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发殊胜菩提心的时候...国王之发心和如舟子之发心是否还有自私自利的心呢?
 
{返回 生西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30

  问:发殊胜菩提心的时候,从心力来讲分为如国王之发心、如舟子之发心、如牧童之发心,其中如牧童之发心称之为无与伦比的发心,完全断除了自私自利的心,是利根者的发心。那弟子想问一下,其中如国王之发心和如舟子之发心是否还有自私自利的心呢?

  生西法师答:对于这部分的内容,首先来看这三种发心都承许是菩提心,故其为三种发菩提心。从发菩提心的大原则上这三种已经确定是菩提心了。那么,就可以按照三种方式来发,只不过利他的方式不同,如何利他呢?比如,首先成佛,然后利他。这里的重点还是利他,方式是我先成佛,然后利他,但重点还是利他的,所以这里没有自利心。舟子的发心也同样,我和众生一起成佛,也是利他的,即为了利他,我和他一起成佛。不同的发心就是众生先成佛,我再成佛,其实也是利他的。

  在这里只不过在三种利他的菩提心当中,众生先成佛,我再成佛的心力是最强的。所以在讲发菩提心的时候讲我要发心利他,但我要利他的前提是首先要有能力才能够利他。比如“为利众生愿成佛”,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念、这样发心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发心有强弱之分,但是其中并非有自私自利的。当然从我们凡夫人的角度来讲,我们刚刚才修菩提心,可能在自己的心中有“我发国王的心”“我发舟子的心”,其中可能有自己的自利在里面。但单纯从这三种发心的本体而言,它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肯定具足两个体相,否则不能成为菩提心。因此,三种发心的本体上是没有自利之心,但从我自己的角度,即便我现在发牧童之心,但内心的自私还是存在的,还是没有办法真正发起牧童之心。所以,这里只是针对三种根基,有些根基可以直接发牧童心,有些根基就发不了,但可以发国王心。然而这都是菩提心,既然都是菩提心,虽然刚开始发心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有自私的范围没有清净掉,但是无论怎样都是让我们趋入菩提心的一种方便。当我们内心中真正生起菩提心的时候,其中的差别就不重要了,肯定是以利他为主的。修行的时候,可能你修行的快先成佛了,但都是趋入菩萨道而发菩提心的三种方便,三种根基都有找得到自己发心的方式,但都是菩提心所摄。


{返回 生西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请问什么是本尊?是否可以把自己的师父观为本尊呢?​​
下一篇:为何我们晚上要把供水撤下来呢?是否可以第二天更换?
 是不是只有持《法华经》者、修《法华经》者才可以做法师?
 关于因明的几个问题
 清净观是对于凡夫还是对于圣者而言?
 我们现在所修的四加行是属于资粮位、加行位还是属于见道位、修道位、无学位..
 为什么菩萨把众生当成利益自己的对境?
 我今生的目标是往生极乐世界...不知道具体应该如何修?
 受八关斋戒时,念自己的俗名还是法名?
 如果自己不小心丢掉经书...会不会有很大的过失?
 如何圆融理解自利和利他?
 佛教对基督教关于“信我主得永生”,这个问题怎么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本来面目[栏目:禅话禅画]
 宅心仁厚,感化盗贼[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邪淫的果报(索达吉堪布)[栏目:戒邪淫文集]
 《坛经》中人间佛教思想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高振农)[栏目:人间佛教]
 相应163经 烦恼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维摩诘经》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举要(张培高)[栏目:维摩诘经思想研究]
 每次下坐后总觉得酸痛不见了,而心情无法以口传形容。[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法空恩师讲《广论》85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中论》之思想[栏目:理净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四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