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活在妙法中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233

  活在妙法中

  『信实诚正法入心,根深入地富爱念,宗教名异同善法,印证和合静思堂。』

  学佛,还是谈一念心,『信实诚正法入心』,这是很重要。信根,『信为道源功德母』,才能培养出诸善根。信,我们要正信,甚至信根要深,要广,这就是我们学佛,最重要的一念心。还要稳稳实实,不要想求很多,但是都不实在,若如此,光阴虚度。

  除了信、实,我们还要诚、正,要很诚意,半点都不能勉强。我们不是被人勉强来的,是从最虔诚的心,为求法学道而来的,所以要很诚的心。学法必定要『正』,一点都不能偏差,若差之毫厘,就失于千里。所以,信、实、诚、正,对我们修行者很重要;不只是修行者不能缺少,哪怕是在家人,做人的根本都不能离开信实诚正,何况我们是学佛。

  知道道理之后,我们就身体力行,那就是法入心了,所以『根深入地富爱念』。我们的道根、菩提根,若能深入地,自然树就能很茂盛,树大可以遮荫,能够庇护很多人在树下乘凉。我们学佛就是要学这样,菩提树,下能够保护水土,上能够庇荫人间,供应人间清新空气。若能如此,就如这棵树富有爱念,这就是我们要学,学菩提树这种的精神。

  所以,学道者称为宗教者。宗教,现在世间有很多宗教,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宗教名称,『宗教名异同善法』,同样都有善。正确的宗教,无论是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原来的起点都是博爱、仁爱,而我们佛教,尤其是在慈济,不就是一直在推动大爱吗?慈悲就是大爱,大爱的家就是慈悲。

  所以这种的爱,是同样出于人的心,宗教的名称虽然不同,却是『同善法』。那个善的方法同出于一念心,只是教法较不同,却是真诚的爱还是出于这念心开始。

  我们在二0一二年十月七日这一天,印度尼西亚的静思堂启用了。虽然印度尼西亚离我们那么远,但是靠着科技,我们在台湾也能同一个时间联机,在花莲看到印度尼西亚静思堂启用,那个画面真的是很壮观。

  我们都知道,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伊斯兰教的国家,当然很少数有基督教、天主教,也有佛教;这些宗教的领导者都一起来参加。

  看到他们在排节目,很用心,可以看到我们的中学,国中二年级的孩子,排出了一尊千手观音。老师用心,他觉得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能够展现佛教精神,同时也是他们的爱,仁爱的表达,没有冲突,所以他将孩子这样教出来。我们看到,孩子是那么的整齐。

  接着鼓声开始,也是伊斯兰教这群青年来练鼓。他们说,伊斯兰教开始要讲经时也要擂鼓。他说,佛教这种擂鼓,集大众全都集中来听法,与他们的都一样。那种印证,在印度尼西亚见证了这种宗教合和,在印度尼西亚的静思堂里。所以说,『宗教名异』,却是『同善法』,有很多雷同之法,这是印证,见证于静思堂。

  尤其是这一次,又可以看到法入心。二0一0年,我们的国际干部回来台湾时,其中就有巴布亚省的一位(退休的)警察长,他说,他要回去巴布亚省做第一颗种子,就这样把慈济精神带回去了。这次印度尼西亚静思堂启用,他就来参加,路途很辛苦!他们那里的人很贫困,要来一趟印度尼西亚,若是搭飞机需要台币一万八千元,所以他们就搭船,只要三千元,但是航程要五天;五天五夜在船上,带着二十位『灰衣白裤』的一群慈济人,就这样搭船五天来参加。

  看了很欢喜!师父的弟子在巴布亚省,真的开始发光发热。这位达肯思玛(DeckySmas),真的是很有心。看他在那里出现,而且『既来之,则安之』,静思堂启用后,二天后,这群巴布亚省的慈济人还留在静思堂;他说,大会之后,要帮忙收拾的东西很多,既然来了,他们要学更多带回去,一定要在巴布亚省将慈济精神发扬光大。

  想!地域不分,虽然贫富之差很多,不过爱心不分。所以这种『根深入地富爱念』,这种心心念念,这粒种子已经入他的土地。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印证和合。

  所以佛陀就说:『以深心念佛,修持净戒(故)』。

  ⊙『以深心念佛,修持净戒故,此等闻得佛,大喜充遍身。佛知彼心行,故为说大乘。』《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佛知彼心行』,佛已经知道人人的心行——心与行为,所以开始说大乘了。

  我们再更加了解一下,『深心念佛』。『深心』,就是『浸潜恒久之心』。就如台南慈济人,短期修行,七天精进,在分享浇菜,说:『曜师父告诉我们,浇水不要直接倒下去,要用洒水,慢慢地浇,否则那些幼小的菜苗会被水冲掉。』对啊!道理就是这样。我们就是深心,要如何让法水入心,要有长久之心,要耐心,要浸潜,慢慢浸润它,水慢慢下去,要有耐心,恒久之心。

  ⊙以深心念佛:深心,谓浸潜恒久之心。佛之功德宝,在心最深处,故惟深心念佛入心入行,形命生活在妙法中。

  佛之功德宝藏。我们要了解佛的功德宝藏,就是在我们的心,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最深处。我们说过了,『深心』,就是心的最深处。所以『惟深心念佛入心入行』,我们唯有深心,要很深入自己的心,好好念佛。因为人人自性佛,在我们的自性,心的深处里,我们要好好入心,还要入行。我们的生命,寿命,就是自己好好把握,所以『形命生活在妙法中』,这叫做『深心念佛』。

  ⊙佛知会众欣乐成佛之心,故说大乘。是会弟子众咸知从前佛以种种权教,而今皆会归于一大乘。

  『佛知会众欣乐』。佛陀那个时候,知道在灵山会的人人都已经有心要听法,有求佛、成佛之心,所以佛陀开始要讲大乘法。就是佛陀已经了解,大家有『深心念佛』。所以,会众这些人已经知道,过去从佛陀所听来的法是『权』,就是随应机逗教,现在开始将权教、小教回归回来,为一大乘。大家已经了解了,所以受持净戒,大家在会中,人人开始懂得受教了,也是来修行。

  ⊙修持净戒故:修菩萨行,当须身心寂静清澄,舍施无求报,受持禁戒心无染着,专为成就佛果菩提道。

  常常说过学佛,所求得我们的心是静寂清澄,我们要舍施不求报,看看慈济人不就是如此吗?付出无所求,同时还说感恩。大家做得很甘愿,很欢喜,这就是菩萨心,就是很清净的心。付出不求报,也不求名、不求利,付出之后就是欢喜,这叫做法喜。

  『受持禁戒心无染着』,在人群中就是付出,但是守护我们的心念,不是在人群要求名、求利,也不受人群中的烦恼、无明污染。所以,这就是我们学佛的功夫,『专为成就佛果菩提道』,我们只一心要走在这条菩提大直道。所以『此等闻得佛』,这些人听法之后,这些菩萨,菩萨行,『身心伴佛法』,这些行菩萨道之人,身与心都是与佛与法作伴。

  ⊙此等闻得佛:谓菩萨于诸行,身心伴佛法,心喜悦无量。闻得佛法精进无怠,则得诸佛之所摄受。

  无论是做何事,在人群中的付出,行菩萨道,种种的行为,我们的身与心,佛、法都伴随于我们的心,我们也是与佛、法同在。所以意思就是说,身心不离佛、法,因此我们的心喜悦无量。我们若能常常与佛与法在一起,当然心会很欢喜。因为我们求佛,我们求法,求佛、求法都在我们的身边了,怎么会不欢喜呢?求佛得佛,求法得法,其他无所求。

  所以,闻得佛法,我们精进就不懈怠,这样就是『得诸佛之所摄受』。我们若能好好听法,诸佛都是护念我们,与我们作伴,我们与佛作伴,佛与法就在我们的身心行为中,所以我们会很欢喜。

  ⊙大喜充遍身:闻法欢喜,知人身难得,得遇佛法更难。今得人身又闻大乘妙法,如甘露味润心扉,大喜充遍身。

  『大喜充遍身』,就是闻法欢喜。『知人身难得』。我们大家都要知道,『人身难得』,六道之中唯有人道能够听到佛法,所以人身难得,又能得遇佛法,更加难。难得的人身,我们得到了,难遇的佛法,我们也遇到了,甚至我们还能得到大乘妙法,如甘露来滋润我们的心,当然就是『大喜充遍身』。

  『佛知彼心行』,佛已经知道了,这些弟子,大家留在法会上,就是灵山会上这些人,总是有心。

  『心为念念迁流』。心要留住真的不容易,后念推着前念过,我们这念心坚定,能够持下来不容易。所以,心就是念念迁流者。

  ⊙佛知彼心行:心为念念迁流者,又善恶之所念,谓之心行。佛善知众生,六道往来所趣,及心所行。

  『又善恶之所念』。这善与恶都是在我们的念念中,现在起一个善念,后面一个恶念将善念推走,恶念产生起来,这就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

  六道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佛陀知道,(众生)在六道中这样来来去去,就是因为善、恶念,无法善念全都定下来。但是,佛陀已经看到于在座,开始了解善念,已经止住于善念,已经在此『众善奉行』,开始发大心,断了烦恼,要起大行。这是佛陀很清楚,所以『故为说大乘』。佛陀知道了,为大家要说大乘法。

  ⊙故为说大乘:大乘为超出世间,而又适应世间。先有超出世间的大觉悟,而后以护念众生的大慈悲入世。

  『大乘』就是超出世间。超出世间,就是不要再在六道轮回,先超出世间的大觉悟。

  佛陀已经用很多权巧之法,适应众生的根机。我们了解小法,他已经为我们铺路,来至此已经是康庄的大路,开始说:『终于看到大路了。』我们就要顺着大路走了。这就是最安稳的道路,超出世间的大觉悟,这是我们向前要走的。『而后以护念众生』,这是佛陀他先自己自觉之后,开始再来度众生,护念众生,所以『故为说大乘』。

  佛陀为我们开扩大路,菩提觉道,我们就要用心,稳稳地走在这条菩提道上,不要心在那里流转,流转下去就会在六道中走不出来。佛陀已经为我们铺这条大路,我们要时时感恩,时时用心。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深心入法髓
下一篇:勤修妙法入菩提
 行于大菩提道
 好乐佛法转小趣大
 身心精进福慧双具
 受法涤心垢
 正信清净通达无碍
 佛之大悲心为因
 如是我闻
 除骄慢信佛语
 正信生善根方便教众生
 契佛知见真实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日庆祝忌杀生[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问60:尊者,禅修者在行禅时观照“左步、右步”或“提起、推前、放下”时应该观照什么?[栏目:马哈希尊者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内学》叙言[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学佛不能缺少什么[栏目:济群法师]
 The Buddha[栏目:Buddhism in a Nutshell]
 二规教言论[栏目:教言汇集]
 生活在禅中 一、挣扎[栏目:夏绿蒂·净香·贝克]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修行人请小心[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要买往生被跟往生衣,是不是在闰月买比较好?[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一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