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九)修行人应远离世间八法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81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九)修行人应远离世间八法

  【戊二、祈祷自相续中生起四种殊胜要道

  往昔我心唯是世间八法】

  若不能细致观待取舍,相信我们的很多行为都会掺杂于世间八法。是否如此?不妨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我们每天打坐修行、平常从事各种善法的真正目的在于何处?

  前段时间我在汉地听一些居士说,由于觉得自己多方面福报不够的原因,虽然以前修过一遍曼茶,但为了增加自己的福报,现前还想再修第二次曼茶。修曼茶的意义非常广大,但更重要的是要观察自己修法的意乐发心。若仅仅为了获得世间福报,即便通过修曼茶而圆满了福报,但对解脱而言,恐怕也没有丝毫之利益。真正的福报不是获得世间财物,而是内心具备满足感。若内心不懂知足,对世间财富的追求永远不会圆满。

  我们在讲解发心的时候,将发心分为恶念发心、无记之念发心和善念发心三种,其中恶念发心中的善愿之发心就掺杂世间八法。一旦具有这样的发心,无论修行的善法是远道法相乘、近道金刚乘还是捷径之道无上窍诀大圆满,都无法成办解脱,因为你的心已经趋向于世间八法而非解脱。

  对于这些道理,不能单纯停留在文字了解上,而应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是否掺杂世间八法。每当在修行过程中,我也时时提醒自己:“你在想什么?”每做一件善事的时候,我也会问自己:“你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这么说并非是赞叹自己,而是想告诉在座的弟子,内心若掺杂世间八法,一切行为不仅对解脱没有丝毫意义,还会带来更多的烦恼。因为一旦有了一个希望,就会失望,而希望和失望本身就是烦恼的情绪。

  所以,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非常重要。尤其作为希求解脱的弟子,我们所修学的法应该是很纯净的,与正法相违的一切都不能掺杂其中。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八)如何祈祷上师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何谓世间八法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三)修法应该细致如法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二十三)进入佛门修行佛法的功德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六)知己不足 而后能改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四)前五根识之境界
 圣者言教 第六课(三)三乘教法调伏烦恼的方便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四)无想定和灭尽定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禅修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圣者言教 第一课(三)讲解《圣者言教》之缘起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三)修行者应远离是非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二)什么是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很好奇喜欢笑,是不懂规矩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深入经藏 实修实证[栏目:传喜法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七)八寒地狱[栏目:圣者言教]
 莫向梦里寻恩仇[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八届:吴立民忆朴老(吴立民)[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五 小缘经[栏目:长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印光大师护国息灾法语[栏目:印光法师]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二六、我理想中的慈善[栏目:慈航法师]
 2010年7月空海法师台湾禅修开示(六)[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大乘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栏目:杨曾文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