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五)以决定之信心祈祷上师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61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五)以决定之信心祈祷上师

  【若心生决定,则必然如是存在。诚如莲花生大士云:“具信士夫男女众,莲师未离于汝前,吾之寿命本无死,一一信前一莲师。”】

  修行中如果我们坚信佛就在自己面前,那么佛就在前面,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信心。比如我们在修上师瑜伽、本尊或供护法时,由于我们眼根不净的缘故,恐怕看不见诸佛菩萨的形象,但是只要内心决定前面有诸佛菩萨,诸佛菩萨就时时在你面前呵护着你,护持着你。所以我们平常在祈祷上师、祈祷诸佛菩萨的时候,一定要在这样的信心下做祈祷。

  可能很多初行者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诸佛菩萨呈现在我面前,他们真的在加持我吗?”是的,只要诚心做祈祷,诸佛菩萨就在眼前。至于初次祈祷期间见不到诸佛菩萨,是由于业力沉重眼根不净的缘故所致,当业力清净眼根清净的时候,诸佛菩萨就会呈现在自己的面前。如无著菩萨在鸡足山修弥勒菩萨的时候,历经十二年才最终见到弥勒菩萨,当时他不免失望:“弥勒菩萨,为什么你的慈悲心这么小,直到今天才呈现在我的面前?”弥勒菩萨说:“从你第一天进山洞时起,我就已经在你的面前。由于你业力沉重眼根不净的缘故,所以见不到我。你若不相信,今天你把我扛在肩上,到集市上问问其他人,看他们是否能看到你肩上有什么。”结果没有一个人能看见无著菩萨扛着的弥勒菩萨。这个公案告诫我们,当自己内心烦恼沉重眼根不净的时候,虽然无法呈现诸佛菩萨,但并不等于诸佛菩萨不在我们眼前。所以我们应时时带着这样的决定信念祈祷诸佛菩萨,必然能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护持。

  【依此所说,当生定解。于上师前,自心以净信、欲信、胜解信之猛励敬信中,泪水直流,身毛竖立,双手胸前合掌,怀以猛烈渴望之心,并语作祈祷。】

  平常祈祷的时候,应该如上文传讲般作祈祷为妙。我们时时都要做到依文明观,在念诵仪轨的同时明观道理而作祈祷。还有很多修行者问,有时候没有那么作意,无意中会产生类似的现象,如流泪,身毛竖立等,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当然是一种功德。无论站在慈悲心的角度还是信心的角度,起心动念去创造慈悲心和信心,都称之为有缘;而这种无作意中产生的慈悲心和信心,称之为无缘。这是在修持见解、赤裸本性的过程中,自然裸露出的本性,当然是很大的功德。

  总之,我们平常修禅定期间,首先从有相定开始入手,但要记住的是,我们所缘的对境绝不仅仅是一个画像,一个无情之物,而是真正的佛。在具有真正佛的信心基础上作祈祷,得到的加持当然更大。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四)上师身语意所具功德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六)何谓四身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三)八炎热地狱之寿量
 圣者言教 第八课(九)净观的根本就是转变心念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十四)艰苦的修行条件可以增上出离心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次第根机者不应高攀见解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四)将身心投入修法才能得到法益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二)依止具德且具缘之导师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五)修行之前必须掌握修行要领
 圣者言教 第五课(二)依止导师是成办解脱的前提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八)精进修行佛法乃大孝行径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四)简述华严四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四六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华雨集第四册 三 中国佛教琐谈 五 经忏法事[栏目:印顺法师]
 具足万法的自性[栏目:济群法师]
 慈悲在做不在念[栏目:仁焕法师]
 《比丘尼传》概述(圣瑞)[栏目:其它法师]
 舍识用根转识成智[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三 1 念头的训练与心的改造[栏目:宽见法师]
 现代人佛教的精神修养[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礼敬贤人,秦兵避境[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佛佛道同,佛佛平等[栏目:慧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