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武术禅问答
 
{返回 永信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50

武术禅问答

  武术禅作为学佛的一个法门,是要求用一颗参禅心去习武,离开了这颗参禅心,武术禅就无从谈起。所以,武术禅不是纯粹每天习武,而是也要念佛念经,甚至也要结合其他法门。

◎释永信

  什么是武术禅?

  武术禅就是提供一个人人可以亲身去做,最终“见性成佛”的参禅路径。什么是武术禅?无法直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但是只要你一步一步练下去,就知道什么是武术禅了。少林武术不仅仅是一系列的动作、套路,这些只是少林武术的外表。少林武术的核心是功夫。比如刚开始练习罗汉拳,与你练了20年以后的罗汉拳相比,尽管套路外形仍然差不多,但功夫却天壤之别,同样是一拳一脚,功夫完全两样。动作、套路,只是获得功夫的阶梯,如果没有动作、套路,功夫又无从学起,无从表现。少林功夫的极致是练就不动心,内心不乱,“内心不乱为定”,表现在外,就是“外不著相为禅”。外不著相,才能变幻莫测,博大精深。如果练不到不动心,在生死关头,心乱、则手乱脚乱,学了功夫等于没学。古代有个人,射箭百发百中,自以为天下无敌,碰到一个禅师,要求比试箭术,禅师带他到万丈悬崖之上,禅师站在悬崖边上,从从容容地发了一箭,回头看那人,只见那人浑身筛糠一样伏在地上。练就不动心,就不再贪生怕死。不贪生怕死并不是不热爱生命,相反更热爱生命。学会热爱生命,才是学禅的真正目的啊!什么样的生命才值得热爱?只有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生命才值得热爱;什么样的人才会热爱生命,只有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人才会热爱生命。要想达到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只有练就不动心。武术禅就是通向不动心的一条大道。

  当然,武术禅并不纯粹是拳脚,否则就不叫武术禅,而叫武术。纯粹的武术是不可能练就不动心的。武术禅作为学佛的一个法门,是要求用一颗参禅心去习武,离开了这颗参禅心,武术禅就无从谈起。所以,武术禅不是纯粹每天习武,而是也要念佛念经,甚至也要结合其他法门,如坐禅。但是有一点不要误解,以为少林武术就是习武加念佛念经而已,不是的。由于上千年的积累和努力,少林武术中的武与禅已经有机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少林武术中的武,已经参禅化了。这是少林武术与别的派系武术不同的地方。“武术禅”三个字尽管是我最新提出来的,但少林武术的武术参禅化过程,却是伴随着少林寺的整个历史。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术名闻天下,但我总觉得大家对少林武术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解,所以把少林武术称为“武术禅”,希望有助于大家对少林武术的理解。

  为什么要捉倡武术禅?

  我想通过提倡武术禅,把禅的精神带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在古代,武术禅用于战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武术已经失去战争的意义,变成人们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项目,习武的人越来武多。只要大家来少林寺周围转一圈就知道了,武校武馆如雨后春笋,放眼看去大多是武校学生。现在的习武意义,通常说来,可以增强体魄,精力充沛,练志练胆,有利于各项工作。当习武成为佛学的法门时,习武又成了学佛的有效途径。怎样才能有效地把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到一起,是我们一生中应该全心全意为之努力的事业。古代师门也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如“饥来吃饭,困来睡觉”,农禅并重,等等,新中国建立以后,赵朴老提倡“人间佛教”,净慧师近来提倡“生活禅”,都非常好。而我们少林寺则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少林武术,这可以说是上代人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我们不用它,实在太可惜了,也对不起我们的上代人。所以早些年,我们少林寺成立了武僧团,把少林武术作为弘法的工具,到海内外作巡回演出,效果非常好。现在我要把少林武术再往前推进一步,于是提倡武术禅。武术禅有一个优越之处,就是少林武术,已经形成人人可以演练的很具体的参禅程式。提倡武术禅的真正价值,就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禅程式。


{返回 永信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佛教与现代化
 传统宗教知识进“课本” 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建议
 央视访谈:接待普京的少林寺方丈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呼吁:别让高价门票影响正常宗教活动
 佛教服务社会大有可为
 漫谈日常修行
 找回“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胜境
 制止寺庙承包转让维护宗教界合法权益
 永信法师否认少林寺上市传闻
 对今日佛教的思考
 龙腾虎跃迎新春五教同行祈盛世——在河南省各宗教团体负责人迎春团拜会上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让世界如此动荡[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36 请学习如何从情绪中复原过来[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心境[栏目:日常的佛心]
 修行解脱靠自己[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心灵的资粮 - 智慧的泉源——感官接触[栏目:阿姜查禅师]
 生死事大[栏目:宽运法师]
 什么是归依?[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生前未能深信学佛,如何临终助念引导对方?[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前行讲记 第七十一讲 前行备忘录-思维难得之因之二[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十、内密三乘的意趣[栏目:谈锡永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