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三)具有分别心的修法无法成办解脱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56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三)具有分别心的修法无法成办解脱

  如今世上行持善法的修行者比比皆是,但是很多修行者对法的理解还不够圆满。

  比如说,有些修净土法门的,一心祈祷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对于其他教派,无论所依对境是佛菩萨还是历代传承祖师,以及为弟子们传讲不同教言的导师,并不具备信心,甚至有时候无意中还会说一些诽谤的话。即便如此,他仍然觉得,这样修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迟早的事。但要记住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平等的境界,也就是说,无论慈悲心还是信心,都是平等的。所以我等在修行过程中,应尽可能往平等去发展,而不应偏袒,因为偏袒永远不能得到平等。当然初次开始修法是从起心动念创造平等开始的,当圆满实证见解时,就会达到真正平等之境界。

  无论我们以后修什么法,如上师瑜伽、本尊或念诵咒语,我们都要认识到,我们所缘的对境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这样才能得到圆满之加持。若仅仅对某一尊佛很有信心,对某一位导师很有信心,但对其他佛及导师有另一种想法,恐怕这不是一个真正修行者的行为,而且这种思想也违背了心的本体,违背了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想成办解脱恐怕不现实。我们平常在修的过程中,要时时铭记这一点,无论你依止多少导师,这位导师都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尤其在祈祷过程中,也要如是理解、祈祷为妙。

  诸佛菩萨本具圆满的功德与普遍的加持,但如果你的理解和祈祷已经偏袒,最终只能得到不圆满之加持,甚至得不到加持,因此信心必须站在修行的第一位。若具有信心,即便其他一切条件多么不成熟,即生成办解脱近在眼前。若不具信心,即便一切条件多么成熟,比如从闻思的角度当中理解多少道理,但想今生成办解脱是不可能的,犹如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般,即便做一个修法的形象,没有丝毫之利益。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曰:“自心与法若未融契,仅具道貌之形相,则无实义可谈。”换句话说,我们所修学的法是为了消尽烦恼增上信心,没有信心的修法,对于成办解脱没有丝毫之利益。

  我们当今修学不是为了凑热闹,也不是为了走个过程,更不是为了打发时间。如果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成办解脱,那么就要时时观待自己的信心。一旦修行违背了这一点,无论你现前性格有多么与众不同,行为有多么讲究,觉得自己的做法有多么正确,但已完全违背了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想成办解脱是决不可能的。所以在以后的修行过程中,应该时时铭记这一点。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二)如理祈祷才能得到普遍之加持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四)将身心投入修法才能得到法益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八)不善业之妄语与离间语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四)未领会而持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四)关于祖师法会的开示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九)善巧运用对于禅修非常重要
 圣者言教 第六课(三)三乘教法调伏烦恼的方便
 圣者言教 第六课(八)调心方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四)座下护持见解应随顺当地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五)贪心的过患
 圣者言教 第五课(三)实修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四)内相顶礼与密相顶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烦恼来源于放不下[栏目:心律法师]
 怎样的人,才能称为空行母?[栏目:传喜法师]
 选佛场[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隋唐以前流行的主要禅法[栏目:杨曾文教授]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四五)[栏目:杂阿含经]
 世间上的慈善事业不一定以菩提心摄持,这是否都成了“魔业”?[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34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你要知道你的资粮方向在哪里?[栏目:净界法师]
 资粮俱足 修行上路(顿翰)[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相应6经 沙门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23.罗陀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