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七)闻法应无疲厌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82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七)闻法应无疲厌

  【若闻稍许之法,切不可心生满足】

  无论我们平常听闻什么教法,都不能因为听到一点点法就心生满足,认为听闻这么多就足够了。或者修行稍微有一点感觉,就觉得已经可以了,后面稍微懈怠一些也可以。就如同有些人闭关,闭关两三个月以后就志得意满,觉得以自己现前这种根机,能闭关两三个月已经很不错了,接下去和大家一样就可以了。要记住,在自己的修法没有圆满实证解脱之前,永远不能心生满足,闻法期间更不能有这样不思进取的想法。

  【如颂:“当多次听闻,多处听闻,多多听闻。”若仅为一法,亦应再再听闻,则前未忆持者,于后听闻时便可牢记。】

  如今无论在高原还是其他地方,大家对亚青寺传讲的上师瑜伽导修都很有信心。我也时时告诫所有的修行者,即便是《上师瑜伽导修引导文》也要多次听闻。如今科技发达,我们已经将讲法录制成各种课件,弟子不需要天天在导师面前闻法,也可以天天依靠课件听法。在没有圆满通彻之前,多听闻导师的讲法非常重要。当然在座也有很多弟子,对上师瑜伽导修已经了解得非常通彻了。但也有些人也许只是大概有些了解,这样的了解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想要今生成办解脱,在对法的理解之上可不能“大概”“可能”地了解,在圆满通达之前,都应该精进地听闻。这就是所谓的闻法修法都不能心生满足。

  我们现前讲解的是前行,我相信听过多遍前行的大有人在。虽然很多人往昔没有听过圣者言教 这部教言,但它除了文字描述可能有自己的特点之外,所讲解的意义与其他教言没有丝毫之区别。但即便觉得自己听过类似的教言,还是应该多多听闻,这么做的目的在于何处?第一次听法没有听圆满的部分,可能你在第二次听的时候就圆满了。或者虽然第一次已经听闻圆满,但在运用过程中,自己还有做得不够圆满细致的地方,在第二次听闻以后可能就会做得更好一些。

  也有很多弟子说,无论什么样的教言,无论是在导师面前听闻还是平常通过光碟听闻,总之第一次听和第二次听的感觉完全不同。是的,实际当中也应该这样。因此,即便仅仅听闻一法,也不能听闻一遍后就心生满足,而应再再听闻。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六)调伏内心而行持安忍度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八)闻法精进度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四)不要轻视十不善业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二)二禅、三禅和四禅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四)语之要义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五)以决定之信心祈祷上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六)五自圆满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六)唯精进才能依教法转变内心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三)追求神通并不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八)不能轻视善巧运用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三)为什么会有三乘教法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七)修学佛法切忌贪慕虚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29经 四轮经[栏目:相应部 1.诸天相应]
 农禅的现代意义(闻一凡)[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栏目:宣化上人]
 佛教戒律与社会的和谐互动(温金玉)[栏目:律宗文集]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1~9)[栏目:傅味琴居士]
 Tea Meditation[栏目:Plum Village·Mindfulness Practice]
 身即是净土[栏目:达真堪布]
 《入行论讲记》第九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六十六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唯依信心获加持[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真心息妄法[栏目:王骧陆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