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八)不应割裂闻思修三种智慧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94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八)不应割裂闻思修三种智慧

  【闻思修三者非于上师前各别而行,应轮番交替而修,如同良马食草。】

  无论是闻法、思考还是修行,不需要依止不同的导师,也不需要今天闻法,明天思考,后天再作修行,而是应该轮番交替而修。

  我们平常也在着重讲解这个道理。在《大修行者涅莫之问答录》中说过:“依止佛(上师)之一教言,即具三种智慧。”也就是说,闻思修三种智慧本来就是一如的。比如首先在导师面前闻法,然后进一步思考,铭记心中,再把所理解的道理趋入实修,就是闻思修三种智慧,不需要割裂分为三个阶段。

  如今有些信众有这样的想法:“我这一段时间不作实修,主要作闻思。”或者“我这一段时间已经不作闻思,仅仅在实修之中。”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样的做法都有些不圆满。比如仅仅闻思而不作实修者,就如同知道喝水是为了解渴而不去喝水,永远解不了渴般,无法成办解脱;而没有闻思即作实修者,如同不知只有淡水才能解渴之者,在喝下咸水甚至毒药后,可能更渴甚至丧命。所以,闻思修三种智慧缺一不可,应同等重视。

  要记住,没有闻思仅凭实修,由于不懂修行的诸多道理,决定会走错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走火入魔。所谓的“魔”,并不是一个有着大大的眼睛、高高的身材、面貌狰狞恐怖的外在之相,而是与正法相违的一切行为和思想,都称之为入魔。

  相反,若仅仅依靠闻思而不作实修,想要即生成办解脱也不可得。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曰:“闻思所知功德虽具无量,但自心与法不相融合,则无法调顺烦恼怨敌。”以及“胸中虽持十万之多法函,临终之时亦难获真实利益。”即便通达多少理论,若不作实修,今生也无法成办解脱。若欲迅速成办解脱,必须要把闻思和实修结合起来,如同良马食草般。我们知道,骏马吃草的时候,它是一边品尝这口草的味道,一边看着下一口要吃的草,而且咀嚼好之后就会咽下这口草。也就是说,骏马是吃草、咽草、看草同时在做。如同这个比喻般,闻思修三种智慧必须合一,同时行持。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成办解脱。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七)修证过程的三个阶段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九)闻法的功德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二)谒见导师求法的真正意义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一)上士道之发心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七)修学有相定应细致如法
 圣者言教 第五课(二十)时时具足菩提心的修行才是正法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一)直指缺点就是最殊胜的教言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七)修行者要审慎观察发心和行为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一)佛教不同教法是相应弟子根机树立的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四)以净观断除我慢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三)观想四厌离法而生精进心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八)闻法精进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劝戒十则[栏目:寿康宝鉴·白话版]
 布施的正确意愿[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让孩子“定中生慧”(中国教育报)[栏目:佛化家庭文集]
 佛教在新中国[栏目:巨赞法师]
 百论释义破空品第十[栏目:其它]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四编《论佛学书》覆魏斯逸书[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一二五、不吃一切众生肉[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正分22 远五毒(5)[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七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藏传佛教的文化瑰宝(杨燕霞)[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