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八)无记并非解脱之见解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209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八)无记并非解脱之见解

  第二种需要断除的发心是无记之发心。比如看见他人在做各种形式的善法,自己觉得非常好玩,在没有任何善或恶的目的的前提下,也跟随他人一起去做,就叫无记之念。

  在我们修学禅定的过程中,内心若有起心动念,可能无记之念会少一些,但现前很多修学禅定者习惯将止观交修的观字搁置一旁而安住于无念状态之中。请问,当你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止息一切妄念时,你的智慧在于何处?即便你用任何文字描述这种状态,一旦见解离开解脱本具有的三心(出离心、菩提心和信心),即便当时自己感觉多么丰富,也不是出世间之见解,不是解脱。在修学过程中,不具备方便和一切功德的超越识聚之见,很容易成为无记之念,因此,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要细致一些。

  有些人可能会说,自己在修行之前是有目标的,只是禅修中途处于一种傻呆呆的状态之中而失去了目标,但这到底是善还是恶呢?我们时时都在讲解,第八识阿赖耶识和前五根识无念状态,永久不能称之为善。如果第八识阿赖耶识和前五根识以及无念状态能称之为善的话,色界和无色界天就应该是迅速成办解脱之因。但经文中讲解,即便在一禅当中安住六千个大劫的色界天或安住八千个大劫的无色界天终究不能成办解脱。这就充分地说明,这并不能称为出世间之善。知道这些道理以后,自己修法过程中就不能轻视方便的重要性,也不要一味追逐遮止、消尽一切妄念,而应该观察自己有多少清明。从方便的角度当中而言,出离心、菩提心和信心是否更为明了?眼前所有的一切相在你自认为很清明的前提之下是否知道?若不是的话,对你而言止观交修非常重要。

  我们在讲上师瑜伽以及成熟口诀法的时候说过,四精要法当中的善巧运用是迅速成办解脱之因。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曾经说过:“能知修行不知妙解脱,岂不犹如禅天定。”也就是说,仅仅知道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而不知道真正解脱之理趣,无论这种修法临时自己感觉多么满足,但依它只能成办世间禅定,想要获得究竟解脱是不可得的。因此在自己的修法过程当中,应该细致再细致一些。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七)时时自省发心才与解脱相应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九)善巧运用对于禅修非常重要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二)依止不清净导师的过患
 圣者言教 第四课(四)发心广大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九)盲目闭关不可取
 圣者言教 第六课(七)何谓修行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七)总说轮回痛苦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二)依止具德且具缘之导师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二)真实禅定并非没有妄念的无分别状态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九)解脱需要依止真正的善知识
 圣者言教 第七课(九)何谓保密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三)追求神通并不能成办解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回家的捷径[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不信佛时,做错了事还不会往心里去。如今信佛了,做错事就会很纠结,因为每个念头都会在心里留下影像。于是..[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三十三世 嵩岳会安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坛经》诸版本考释 - 节录(徐文明)[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佛教的心理学(济群法师)[栏目:佛教心理学]
 平等了也就成佛了[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灯笼[栏目:佛教常用器物]
 法句经要义 第八品 千品 比丘尼吉舍瞿昙弥 得见涅槃尊贵又神圣[栏目:法句经要义]
 人间佛教对全民教育的影响(释觉培)[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法华七喻」与七种增上慢心(二)[栏目:宽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