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按照唯识宗的观点,一切万法都是心,心具有了别和明知的功能,那我们看到的万法,比如石头,也应该具有了别的功能了,请问这如何解释?
 
{返回 生西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77

  顶礼法师!按照唯识宗的观点,一切万法都是心,心具有了别和明知的功能,那我们看到的万法,比如石头,也应该具有了别的功能了,请问这如何解释?

  生西法师答:虽然心的法相就是了别,但讲的时候,一切万法是自己的心识。关于外境是否具有心识、具有明知的法相,实际上讲唯识、因明的时候,这些东西能被我们了别,故具有明知的法相,但会不会像眼识、耳识等一样有清楚的辨别能力,是不一样的。虽然同样能够明了,但眼识能明了的,耳识不能明了。虽然都是识,但因缘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外境的石头等按唯识宗的角度,虽然也是我们的心识,但在缘起中并不是作为能见的侧面来讲,而是从所见的侧面讲的。它虽然是心识的本体,但不需要真正像眼识、或者作为意识一样去能了别,只是作为整个了别的状态中的其中一个因缘。

  如前所说,六根六识都能了别,都是心识,但由于具有侧重点,根不一样的缘故,有些成为眼识、有些成为耳识;眼识能了别的,耳识无法了别。而且有分别识、无分别识的功能、作用不一样,因为其因缘、分工不一样。

  从能见、所见的角度来讲,同样都是识,都是明了,但作为一个能被我们明了的对象,不具有明了的功能的话,根本没办法成为眼识的所见。故其侧重点,虽然也是心识,但不作为能够见到、分辨的侧面来讲的,而从另一个被呈现的侧面来讲。虽然是心识,但从能见所见的缘起来讲,是从所见的侧面来讲的,不是从能见的角度安立心识的本体,而是从所见的角度安立明了的法相。

  就像前面的比喻,眼识和耳识,都是识,但二者分工不同,眼识看到的耳识听不到,耳识听到的眼识看不到。同理,能见和所见,外境和自己的心识,一个是作为能见的侧面安立明了,一个作为所见的侧面安立明了,都是明了,但分工不同。如柱子、桌子等不需要像心识一样去感受、像眼识一样辨别,但此不能成为其不是心识的安立方法。


{返回 生西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听人说天人最有福报,智慧一定超过其他道的众生,请问这种说法对吗?
下一篇:我一直不懂为什么了知空性后,人会更有追求...
 请法师举实例说明 离一多因 金刚屑因 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观修-谢..
 有位师兄做事很难善始善终...应该如何对治。
 请问净密结合的修法应该是怎样的?
 《亲友书》科判中:宣说别相与寂止相联甚深智慧瑜伽和宣说所净颠倒趋入实相..
 初善、中善、末善分别代表何意?
 究竟怎么做才能生生世世不离师呢?
 请问法师,如何理解婴灵作祟的问题?
 夫妻俩同为居士,如果一方经常会对另一方生起嗔心,甚至打骂,请问是否最好..
 供佛的功德有多大?
 听人说,万法因缘生,婚外情本是一段前世未了缘,必须要了。请问对此该如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度佛教如来藏学之结构特征[栏目:周贵华博士]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0一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修大乘佛法需要过午不食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祈祷法王如意宝[栏目:希阿荣博堪布]
 为什么我们总在寻找依赖[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宝积经讲记 退失直心的邪行[栏目:普献法师]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二讲[栏目:梦参法师]
 早晚课诵[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三藏[栏目:任杰居士]
 第三十六讲 车的概念,不是零件[栏目:法宝论·明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