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请法师举实例说明 离一多因 金刚屑因 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观修-谢谢!
 
{返回 生西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6

顶礼上师,请法师举实例说明 离一多因 金刚屑因 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观修-谢谢!

  生西法师答:首先,离一多因是对于一切万法的本体做观察;而金刚屑因是对一切万法生的方式做观察,这是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比如说离一多因,如果我们认为一切万法是实有的话,那肯定要么是一要么就是多,除了一和多之外没有其它的安立实有的方式,所以通过离一多就可以打破对一切万法的实有执着。因为“多”是由“一”而形成的,所以我们首先破一,一破掉后多就不能成立。比如说一根柱子,它在我们总的概念当中有一个实有的一体,但是那个所谓的“一”它是实有的吗?我们必须要进行分析,真正来分析的时候,其实所谓的“一”它只是一个粗大的概念而已,经不起真实的观察。

  比如说,如果它是实有的“一”的话,我们就观察这根柱子它有没有上中下?如果还可以分成上、中、下三部分的话,那么这个“一”就不是实有的“一”了,应该至少有三个组成部分。如果我们还固执认为这根柱子它就是实有的“一”,没有上、没有中、也没有下这三部分,如果是这样,那么上就是下,下就是中……,因为它是一体的缘故(它不可能分为这是柱子的上面、柱子的中段、柱子的下段)。所以如果是实有的一体,就不可能有上中下的区别。但是在我们的经验当中,柱子是绝对可以分为上中下的,既然它可以被分为上中下,那么就说明这根柱子不可能是实有的一体了。我们还可以把柱子的上段再拿来分析,看它有没有上中下,这样逐渐逐渐分析下去的话,这时候可以按照佛教的观点,从粗大把它分析为微尘,再分析微尘就到极微了(最小的微尘)。

  那么对于最小的微尘来做观察,能否得到实有的“一”呢?在我们佛教当中是通过六尘绕中尘的方式,让中间的这个微尘被其他六个相同体积的微尘围绕,就看中间的微尘有没有趋向于六个方面的接触点,如果有朝东、朝西、朝南、朝北、朝上、朝下的这种接触点,就说明中间这个所谓的极微(最小的微尘)还不是实有的“一”,因为它有朝向不同的六个方向的缘故。如果没有朝向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向,就说明微尘与微尘之间可以互相进入,这时候六尘就变成一个微尘了,这当然是没办法成立的。所以我们分析到最后的时候,这个所谓实有一体的最小微尘,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

  若是通过这样的观察,从最粗大到最微细的色法都没办法安立,那么实有的“一”就没有了。如果实有的一没有那么实有的多怎么可能安立呢?因为多是由一而安立的缘故。所以法要是实有的话,就应该是一或者是多,如果离开一也离开多,就说明这个法是无自性的,这叫做离一多因。“因”就是理由的意思。

  金刚屑因呢?其实它是通过理证对一切万法的生做观察,如果万法存在各自的本体,它一定有生、住、灭,那么实有的生,无外乎只有四种生的方式——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如果是实有的产生一定就只有这四种。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如果是自生呢,就变成自己生自己了,并且已经存在的法也不可能再出生。尤其是数伦外道的观点,它认为果法在因中存在,自己就可以产生自己,不需要是其他法来产生。我们说,如果自己可以产生自己,它就可以无穷无尽地生下去,而且只有种子生种子,没办法种子生苗芽,因为种子和苗芽是他体的缘故。所以如果是自己生自己的话,种子是自己,苗芽也是自己,最后就只有种子生种子,没办法种子生苗芽了。

  再举例其实他生也是一样的。他生呢,就是通过其他实有的因,产生一个其他实有的果。比如说苗芽的种子与产生苗芽的果,如果二者是他体而又是可以生的话,那么石头和苗芽也是他体,按理说石头也能够产生苗芽,因为二者是他体的缘故,但其实这方面是没办法成立的。或者说石头和苗芽不是能生所生的关系——他体的缘故,我们可以说稻种和稻芽也没办法产生,因为也是他体的缘故,通过这方面就可以破斥他生。

  其他破的方式,如共生、无因生……也可以类推。以上就是通过举例来说明离一多因与金刚屑因的差别。在日常的观修当中,我们可以用离一多因来观察自己的心,心从粗大到微细至最后消失,其实正在产生起心动念的时候,心也是无自性的。我们所执著的外面色法,比如汽车、房屋,或贪着的有情,我们都可以通过离一多因从粗大到微细逐渐的观察,我们所执着的这个对镜,其实正在显现的当下,它根本无有任何自性可言,这就是离一多因。用金刚屑因也可以观察我们这颗心,如果是实有的话,它是通过什么产生的,是自生的吗?是他生的吗?是共生的吗?还是无因生?然而自生、他生等等,都有过失,所以,一切万法不可能有实有的生,没有实有的生就不会有实有的住和灭,因此,一切万法是空性的。


{返回 生西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加害菩萨还会种下安乐、解脱的因缘呢?
下一篇:供佛的功德有多大?
 佛经中经常提到五百年、五百眷属,请问为什么都是用五百来计算呢?..
 为何我们晚上要把供水撤下来呢?是否可以第二天更换?
 初善、中善、末善分别代表何意?
 请问磕大头时带手套如不如法?大幻化网坛城的图片可以供吗?家人看到可以吗..
 弟子在观修因果不虚之十不善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梦境?
 在家居士如何为了维护戒体的清净,又不能故意杀伤蚁、蚊、虫等?
 请教《愿海精髓》中...为什么是随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发愿而不是其他菩萨..
 请问《亲友书》中光明王的眷属光吉祥菩萨看到娑婆世界的污秽和清净后忍不住..
 佛教包含了大智慧,您能不能介绍一个增长智慧的方法?
 我在闻思的时候,往往喜欢学习没有学过的经论,而以前学过的却不愿意再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环保的始祖[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二六)[栏目:杂阿含经]
 十四.将此一命布施给人[栏目:玉琳国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九一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九卷[栏目:净界法师]
 佛教家庭的妇女应取的态度(心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徐悲鸿的佛教因缘[栏目:蔡惠明居士]
 金刚萨埵上师[栏目:白云禅师]
 找到尽未来际的幸福(普仁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