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七)闻法应无疲厌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20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七)闻法应无疲厌

  【若闻稍许之法,切不可心生满足】

  无论我们平常听闻什么教法,都不能因为听到一点点法就心生满足,认为听闻这么多就足够了。或者修行稍微有一点感觉,就觉得已经可以了,后面稍微懈怠一些也可以。就如同有些人闭关,闭关两三个月以后就志得意满,觉得以自己现前这种根机,能闭关两三个月已经很不错了,接下去和大家一样就可以了。要记住,在自己的修法没有圆满实证解脱之前,永远不能心生满足,闻法期间更不能有这样不思进取的想法。

  【如颂:“当多次听闻,多处听闻,多多听闻。”若仅为一法,亦应再再听闻,则前未忆持者,于后听闻时便可牢记。】

  如今无论在高原还是其他地方,大家对亚青寺传讲的上师瑜伽导修都很有信心。我也时时告诫所有的修行者,即便是《上师瑜伽导修引导文》也要多次听闻。如今科技发达,我们已经将讲法录制成各种课件,弟子不需要天天在导师面前闻法,也可以天天依靠课件听法。在没有圆满通彻之前,多听闻导师的讲法非常重要。当然在座也有很多弟子,对上师瑜伽导修已经了解得非常通彻了。但也有些人也许只是大概有些了解,这样的了解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想要今生成办解脱,在对法的理解之上可不能“大概”“可能”地了解,在圆满通达之前,都应该精进地听闻。这就是所谓的闻法修法都不能心生满足。

  我们现前讲解的是前行,我相信听过多遍前行的大有人在。虽然很多人往昔没有听过圣者言教 这部教言,但它除了文字描述可能有自己的特点之外,所讲解的意义与其他教言没有丝毫之区别。但即便觉得自己听过类似的教言,还是应该多多听闻,这么做的目的在于何处?第一次听法没有听圆满的部分,可能你在第二次听的时候就圆满了。或者虽然第一次已经听闻圆满,但在运用过程中,自己还有做得不够圆满细致的地方,在第二次听闻以后可能就会做得更好一些。

  也有很多弟子说,无论什么样的教言,无论是在导师面前听闻还是平常通过光碟听闻,总之第一次听和第二次听的感觉完全不同。是的,实际当中也应该这样。因此,即便仅仅听闻一法,也不能听闻一遍后就心生满足,而应再再听闻。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六)调伏内心而行持安忍度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八)闻法精进度
 圣者言教 第八课(三)如何理解快乐地修行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八)禅定修行必须配同方便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修行密宗必须先圆满加行吗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一)显密之差异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六)中士道发心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四)闻思应纳入实修之中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六)清净地处与发菩提心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十五)此身不死的三个条件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一)思维人身难得而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六)十善业之差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故道白云 5.一碗乳汁[栏目:故道白云]
 中观学的基本观点(刘嘉诚)[栏目:中观宗文集]
 016 禅宗无门关(宋 宗绍 编)[栏目:03 文集]
 寻找著力点 第二篇 保持正确的信念[栏目:郑石岩教授]
 放生功德文(索达吉堪布)[栏目:放生功德]
 现在的社会比较乱,人心很坏,请问人是不是都应该有个戒律?做人到底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准则?[栏目:法清法师·问答集]
 Mental Health and Career Success[栏目:Khenpo Sodargye Rinpoche]
 时空造影(张筱)[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相应12经 简要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48.根相应]
 转变观念与临终关怀[栏目:静波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