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一)于善知识作名医想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01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一)于善知识作名医想

  上师就如同医术精湛的医生,不但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也知道该如何对症下药。病人若能谨遵医嘱,很快就会痊愈。但病人求医时若对医生没有一点信心,只是因为旁人的热心介绍,因此为了照顾他人的颜面而勉为其难跟去看病的话,即便拿到了医生开的药方也决不会遵照医生的吩咐去做。医生让你一天吃三次,可能你会自作主张一天吃两次,或者两天才吃一次,甚至一次都不吃,这样能治好病吗? 永远不会。

  所以我们时时都在讲解,修学佛法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依止好自己的导师,也就是说,我们所依止的导师,必须是一位具德导师。何为具德?当这位导师已经从烦恼和堕落中超越,就是具德导师。若导师还有堕落,他怎么能有加持力呢?而没有烦恼也没有堕落的标志在于何处?就在于导师的出离心、菩提心和信心已经圆满。

  我们每次都说,依止导师期间,首先要看这位导师的信心和慈悲心是否圆满。若导师一张口就是只有自己最殊胜,其余导师都不合格,因此弟子必须遵照他的话去做,如果导师时时讲解偏袒之信心,充分说明这位导师可能不是具德上师。因为真正具德上师的信心是平等的,这是具德导师的标志。从慈悲心的角度而言,除非他所谓抛弃众生有密意,当然密意我们也不知道,只要他的内心真有抛弃众生成佛的想法,这位导师就决不是一个具德上师。

  当然,我们不仅可以自己观察导师是否已具备这些条件,也可以通过公认的高僧大德的授记,去了解这位导师是否是具德上师。如今在汉地,很多穿着喇嘛服装的僧人,手里都拿着不大不小的一个简介,里面讲的全都是他自己的功德,比如他不仅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还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等等。当然,阿弥陀佛可以化身无数去度化众生,但见到的每一个都是阿弥陀佛的真实化身,恐怕还是有些不现实。所以,在依止导师之前还是要好好观察,知道具德导师应该具有的功德,因为我们依止的导师决定了我们以后的修法是否能成办解脱,这些都非常重要。

  我在汉地时碰到一些号称自己是导师者,口中说出来的一切真的令人觉得恐惧。我当时想,这位导师会堕落,那是没得说了,但他说自己下面还有很多弟子,这些弟子在他的引导下,不也会堕落吗?因为导师若是一个大偷的话,弟子决定全都是小偷,因为他们的传承没有离开过偷字。导师若有大慈悲心,弟子即便跟不上导师的大慈悲心,但也是有慈悲心者。所以导师有什么样的言行,都会影响他的弟子。我们要寻找一位具德上师的原因就在于此上。想把具德上师所有的功德都体现在自己的身心当中,就必须依止一位好的导师,并依教奉行。这一点非常重要。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于法作妙药想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二)依止具德且具缘之导师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八课(九)净观的根本就是转变心念
 圣者言教 第一课(一)人身难得 当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二)依止具德且具缘之导师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七)从内外角度观修无常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三)从外内密三种圆满理解暇满人身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七)获得暇满人身 当修法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十课(九)万法摄一的必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二)二法分裂不是密宗的见解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五)以悲心拔众生苦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一)如何理解窍诀法的修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21 缁门警训(明 如卺 续集)[栏目:03 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