

  所谓佛的能量,就是万事万物的能量,也是自性的能量。真正的佛是自性佛,是我们的自性,也是诸法的自性,这都是一体的。当你的心平静下来的时候,你的佛性、能量就显现出来了。如果你的心不定,就根本觉知不到这个佛性,也根本不可能得到这个能量。我们不要求,而要修,尤其是大乘修行人,要自信、勇敢,应该如是思维:“我要继承佛的事业,我要成办佛的事业……”以这种心态去拜佛、念佛,才是对的。

  主要的问题是自己不自信,自己内心的信念不坚定,总动摇,总向外求。那些向佛祈求、临时抱佛脚的人都是不自信的人,若是自己自信的话,还会往外求吗?还会向佛求保佑吗?不会的。一切的功德、福德都是本具的,但因为我们有业力,这些本具的福德、功德被业力遮蔽了,所以显现不出来。心不稳定,总动摇,这就是业力。若没有风,草木不会动;若没有业力,心不会动。因为有业力,心才会动摇、散乱;心一动摇、散乱,本具的光明、智慧、福德就无法显现。当你的信念特别坚定,内心特别自信的时候,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那时,成就就在眼前。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下一篇:年老好修行
 佛法贯穿每一天
 病中岁月长
 当代信仰问题的思考
 佛教中的二十四诸天
 良医治未病
 装藏
 薰风南来
 锁不住的虚空
 与自己相处
 从北大清华出来的和尚们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以香比喻念佛功德——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栏目:传统香道]
 增支部1集78经[栏目:增支部1集]
 诵念心经 逢凶化吉 (唐 玄奘)[栏目:释门法戒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十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三 正念观心 练习14 观嗔恚[栏目:修习正念的二十个练习]
 传教 Buddhist Missionaries[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南传法句经 第五:愚人品[栏目:南传法句经[白话版]]
 发心秘授[栏目:专门修法[上士道]]
 从童蒙静夜思到反思人生[栏目:佛网文摘]
 难忘母亲的唠叨[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