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深心入法髓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266

  深心入法髓   

  『学佛受教法滋润,深妙实智秉大乘,法髓入心育慧命,真如本性是自然。』

  学佛必定要法入心,不只是入心,还要身体力行。这是学佛受教法,法来滋润我们的心。

  听法,就是在滋润我们的心,这就是叫做受教。法入心来,我们就要好好接受,所以学佛必定要受教,将教法入心,甚至要深妙实智。我们修行,就是要将无明一层一层去除;将深埋在我们心底深处的实智启发出来。

  虽然是人人本具佛性,却是人人都要下功夫。我们若不用功扫除无明,尽管是本具的佛智,都无法发挥作用。所以,我们要凭借佛陀的教法,滋润我们的心,开始用功去扫除。

  我们所接受的法,怎么教我们,我们就依教奉行,扫除内心一层层的无明。如此必定要秉大乘,要秉持着大乘之法。

  过去佛陀循循善诱,让我们知道因果,了解苦的源头是从一念心开始;一念无明,惹来我们心的贪、瞋、痴,人我是非不断计较,所以惹来了很多的苦难。所以,佛陀要让我们知道,这些苦难是集了种种的因缘。了解了,我们的心要常常提高警觉——戒、定、慧。什么样的人我是非在面前,我们如何选择,是该我们实时要付出,起于行动的?是,我们要赶快即刻去行动,这是利益人群;不是、不对的法,我们要能好好稳定自己,不要心随着错误的境界去转。

  所以,这就是佛陀在前循循善诱,所施的教法,让我们了解。我们已经了解了,也已经发心要远离错误的法。恶法,那种恶法是错误的,我们不要再去受染着,不要再去造作了,现在就是要面向善法,是善的法,我们要及时。

  善法就是利益众生,这叫做善法。善法要起自深妙的实智,秉持着这种深妙的实智,那就是『秉慈施悲』,秉慈来施用我们的悲。所以我们要以慈悲,四无量心在人群中,这是大乘。

  过去佛陀用妙权的法,来好好善诱我们。到了现在,是用真实法,那就是法髓,是很精的髓,用种种的法,来让我们的心清净,之后就是要让我们的慧命成长,健全起来,所以法髓入心。

  每天听,听久了,也应该知道了。法是在时间中,不断不断来滋润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地不只是受法滋润,还要不断用功去施用。若能用功吸收进来,好好用出去,留下来的心得,这叫做法髓。

  最近常常听到,各地的菩萨回来精舍短期修行,跟着常住众修行、出坡。也很感恩,每一次听到他们的心得分享,比来打佛七更精,更有心得。

  虽然在除草,他们拿起锄头来,接触到大地的土,要如何成就菜畦,还要有排水沟,播种时要如何让菜畦能直,种子播下去,发芽后才会很整齐。

  为什么要那么整齐呢?这叫做法,耕作的法,用心的法,敬重天地的法,这全都是法。我们要让它种子落土,用心将土地整理得很直,这就是表示我们用直心修行,粒粒种子都在我们的心中,不偏移。

  长草了,开始要除草。他们在除草当中,常住师父们陪在他们身边,边做就边告诉他们:这是某某草,这些草除好之后,掩埋下去能成为肥料。而什么样的草要连根拔除,否则很快就会再长出来。这就是以天地之间来说法,精进的人就是在天地之间学法,所以说这都是法髓入心。

  人与人不就是要这样来预防,让我们的心草、杂念不要再发起来,要如何才能和睦,这都是法,佛法不离世间法。法接受下来,必定要用在生活中,与天地之间、万物之间共作息,这就是法在心中。

  所以『真如本性是自然』。真如本性,本来就是了——无为法,我们过去生的生生世世,与我们同在;在现在的未来,生生世世无生灭,就是这样跟着我们的生生世世。这是一种很自然,我们的如来本性,无始以来,一直生生世世到现在,但是,我们就是生生世世受习气所污染,无明所遮蔽。

  佛法难闻,人身难得,生生世世是否都是人身呢?得人身,有此人身,我们所受到的,是恶法来熏染呢?或者是善法来洗涤呢?这要看我们过去的因缘。应该过去有一些好因缘,所以我们这辈子得人身,受佛法。

  『如来本性』。我们在现在要更用功,如何将无明去除,法髓入心,滋润我们的心地,让原来就有的自然本性这颗种子,让它赶快滋养生长起来,这是真如本性。所以,法髓入心了,要好好滋养我们的慧命。

  如来本性,本来不生不灭,这么自然,随着我们生生世世。所以《法华经》前面那段(经)文就说『无量诸佛所』。佛陀的修行,过去在无量诸佛所。我们也可能,过去在无量诸佛所。这就是在说,我们原来本具与佛同等。

  但是,释迦牟尼佛已成佛了,我们依然故我,还是凡夫。那就是看有立真正的弘誓愿吗?立了弘誓愿,是不是时间分秒不空过在精进,连连接接的心,此心一直连下去,不受其他中断,没有恶法参杂其中。佛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坚持善法,不受恶法污染、断掉了善。我们现在应该也要这样。过去我们可能善恶杂揉,有善有恶一起走,所以还是在凡夫无明。我们必须赶快了解,恶的不要再去染着,必须完全善法。

  所以说来,时间长河,从过去一直到现在,佛陀是行深妙道,为诸弟子,生生世世一大事因缘,就是来说大乘经,无不是在为我们铺路。我们过去既然也修行过,现在因缘成熟,佛陀在法华会的时代,开始要说大乘,甚至在《法华经》开始,要为弟子授记,授记人人未来一定能成佛;要证明人人能成佛。

  这是前面的一段(经)文:『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为此诸佛子,说是大乘经,我记如是人,来世成佛道。』

  接下来就说,『以深心念佛,修持净戒故,此等闻得佛,大喜充遍身。佛知彼心行,故为说大乘。』

  也就是说,因缘成熟了,要告诉大家,人人一定能成佛。因为大乘法,大家的基础都已经有了,现在就是要让大家更加了解,此大乘法必定要身体力行,现在开始将要说菩萨道。行菩萨道,就是走在这菩提大直道,只要你精进,总是有到佛那个位置,到佛的那个地点。

  所以我们要深心,很用心去找出自性佛。常常说自性三宝,我们有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这叫做三宝,任何一个人都有。不是你出家才叫做僧,不是你出家听法是真法,其实『在家菩萨智慧长』,在家菩萨也有自性三宝。不只是人类有自性三宝,凡是天地宇宙间,只要有情界,就有自性三宝。

  但是,我们都迷失了自性三宝,所以现在开始要用深心,真的是要深入,不是像水上浮萍,我们要真正种子落地,是菩提树的种子,是大树种,要落土,要伸根。

  我们过去不是有一段时间一直在说『根』吗?信根,这个信要很深,很深入心的信。所以我们要很相信,未来我们也能成佛。不过,懈怠的人就是退席了,那种增上慢,有办法成佛吗?没有深信啦!

  灵山会,留下来听法的人,他就是深信;深信叫做深心。人人相信,人人本具佛性,自性三宝。心,不要说『我相信』,就过去了。相信了,要自我尊重。我们内心的深处本具佛性,不要自我不懂得尊重自己,不懂得自爱,不懂得自敬,就容易作贱自己。所以,不要自作贱,应该要知道,我们心中,人人本性都是佛,可尊敬的。所以我们必定要深心念佛,念自性佛。

  『修持净戒』,你要念自性佛,不要作贱自己,所以你要受持净戒。因为你若有受持净戒,不受恶法牵引,防非止恶,不对的事情,不要在我们的身上去造作;是错误的念头,不要滋生在我们的内心里。所以要防非,不对的,我们要预防;是恶的事情,我们要赶快停止。这叫做持戒。

  所以『受持净戒』,很清净,这叫做深心念佛;就是尊敬自己的如来自性。我们人人就是自性佛,我们的自性佛要保护好,不要染污它,所以要受持净戒。

  『此等闻得佛』,这样的人,听了之后法入心,心中的佛性自然浮现出来。『此等』,就是在那个时间,大家留下来,要听佛说大乘法的人。希望各位你们也是『此等』的人,大家都是深心念佛,持净戒的人。听了之后,更能肯定自性的佛,这样内心自得,能『大喜充遍身』,会很欢喜,法喜充满。

  听了很欢喜吧!但是,欢喜还要真正脚踏实地。我们好好修行,真的能够脱离这种人间纷纷扰扰的烦恼,虽然在烦恼中,我们在污泥中生出莲花,清净不受污染。很欢喜,不受到恶法来扰乱我们,这样就欢喜了。假如恶法来扰乱,我们受了恶法的诱引,心会很郁闷,心就会很沉重。我们若能法入心,无论世间纷纷扰扰,能防非止恶,不犯错,所以佛法一直入心来,这样我们就『大喜充遍身』。

  『佛知彼心行』,佛已经知道,这些人的心都已经很清净了;这些人已经都是受教,而且法已经滋润了心;也能了解这些人,深妙实智,开始接受大乘之法,法髓滋养慧命。这些人的心行,法髓已经在生命中开始滋润了,他的身心行为已经与法会合了。『故为说大乘』,佛陀开始为法华会上,深信大法这些人,开始要讲大乘法。

  各位菩萨,我们要用心——我是菩萨。人人既有自性佛,我们应该要赶快身体力行。你若是欠缺此菩萨道,尽管你有自性佛,也无法到达佛的境界。所以,佛陀虽然开始现在要说大乘,大乘法,大家心理要有准备,就是要我们人人起步,行菩萨道,就是利益人群的大乘妙法。各位,我们自己要知道,佛性本具,菩萨道非行不可。所以人人要时时多用心。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贪最富如法行道
下一篇:活在妙法中
 虔心行供养
 佛子 罗睺罗
 佛法难遇应把握
 无染着的清净佛性
 日月灯明佛之子
 究竟诸法实相
 回归本源清净心
 深生信心去疑求法
 佛力无所畏
 菩萨宏愿遍十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七[栏目:本源法师]
 Snapshots of Buddhism: Table on Dependent Originat..[栏目:Snapshots of Buddhism]
 舍利弗的功德 3[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动静皆自在[栏目:圣严法师]
 法句经讲记(十三)[栏目:传道法师]
 为什么要做替身朵玛呢?[栏目:传喜法师]
 月灯·圆融之了解·第三十一章 诸种利益[栏目:创古仁波切]
 禅修指导 三者的关系(心、息、定力)[栏目:道澄尊者]
 喜舍[栏目:衍慈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