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随众生欲教有情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50

  随众生欲教有情

  『一切唯心如工画,莫谓与佛距离遥,善巧妙权说一乘,随众生欲教有情。』

  我们要好好将这念心照顾好。起一念心,可能会画出了很美的境界;动一念心,可以毁坏掉了很多美好的环境,一切都是在这念心。一念心,善与恶,善心,世界多么美好,恶念一起,世界好像地狱,这全都是我们人的心所造。所以,学佛就是要学得这念心,时时都是善心,人人都是菩萨,处处无不与佛同在。这就是我们要学佛的目标。

  我们的心中,人人都有佛存在。佛心、己心、众生心,三无差别。所以不可常常以为,我与佛的距离很远。我们要常常想,佛永远都是在我的心,我的内心本来就有明朗的佛性存在。我们若能如此,佛心己心,佛的智慧就是与我们的智慧非常的接近。

  前面我们也说过,佛陀来人间一大事因缘度众生,佛佛道同,来人间『善巧妙权说一乘』。因为众生根机不整齐,所以佛必定要用智慧,观众生机来说法。这是要用善巧妙权,那就是方便。方便没有离开真理,没有离开一乘之妙法。

  常常说,『百尺高楼从地起』。不是说,『早知道,我就只盖﹃第一百零一层﹄这层就好了,何必要从地上这么辛苦兴建起来呢?』同样的道理,我们人人想要进阶,一直看到那么远去,其实也是一样要从凡夫地开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向前走。

  要盖什么样的形式,多高的楼层,我们必定还是要按步往前。这就是善巧妙权。目的是那么高,但是,名称就有地下室,种种的名称,这样从从地下基础一层一层,一直盖起来,都有各不相同的名称,到了最后的完成,那就是几十层、上百层,共同一个名称。

  道理一样,善巧妙权;就是用种种方法,回归就是一乘。佛陀、诸佛,同样都是设此善巧妙权的方法。众生有多少的烦恼,就要用多少的方法来对治。烦恼要一一消灭,才能够佛性一一显现出来。所以『随众生欲教有情』,所教育的,就是要教育众生能够觉悟。所以『觉有情』,教一切众生觉悟,觉悟、自觉、觉他,能觉行圆满的有情人。这是佛陀用心,用爱付出。

  前面说过,『众生心所念,种种所行道,若干诸欲性,先世善恶业,佛悉知是已。』

  各人都有不同的方式。在这个人世间,哪怕你已经发心要修行,却是人人都有根机不同,人人都有修行的方法不同,这叫做『种种所行道』。『若干诸欲性』,人人还是一样,虽然名称在修行,却也有烦恼未除。

  我们过去生中到底造何业?『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过去到底造何业?不必说很多,我们这一辈子到底感受是什么?遇到很多好人,肯定是我们过去生就是结好缘。我们若要知道来世的果呢?我们这一辈子所做的就是。这辈子若全都是好因,肯定你来世就是好果。所以,一切都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观。我们应该要很肯定。

  所以,我们这辈子的际遇,就知道过去的累积。『过去』,不是只有一世而已,过去所累积生生世世,一直到我们现在。所以『先世善恶业』。

  『佛悉知是已』,佛都知道,众生一切所造作的,有什么样的熏习的性,佛陀全都知道。所以随着众生心所欲(而教有情)。这『心所欲』是什么呢?心的欲念,那就是一切众生的『心所』。我们好好了解,心,『众生心所念』,那就是一切众生的『心所』,有各种思想的现象,这叫做『心所有法』。

  ⊙众生心所念:一切众生心所,各种思想现象的心所有法。

  人人的心都有一个心王,我们的『心王』无处不在,普遍于每一个地方。所以刚才开头就说,『心如工画师』。很工巧,能画图的人。明明我们就坐在这里,却是我们的心已经普遍缘在很多的境界;很多的境界,在我们的心中不断在现形、造境,这叫做『心所有法』。我们的『心王』到处遍缘境界,所以『心所念』,你转一个念,就不同的境界了。

  所以『众生心所念』,有二种:一种就是真心,一种是妄心。

  ⊙众生心所念,有二:真心与妄心。

  我们的真心,是本具佛法,善良的本性。却是因为外面的境界不断来熏习,随着外面的境界、时日熏习我们的心,随着境界起心动念,所以各人心所缘的境界不同,心所熏习的不同。所以,这个心有真心、妄心。

  妄,就是我们坐在这里,却是我们的妄心就到处跑,不知到何处去了。这是很容易打妄想,起妄心。

  真心,那就是我们人在何处,心就在何处。这就是我们人人本具的佛性,真如的本性。只是,用在我们心所驱使着的这念心,所以我们被熏习了;被熏习,自然就有『种种所行道』。

  ⊙种种所行道:,一心所行道,志心报四恩,如是诸人等,是真行道进德人,持行其所知之道。

  开始要修行,知道了,我们用真心要修行。我们已经了解人生无常,人生是苦,这苦是集来了种种的行为,理解之后,真心,我们这念真诚的心起,所以发心要修行,这『一心所行道』。

  『志心报四重恩』,知道我们要用好心来面对人间。我们好心,就是真诚的心;真诚的心,就是要有感恩心,我们就要开始感恩。

  『百善孝为先』,我们因为有此身躯,有此因缘来人间,所以我们能得闻佛法,懂得修行。无论父母与我们是何因缘,总是要感恩父母。若不是父母的因缘,我们哪有这个身躯呢?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恩』。

  有了因缘,让我们听到佛法,所以我们要感『三宝恩』。二千多年来,有佛、法、僧——佛陀出现人间,觉悟之后,用这么长的时间来说法,法要有传,就是要有僧,不断不断传承下来,佛法在人间。所以我们要感三宝恩。

  我们有父母给我们的身体,我们懂得修行,修行的方法来自三宝。不过,我们还在人间,所以在人间我们要生活,衣、食、住、行还是仰赖众生人人的提供。因为有芸芸众生,各行各业的成就,所以能让我们有这么安全的生活,所以要感『众生恩』。

  众生在天地之间,要风调雨顺,这是『风王水土恩』。无论是地、水、火、风等等,若能四大调和,众生有福了。

  所以,这叫做『四重恩』。每一天,我们要培养这一念心。这也是修行者,为何修行要惜福,修行要感恩等等。所以,我们要修行,第一个的念头,日常的生活,一辈子之中,『种种所行道』,不能离开立志报四重恩。

  所以,我们必定修行要有志,志心,要记得守护我们这一念心,报『四重恩』,才是真正修行者的心。『如是诸人等』,这样的人,『是真行道进德人』,若能如此,才是真正在修行。我们修真行,在进德,行道、进德,真正走在这条菩提道上,我们的德才能增长。这个『德』,从我们这样在累积,这样的心、这样的行为在累积,叫做进德的人。

  所以『持行其所知之道』,我们要好好受持,受持我们将要走的这条路。我们将要走的这条路,我们大家都明确了解,我们难道不知道路如何走吗?我们选择的是修行之路,所以不要忘记我们是在修行的人。无论是在家、出家,信佛,我们必定都要持戒。持戒,行道,行我们所行之道,不要忘记了。

  『若干诸欲性』,众生有种种的欲。『若干』,有多少。众生种种欲望,就是人的本性。是吗?这个『欲』,佛也有欲,佛的欲,我们能称为希望。佛陀真心的希望,就是『欲度众生,得成佛道』。佛陀这个本性,这也是我们人人本具。但是,就是这个本性,假使一念偏差,那就是妄念了。

  我们前面说,心所欲,有两种。『心所』有两种,一种是真心,一种是妄心,同样是从『心所』生起的。所以『若干诸欲性』,就是『众生种种之欲望为其本性』,已经变成了妄的欲。所以『佛所说法,必须随顺众生根机性欲』。

  ⊙若干诸欲性:众生种种之欲望为其本性。佛所说法,必须随顺众生根机性欲。

  我们现在,众生就是这样,真心本具,但是一念无明妄念生。现在众生的欲,是妄心的欲。我们要修行,是那一念真心。所以,我们有真心的方向,众生有妄念的偏向。所以佛陀为了要使令众生,欲令众生回归本性,佛陀就是要随顺众生根机性欲,用妙权善巧之心,智慧,来救度众生。

  所以,众生『先世善恶业』,因为我们从过去生中,无量无量世以来,生生世世都是在妄心,妄念起,六道轮回中。佛陀知道,了解众生是这样过来的,所以佛陀了解,就用方法来教化。

  ⊙先世善恶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起心顺理者谓之善,起心违理者谓之恶。

  佛陀教化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又再教我们方法,『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因为,那些妄念要如何去除?第一、不要造恶。我们要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我们在依教奉行中,还要再将我们的心照顾好,既然清净,就不要重复再污染。所以『自净其意』,人人要好好『净意』。『是诸佛教』,这就是佛陀来为众生施教,用善权的妙法说一乘法。虽然这是善权,就是权巧方便之法,其实涵盖着一乘法的基础存在。这是佛陀的教育。

  『起心顺理』就是善,我们大家起心动念能够顺着道理,这称为善法。若是『起心违理』,那就是恶,这叫做恶法。其实,佛陀的智慧要教育众生,只是众生太钝根,所以佛陀尽管知道,还是要用四十余年的时间来施教。所以,如佛智慧所说之法,『随应众生根器』。

  众生的根器,有大根大器,有小根小器,所以佛陀一定要用种种方便,全都了解之后,才能够随机逗教。这就是佛陀『随方就圆』的善巧方便法。

  ⊙佛悉知是已:如来智慧所说之法,随应众生根器,有大小不同,悉能了知,随机逗教,随方就圆。

  各位菩萨,人人的心都有良能,如工画师。但是,妄念一直跑出来,心就乱了。我们要回归诸佛菩萨的心境。若能如此,时时心存感恩,顺着天地的真理,佛陀的教法而行,如此才能步步接近佛的境界。所以我们要时时多用心。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应病开法药
下一篇:诸缘譬喻护心识
 清净涅槃圆融无碍
 真如性海殷勤契理
 法之传世 慈育万有
 心法合一真性琉璃
 摩诃迦旃延 阿[少/兔]楼驮
 舍利弗 目犍连尊者
 菩萨六度万行
 菩萨度生觉有情
 传承无上大乘法
 入于无量义处三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灌顶[栏目:真圆法师]
 无死的金刚心 第28章 什么是资粮?[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身念住念观法 第二篇 实修 7-2-2 二、实修[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Right View: The Sammaditthi Sutta and its Commenta..[栏目:Others]
 读《华严经》记(刘峰)[栏目:华严文集]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Sariputtas Faith[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相应23经 道迹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在家居士如何学佛[栏目:洪启嵩居士]
 亲友书 第五节课[栏目:亲友书学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