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按照唯识宗的观点,一切万法都是心,心具有了别和明知的功能,那我们看到的万法,比如石头,也应该具有了别的功能了,请问这如何解释?
 
{返回 生西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72

  顶礼法师!按照唯识宗的观点,一切万法都是心,心具有了别和明知的功能,那我们看到的万法,比如石头,也应该具有了别的功能了,请问这如何解释?

  生西法师答:虽然心的法相就是了别,但讲的时候,一切万法是自己的心识。关于外境是否具有心识、具有明知的法相,实际上讲唯识、因明的时候,这些东西能被我们了别,故具有明知的法相,但会不会像眼识、耳识等一样有清楚的辨别能力,是不一样的。虽然同样能够明了,但眼识能明了的,耳识不能明了。虽然都是识,但因缘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外境的石头等按唯识宗的角度,虽然也是我们的心识,但在缘起中并不是作为能见的侧面来讲,而是从所见的侧面讲的。它虽然是心识的本体,但不需要真正像眼识、或者作为意识一样去能了别,只是作为整个了别的状态中的其中一个因缘。

  如前所说,六根六识都能了别,都是心识,但由于具有侧重点,根不一样的缘故,有些成为眼识、有些成为耳识;眼识能了别的,耳识无法了别。而且有分别识、无分别识的功能、作用不一样,因为其因缘、分工不一样。

  从能见、所见的角度来讲,同样都是识,都是明了,但作为一个能被我们明了的对象,不具有明了的功能的话,根本没办法成为眼识的所见。故其侧重点,虽然也是心识,但不作为能够见到、分辨的侧面来讲的,而从另一个被呈现的侧面来讲。虽然是心识,但从能见所见的缘起来讲,是从所见的侧面来讲的,不是从能见的角度安立心识的本体,而是从所见的角度安立明了的法相。

  就像前面的比喻,眼识和耳识,都是识,但二者分工不同,眼识看到的耳识听不到,耳识听到的眼识看不到。同理,能见和所见,外境和自己的心识,一个是作为能见的侧面安立明了,一个作为所见的侧面安立明了,都是明了,但分工不同。如柱子、桌子等不需要像心识一样去感受、像眼识一样辨别,但此不能成为其不是心识的安立方法。


{返回 生西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听人说天人最有福报,智慧一定超过其他道的众生,请问这种说法对吗?
下一篇:我一直不懂为什么了知空性后,人会更有追求...
 请问《三十五佛忏悔文》是否一定要晚上念,做早课时念可以吗?
 居士可以授菩萨戒吗?
 傲慢和自信的区别是什么?
 “六度”的度,因为有了“空性”,才称为“度”吗?
 怎样能迅速找到自己最恶劣之处?以及自己最执着的事物?是否有窍诀?..
 为什么加害菩萨还会种下安乐、解脱的因缘呢?
 如果邪分别念比较重,是不是需要持诵连师心咒?
 如果不求生极乐,可以往生吗?
 我曾经听上师讲过,学习佛法应该要听闻圆满,否则会留下不好的缘起.....
 请教《愿海精髓》中...为什么是随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发愿而不是其他菩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怀念惟贤长老[栏目:黄夏年教授]
 藏传净土法 第二十三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前行讲记 第二百十一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慈心2[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03-091持戒的功德与利益[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佛教是一部舍利史——略谈佛教的舍利信仰与宗教经验[栏目:李四龙教授]
 坚定的信念[栏目:达真堪布]
 以智慧贯通六度(达真堪布)[栏目:六度万行]
 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盘 - 人生的愿望[栏目:找回自己]
 Forty-eight Vows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栏目:佛教经典·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Sutras · Bilingual Reading]
 佛教(Buddhasāsana)[栏目: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