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灭惑度生死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92
  灭惑度生死

  菩提,直心道场至究竟,信解行证菩萨道。

  常常这样想,在法与生活中,到底如何才能够法与生活合而为一?行中有法,这是我们学佛者人人应该要有。不过,现在学法,修行,是不是理所当然,法与日常的生活合在一起呢?当然,期待人人都要有。

  所以说『由悟』,我们若能觉悟人生是无常,了解了佛法真理,能够入我们的心,回归清净的本性。只要有这念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有信,我们开始就慢慢能够觉悟,人生一切一切都是在无常中过。

  若能有信、有悟,自然就『起行』。『起行』,相信佛所说的法,了解了人生,真的是瞬息多变。这样的觉悟,自然我们就能培养深信。信要再深,深入信,去信。深信自然就深悟。我们若有信、有悟,那就是『起行』。由信而悟,由悟起行,这种身体力行,我们要修菩提。

  我们心里『内修外行』,内心不离开道,今日听的法,今天外面的境界,这个法与外面的境界来会合,是不是无常呢?与外面的境界来会合,是不是我们还有很多无法去理解呢?我们能在人群中,听各人从不同的境界中来会合,分享。

  就如我们人文志业体,他们回来在报告,我们看到了,相信每一国家,每种的人文生态不一样。这是佛陀所说,世间形形色色,随着因缘果报,依报、正报而生。生在不同的环境,生活在不同的因缘遭遇,种种都有。对啊!这叫做人生,苦难偏多。

  看到那个境界,那些苦难,苦难的众生,谁能伸出了大量的爱,这样去帮他恢复呢?这不是少数人有办法,必定要天下多数人。

  所以,内,我们要去相信。天下有多少的境界,不是我们在此范围全都看得见。但是人间,慈济志业体能够各人去不同的地方,收集回来的讯息,我们能够明明了瞭,印证佛陀所说的法。所以,信而悟,悟而起行;行,我们必定要外行内修,要相信佛所说法。

  有了好的因缘,人人爱的集合,为苦难人,那就能够得救。所以菩提道,我们要『福慧双修』。修福还要修慧,在修慧中还要有福,才能那么多人来凝聚起来。

  所以,我们要如何修?修在这条菩提道,应该是很容易,就是『直心道场』。我们要用『直心』,佛如是说,如是法,我们就如是信,如是行而修,这叫做『直心』。『直心道场』我们要相信。我们若能有『直心道场』,自然一心一志,我们就能向菩提大直道,一直到究竟的境界。究竟的境界就是成佛。

  其实常常说,佛在我们的心里。但是,这条的菩提道也是在我们的心里。我们的心中若有觉的道,菩提在心,不过最重要就是要修,要起心动念不离觉道。无论你起一个心、动一个念,都不离开觉与道。

  我们凡夫常常在起心动念,都是贪、瞋、痴、人我是非。我们若转一个念,起心动念——天下众生悲苦多啊!我们要如何为天下众生来解开苦难?这就是要我们好好修行。有修行,那就有因缘。

  所以,『信解行证菩提道』。我们若能相信,能够好好来了解,内心心念不要离开了菩提道,无论你举足动步,都是在这条直的道路上,这种的『信』才能在这菩提道看到周围的风光境界,才能够体会到佛的教法。

  所以信、解、行、证,『证』就是在这菩提道上,真正内心体会到那分法的境界。佛陀所说法与天下宇宙,人、事、物、理非常的契合。我们若去想到此法与人、事、物、理的契合,了解了,那个时候的心境是轻安,是自在。所以,自然我们就会非常殷勤精进行于菩萨道上。

  菩萨道,我们不只是知世间苦,还要了解因缘的去来,我们就要精进行六波罗密。大家若有用心,这样念过去,了解『苦谛』,那就是声闻(根性);超越了声闻,了解因缘果报、世间无常,那就是缘觉(根性);超越了缘觉,行六波罗密,那就是菩萨道了。在佛法中,心在道,就步步精进,没有停滞。所以我们要用心。

  前面的(经)文,不就是这样说,我们若是修行,『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以为,以为我们这样已经得到了,还不想要进取。前面说,大家若能了解,佛来人间为一事,就是教菩萨法;只为了有一项事情,就是教菩萨之事。不只是教你们声闻、缘觉而已,最重要的,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教我们能够行菩萨道。却是很多人到此他就停住了,他感觉,『我这样有够了,我已经是最后身了』。

   

  『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最后身』,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这辈子结束之后,我不会再来六道轮回,我已经没有攀缘了,我已经心清净了。』以为是这样,是『最后身』,以为已经得到究竟涅槃。若如此,就『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最高处的道路尽头,我们还不想走,只在化城之中,这样以为很满足了,不知道此化城还是虚幻,真正我们要到达的是真实的境界。但是,就是停下来,『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段(经文),大家都要很用心去体会。

  要知道,这些人都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为什么呢?『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受此法』,『此法』就是教菩萨法,若不信受佛陀来人间目的,就是要教导人人能够成菩萨,教导人人走过了菩萨道,尽头就是佛的境界。我们若不肯相信,『无有是处』,这样绝对得不到;要到佛究竟的境界,难啊!只停滞在化城而已,不是究竟之处。

  现在再来这段(经)文说:『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何?』

  佛灭度后,世间已经无佛了。是怎么样呢?佛若灭度,世间已经无佛了。但是,我们现在的释迦佛是不是也灭度了呢?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入涅槃了。不过,现在是法留在人间,我们若是真相信它,法身,佛的法身还是在人间。这要看我们是不是有相信。对这个法,我们若是相信,这是活的法,从佛陀的精神所留下来的,这就是活的法。

  除佛灭度之后,现世无佛。即世间无佛为之说是妙法。

  这个法,你若不去相信,白纸黑字只提供给人『如是我闻』,这样也『如是说,如是闻』,光是说与听,这样有用吗?佛在世时,大家听,听了之后不要再进求,佛说『非佛弟子』。当时哪怕是佛亲身说法,尚有『增上慢』人,不肯深信,不信受奉行,佛陀说『增上慢』,非佛弟子。

  但是,佛若真的灭度;二千多年前说的,佛陀灭度之后,世间无佛可说此妙法时。这就是在警惕大家,此时你们若不好好信受奉行,还有那种『增上慢』之心,佛若灭度后,就无人再来解释此妙法。此时若不信,未来就无人可说此法了。

  何谓『灭度』?灭度,就是涅槃。涅槃称为『灭』,就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

  灭度,即涅槃。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

  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这是三种的无明,是非常的微细,这种『惑』。

  『见』就是见解,这个见解,要改变一个人的见解没有那么容易。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的确,确确实实说我们自己,别人要来改变我们的见解,有那么容易吗?何况我们要去改变别人的见解,那是更困难了。

  所以『见』,在五浊中叫作『见浊』。这『见浊』、『烦恼浊』,就是思。这个『烦恼浊』,见解与思惟,这种观念若偏差,它才会产生了贪、瞋、痴、我慢、怀疑,那就是因为源头来自于『见』、『思』这二项。

  『尘沙惑』就是表示无量数、无量数,很微细的烦恼。沙尘实在是非常的微细,无孔不入。常常听说,『早上才擦好而已,地板才擦过,桌子才擦过而已,怎么又摸起来沙沙的呢?』『我窗户都关了,就关得很密,怎么会有沙呢?』对啊!沙尘无孔不入,可见它是多么的微细。所以说,很微细的烦恼,那就是『沙尘惑』。

  这三种的惑,就是让我们修行困难。就是在这个人间,佛陀要来度化很困难,就是困难在众生具足了『见思』、『尘沙』,以及『无明惑』,这个『惑』来障碍众生的心。

  明明别人看起来,我们这样的方法就是不对。偏偏要执着自己,以为自己全都是对的。这叫做自障碍,这叫做惑。别人看到我们不对,我们硬是说对。所以,看的见解不同,『我明明是对,你怎么说不对?』『我这样做的方法是对的,你怎么说我的方法不对呢?』就有争执,你说我的见解偏差,我说你的思想偏差。像这样,彼此之间互相障碍,自己障碍,障碍别人。这种彼此的障碍,就是来自于见思、尘沙、无明这三种很微细的惑。

  惑就是障,障碍。灭度,我们应该要灭掉了见思、尘沙、无明惑的障碍,我们应该都要把它去除掉。这叫做『灭』,灭尽烦恼,这无明惑障,我们都要赶紧自己灭掉。

  『度』,就是度『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

  我们凡夫都还有『分段生死』。此生的因缘尽了,我还有来世的因缘,不由自己,无法自己做主,随着因缘果报走,一段、一段。哪怕是修行者,烦恼仍未断除,还是要随着因缘走。这就是『分段生死』。

  不过,还有『变易生死』。『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这些人他们就是『分段生死』断除,但是他还有『变易生死』。这种只想顾自己,不想把心门开大,不想要去透彻了解宇宙万物真理,只关在自己的色身之中,光说『我不要去与他结恶缘』,不愿意入人群,广大心胸去体会更多的人间法、出世法。

  虽然已解脱『分段生死』,造恶因,结恶缘虽然是都没有了,不过『变易生死』,思想观念还是自私,还是在自己,没有为大地众生去想。若如此,这还未究竟,还没。

  真正的灭度,就是要到这样的程度,叫做灭度。此处的灭度是说佛的灭度。但是,佛的灭度,他『变易生死』断,所以他能去来自在,开阔心胸去来自在,到现在还是娑婆世界的教主,还是四生的慈父,也是众生的导师,现在还在。因为,他的法还是在人间,只要视我们人人是不是将法活用,自然佛的法身就存在。

  法,你若只是『如是我说,如是我闻』,听过的都不去用,这就不是活的法。我们若没有信,没有好好来了解法,其实让你看再多,经诵得再多,对你一点都不受用。所以,我们听法要听入心,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合而为一,这样才是真正信法、受法之人。所以我们菩提道路要步步精进,必定要时时多用心。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起信起行
下一篇:读诵解义当力行
 身心至诚行供养
 佛道悬旷经劫积行
 稽首精进持净戒
 因缘果报本末究竟
 造像引生敬信
 方便善巧而教
 灭惑度生死
 慈悲十力无畏起
 五根五力根成恶破
 佛佛道同 导迷至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愚人喝水[栏目:般若]
 印光法师事迹[栏目:印光法师]
 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栏目:看开]
 进退之间[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认识人生真谛祛除贪欲(正言)[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掌握可变因素 积极改造命运[栏目:传喜法师]
 亲人互相残杀,这是什么因果造成了这个悲剧?[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离此壳漏子[栏目:公案100]
 胜鬘经 13 自性清净章[栏目:胜鬘经·白话文]
 相应46-70经 不苦不乐经[栏目:相应部 24.见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