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
<一>五元运行之意。即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故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之要素,与佛教以地、水、火、风四大种为能造之说有相通之处。此为佛教东传以前,我国之固有思想,广行于儒、墨、道、法、兵、医诸家之间。汉代以后此说渐盛,更将之配于人生百般之事象。五行有所谓相生、相克之两义。南北朝以来,五行之说混入佛教,提谓经等以之配五戒,三种悉地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法则以之配于五字、五佛、五智、五脏等,大日经疏卷四以之配于信、进、念、定、慧等五根。〔宿曜仪轨、摩诃止观卷八上、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三〕
<二>指菩萨所修之五种行法。即:(一)圣行,圣,正之意。谓菩萨依戒、定、慧所修之行,称为圣行。(二)梵行,梵,净之意。谓菩萨于空、有之二边无爱着之染,称为净;以此净心运于慈悲,与众生乐而拔其苦,故称梵行。(三)天行,天,即指第一义天。谓菩萨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故称天行。(四)婴儿行,婴儿,以喻人天、小乘。谓菩萨以慈悲之心,示同人天、声闻、缘觉之小善之行,故称婴儿行。(五)病行,谓菩萨以平等心,运无缘之大悲,示现出同于众生之烦恼、病苦等之行,故称病行。
上述五行乃天台宗之释义,其中别圆二教于此五种之按配则有殊义;就别教之意而论,五行之次第如下:(一)圣行,为初地以前菩萨之自行。(二)梵行,为初地以前菩萨之化他。(三)天行,为初地以前菩萨之内证。(四)婴儿行,为初地以上菩萨随应善之现化。(五)病行,初地以上菩萨随应恶之现化。上记五种前后隔历,互不融即,称为次第五行。又此为别教之行,故称为别五行。 另就圆教之意而论,圆教以法华经所谓之如来庄严为圆圣行,如来室为圆梵行,如来座为圆天行,如来衣有二种,其中之柔和为圆婴儿行,忍辱为圆病行。然此五行在一心中,圆具无缺,修性不二,因果融即,为一实相行,一即是五,五即是一,不即不离而不可思议,故称为不次第五行、如来行、一心五行、圆五行、一五行。此外,据法华经玄义卷四下载,一心五行即是三谛三昧,圣行即是真谛三昧,梵行、婴儿行、病行即是俗谛三昧,天行即是中道王三昧。〔南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法华经玄义卷三下、卷四上、涅槃经疏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十二〕
<三>指五门修行。又作修行五门。五门,乃于六度中合定、慧二度为止观一门,故称五门。据大乘起信论所举,即:(一)施门,施有三义:(1)若见一切来求索者,将己所有之财物随力而施与,舍己之悭贪而令人欢喜,此即是财施。(2)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之能力方便救济,令人无有畏惧,此即无畏施。(3)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所解而方便为说,不为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以回向菩提,此即法施。(二)戒门,谓不作众恶,远离愦闹而常处寂静,少欲知足,修头陀等行,对于小罪,心生怖畏而惭愧改悔,不轻如来所制之禁戒,常慎于讥嫌以防止过失。(三)忍门,谓能忍受他人之损恼而心不怀报,亦应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法。(四)进门,谓对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而勤修一切功德,自利利他以速离众苦。(五)止观门,止,谓止息一切境界散乱之相而随顺奢摩他(止);观,谓分别因缘生灭之相而随顺毘婆舍那(观)。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而得成就。此外,将止观配于真如、生灭二门,即:依真如门止息诸境相而无所分别,即成根本无分别智,此为止门;依生灭门分别诸相而观诸相之理趣,即成后得智,此为观门。然此二门唯一心,故需二门双运,方能称为正止观。〔圆觉经大疏钞卷五上、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末、起信论疏笔削记卷六、起信论义记教理抄卷十八、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