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七)为什么要视师如佛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31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七)为什么要视师如佛

  【祈祷上师分二:总希求;祈祷自相续中生起四种殊胜要道。

  戊一、总希求

  我之相续远离善法滋润,并因业及烦恼变得僵硬之心无法堪能,祈祷上师大悲威光加持我获得成熟解脱。】

  由于无始以来至今习气烦恼沉重,远离善法滋润,因此我们的内心难以生起善念,变得僵硬而无法堪能。无论是修加行还是打坐修正行,常常因为身体的缘故而修不下去,或者因为昏沉掉举太沉重而没法入定。为了对治烦恼,消尽自己的业及烦恼,令修行见解迅速增长,祈祷上师必不可少。

  说到祈祷上师,首先要知道谁为上师,为什么要祈祷上师?尤其从汉传佛教大乘教法显宗的角度来说,祈祷上师的说法非常稀少,大家平常祈祷的对境多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等诸佛菩萨,而鲜少祈祷上师。但到高原地方求学密宗的时候,好像祈祷的一切对境都是上师,这是什么原因呢?

  从总的角度来说,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在示现涅槃之前为阿难及一切信众授记:“末法时代,我以善知识之相来救度你等一切众生。”所以上师本身即为佛,是释迦牟尼佛的亲自授记。但佛为什么要呈现出上师的形象才能度化众生呢?这是因为众生业及烦恼沉重、眼根不净,无法看到佛清净庄严的形象,因此佛才呈现凡夫之相,目的就是度化业力沉重的我们。细致观待,当年无著菩萨在鸡足山修弥勒菩萨的时候,即便弥勒菩萨让他将自己扛在肩上走入闹市,也没有一个人能看见弥勒菩萨。这充分说明,佛以法身或报身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无法见到,所以只能以上师的形象来度化一切众生。如今世上不同上师度化众生的事业虽然各不相同,甚至性格脾气也不尽一致,但要记住,无论上师呈现何种形象,示现以何种方式度化众生,只是度化众生的方式不一样,并不意味着导师与导师之间有什么差异。

  如果有人问,与你最近的佛是谁,你会怎么回答?可能有些人会说是莲花生大师,有些认为是释迦牟尼佛,还有一些觉得是阿弥陀佛。但他们到底在何处?有些清净的人可能会说,往昔他在虚空之中见过阿弥陀佛,也见过释迦牟尼佛,但他们究竟在什么地方,恐怕就不知道了。当然,我们平常都说自心就是阿弥陀佛,但细致想想,实实在在的一位佛,除上师之外,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尊了。

  这个结论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从众多教证和理证中都可以树立上师即为佛。从恩德的角度当中来说,上师当然远远超胜一切诸佛菩萨。如今我们内心能生起一点点菩提心,懂得善恶取舍的道理,甚至能理解什么是佛,这些恩德都来自于上师。所以从恩德的角度来说,上师远远超胜诸佛菩萨,因此我们要时时祈祷上师。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六)清净地处与发菩提心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八)如何祈祷上师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五)成熟口诀法的要点是成熟心相续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九)缘起因果之理趣
 圣者言教 第七课(四)略说显密之差异
 圣者言教 第九课(六)修行不能走极端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七)果报绝不空耗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十六)精进修法才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三)有漏功德和无漏功德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二)调伏内心才是真正的胜利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二十二)内心快乐是健康长寿的良方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二)方便与智慧不可偏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乘教义与双身修法[栏目:陈士东居士]
 具四对治力修《三十五佛忏悔文》[栏目:达真堪布]
 女人外遇[栏目:叮咛·圣严法师谈天下事]
 佛学入门简要 初级课题 (十六) 教团生活的准则[栏目:佛学入门简要]
 汾阳善昭禅师及其禅法[栏目:温金玉教授]
 停止你的妄想吧!Stop Your Idle Thoughts![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如何真的有平等心?我们真的有平等心吗?[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禅宗明心见性与密宗即身成佛[栏目:冯达庵居士]
 法清法师·问答集[栏目:法清法师]
 学会成熟(达摩难陀)[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