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
少林功夫的历史,是与嵩山地区的历史地理环境分不开的。嵩山地区为中华古文明最重要的孕育地。嵩山,古称崇高山,列五岳之中岳,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神山。在印度佛教传入汉地和中国道教产生以来,嵩山又很快成为全国有名的坐禅修炼场所。少林寺及其少林功夫,就是嵩山历史文化的突出代表。
少林功夫的历史,可以直接追溯到少林寺的创建年代。因为少林功夫信仰的最初形态——禅定,正是少林寺创始人印度高僧跋陀带来的。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印度高僧跋陀经西域至北魏,因为精通禅法,受到魏孝文帝崇信。公元495年,跋陀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跋陀“学务静摄”、“性爱幽栖”、“屡往嵩岳”,于是,魏孝文帝为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北麓建造少林寺,“公给衣供”。因为寺院坐落在少室山北麓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跋陀在少林寺传授小乘禅法,属于印度传统的止观禅法。得法者有僧稠、慧光、道房等,皆为一代名僧。其中僧稠以禅法名世,被跋陀誉为“自葱岭以东,禅学之最”。僧稠的禅定神迹,对少林功夫前期信仰形态——神力信仰影响最大。由于嵩山为当时北方坐禅修道中心,以及跋陀与魏孝文帝的特殊关系,所以跋陀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们,成为当时禅学重要精英群体,对后世佛教发展影响巨大。
公元508年,中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北印度高僧菩提流支,先后来到少林寺,共同翻译印度世宗菩萨《十地经论》,历经三年,完成行世,有力推动了北方禅学的发展。
其间又有南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从水路航海至中国南境,然后北渡长江入魏,在少林寺后山一带坐禅苦行传法。达摩所传禅法为“大乘壁观”。得法者有慧可、僧副、道育等。其中慧可向达摩求法,“立雪断臂”的传说,成为学习少林功夫的重要精神源泉。
少林功夫作为少林寺的武装力量,至隋末唐初(七世纪初)已经出现。隋文帝崇佛,于开皇年间(公元581年~600年)诏赐少林寺土地一百顷。少林寺从此成为拥有庞大寺产之大寺院。隋朝末年(公元618年),朝廷失政,群雄蜂起,天下大乱。拥有庞大寺产之少林寺,成为“山贼”攻劫的目标,“僧徒拒之,塔院被焚”。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隋将军王世充在洛阳称帝,号“郑国”,其侄王仁则占据少林寺属地柏谷坞,建辕州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少林寺昙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则,夺取辕州城,归顺了秦王李世民。三天后,李世民派特使来少林寺宣慰,参战僧人均受到封赏,昙宗还被封为大将军僧,并赐给少林寺柏谷坞田地四十顷。少林寺自此以武勇闻名于世。
与少林寺形成武装力量相应的是,以观音菩萨愿力为核心的那罗延金刚神信仰,开始流行,并一直延续至十四世纪的元朝末期。少林功夫传统的以禅定为核心的神力信仰,依然流传不衰。少林寺仍为当时禅学重镇。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达摩禅法系统的禅宗教派重要领袖法如禅师入少林寺传教,六年后圆寂于少林寺。当时著名禅师如慧安、元珪、灵运、同光等,皆驻锡少林寺。一代名僧玄奘法师(公元600年~664年)曾先后两次上表,请求入少林寺习禅,却未获准。新罗国僧慧昭(公元774年~850年)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入少林寺习禅多年,公元830年回国建玉泉寺,卒后谥“真鉴国师”。
唐末至五代,由于武宗“会昌灭佛”及战乱,少林寺受到较大冲击。但随着达摩开创的禅宗教派兴盛并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派后,特别进入宋朝(十世纪),少林寺开始成为禅宗教派的朝圣地。为了纪念达摩,在少林寺后山达摩曾经坐禅传法的地方,选址创建初祖庵,并建立高大的“面壁之塔”。由于禅宗教法的盛行和少林寺祖庭地位确立,少林功夫的信仰内容和品质又有了新的发展,“禅武合一”开始成为少林功夫的主流思想。
金元两朝(公元1127年~1368年)是北方少数民族在汉地建立的王朝,虽皆崇尚佛教,但对其统治下之汉地民间武装力量极力抑压,少林寺亦不例外。少林寺作为禅宗教派祖庭,依然地位显赫,禅学盛隆。特别是蒙元时期(公元1279年~1368年),禅宗教派重要支派曹洞宗领袖福裕禅师住持少林寺,曹洞宗法脉回归祖庭,人才济济,高僧辈出,由此开启少林寺禅学历史最为辉煌时代一百多年,实为该时期中国禅宗教派之轴心。福裕住持少林寺期间,还创立了寺院宗法门头制度,使得少林寺僧人皆视少林寺为家,成为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少林功夫武术水平崛起和体系、门派形成的重要基础。
少林功夫武术体系中的伤科,至迟在金朝(十三世纪)已经形成。志隆禅师住持少林寺期间(公元1217年~1223年),少林寺开设“药局”。
明王朝(公元1368年~1644年)是在汉人反抗蒙古人的战争中建立的,所以,明朝民间习武风气盛行。这是少林功夫武术水平崛起和体系、门派形成的大环境。明朝近三百年间,少林寺僧人至少计有六次受朝廷征调,参与官方的战争行动,建立功勋,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并在少林寺树碑立坊修殿。少林功夫在实战中经受了检验,少林功夫武术威名远扬,也因此确立了少林功夫在全国武术界的权威地位。少林功夫对少林寺僧人参战地区(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云南等)和游方地区(河南伏牛山、四川峨眉山、云南鸡足山等)的武术发生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少林功夫武术技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得到了同行及全社会的普遍赞誉。
少林功夫信仰形态在明朝也发生了变化。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少林寺住持文载禅师将唐朝以来的以观音菩萨愿力为核心的那罗延金刚神信仰,改变为紧那罗王神授少林寺棍法的武圣信仰,以此解释少林功夫,并激励少林寺僧人习武。
明朝是少林功夫武术大发展时期。在正德至明末(公元1506年~1644年),少林寺成了全国最重要的武术交流集散空间。其间至少存在10支武术系统或门派:1、“周友、周参——洪转、洪纪——广按、广顺”少林寺传统主体武术系。2、“西天梵僧(喇嘛)-匾囤”少林寺→四川峨眉山一支。3、“俞大猷——宗挈、普从”少林寺→福建沿海一支。4、“广按——程宗猷”少林寺→江苏一支。5、“洪纪——石敬岩——吴殳”少林寺→江苏一支。6、匾囤→云南鸡足山一支。7、坦然→伏牛山一支。8、周友→山陕地区一支。9、周友→云南地区一支。10、陈元→日本一支。其间产生的以言传身教形态存在的武术套路和理论,已无法统计;但也留下了四部重要的武术著作:明释洪转《梦绿堂枪法》、明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清吴殳《手臂录》和清张孔昭《拳经拳法》。
据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王士性《嵩游记》,此时少林寺僧人达到“八百余僧”规模。按少林寺宗法门头制度,除了少林寺常住院执事僧以外,其他僧人都是分散在各个宗法门头内。佛教组织因为游方制度,从根本上是开放的,进出自由。但在宗法门头内部,又是相对封闭的,严格遵守宗法传承;除非乱世时期,僧人们不至于过分流动。少林寺这种特殊的开放和封闭两重性,对于少林功夫的发展和传承,对于少林功夫体系和门派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满清入关建立政权以后,与金、元两朝一样,对汉地实行高压政策,严禁汉民习武。受战乱影响,少林寺僧人规模有所缩小,并且由于与明朝王府关系很深和在全国武术界的崇高地位,少林寺很快就处于清廷严密监视之下。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世宗直接批示整顿少林寺宗法门头,重新规划少林寺建筑格局。尽管如此,少林寺僧人白天照常经课坐禅,但夜间坚持在少林寺最隐蔽的后殿——千佛殿,习武不辍,代代相传;以至大殿地面因长期练功发力形成陷坑,至今仍在。从清朝白衣殿壁画和文献记载,少林功夫在清朝以来,仍维持着很高的水平。而在社会民间,少林功夫渐渐被神化,甚至发展成为民间教门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精神支柱,如山东“在理教”、北方“少林会”、四川“少林青主教”、闽台“天地会”等等。
流传在少林寺外的少林功夫,由于离开了寺院佛教环境,又缺乏长期稳定的组织制度保障,少林功夫的变质和武术形态的变异,不可避免。而只有在少林寺内,才能得以相对完整地传承、保存下来。
民国期间(公元1911年~1949年),少林寺遭受了一场人为的重大火灾。1928年,军阀混战,殃及少林寺,大雄宝殿、藏经楼等重要建筑及典藏,皆被烧毁,损失惨重。
1949年后土地改革前,少林寺常住院有82名僧人,土改后留下16人,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1976年),僧人改造还俗,文物遭到毁弃,典籍流散,少林寺更加衰落。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政府颁布新的宗教政策,寺院宗教生活恢复,少林寺只剩下13个年老僧人,少林功夫已命若悬丝。最近二十年来,尽管有7个还俗僧人回寺,但是,已有19个年老僧人相继去世。现在只剩下1个老辈僧人了。好在八十年代中期,少林寺就已开始由年老僧人向年轻僧人传授少林功夫。同时,在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大规模展开少林功夫典籍征集、鉴定、整理、出版工作。少林功夫正在非常艰难地缓慢地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