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菩萨行论》第87课
 
{返回 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87

《入菩萨行论》第87课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次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分十品,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六品——安忍品。安忍品通过各种理论和原理对嗔心进行了分析、观察,发现我们所生的嗔心本身是一种妄执,属于一种非理作意。如果了知了这种根据,我们就有了一种对治嗔心的武器——有时是破除嗔心的利剑,有时也是一种铠甲,能够抵挡嗔恨心的伤害。如果没有真正掌握这些理论、对治方法和窍诀,在我们生嗔心时,就很难以真正运用这种攻防的利器。如果我们已经完全通达了安忍品的窍诀,在遇到对境时,就可以通过这种利剑、铠甲,有效地消灭嗔恨心,顺利生起安忍的智慧。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二个科判当中的内容:

  壬二(破嗔于自己与亲友行善作障者)分二:一、破嗔于世间法作障者;二、破嗔于福德作障者。

  癸一(破嗔于世间法作障者)分二:一、阻碍赞誉者并非有害;二、将阻碍赞誉者视为有益。

  子一(阻碍赞誉者并非有害)分二:一、赞誉无有利乐;二、不应喜之。

  丑一、赞誉无有利乐:

  在上堂课当中,我们也学习了一个颂词,就是说赞誉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利乐,不能为我引发后世的安乐,也没有办法让我们长寿、获得力量、无病,乃至让我们身体快乐等等,这些实际的利益,我们都没有办法通过赞誉而获得。

若吾识自益,赞誉有何利?

若唯图暂乐,应依赌等酒。

  字面意思是:如果我的心识通过分析,了知了什么是自利,什么不是自利的话,其实赞誉对我们来讲没有任何利益。如果不分析今生后世的因素,只是贪图获得赞誉这种暂时的快乐,那么依止赌博或者喝酒等方式,也可以让自己直接获得。

  下面深入学习颂词的深刻含义。如吾识自益”:“识”就是心识的意思。按照字面上理解,如果我能够辨别什么是自利的话。注释中分析,成不成为自己的利益,是通过心识辨别的,辨别之后,就知道“赞誉有何利”——这个赞誉对我们自己,到底有没有自利?怎样成为自利?自利不是指获得觉悟、解脱,就是指获得福德、长寿、力量、无病等等。但我们真正通过心识进行辨别之后,其实赞誉给我们带来的自利非常少,基本上没有什么真正的自利,即使有,也是间接的、非常少的。除了我们的意识假设它对我们有利之外,赞誉本身并未给我们带来什么真实的利乐。“若吾识自益,赞誉有何利?”我们通过心识辨别,其实赞誉没有办法给我们带来真实的利益,这是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意思。

  我们再分析第三句、第四句。“若唯图暂乐”这是对方提出来的反驳。此处“对方”应怎么理解?学习佛法时,经常说对方怎样,我们怎么回答,我们感觉对方好象是和自己无关的另外一个人,或者是与我们敌对的团体、阵营。其实这个地方所讲的对方,主要是指与修安忍敌对之意。这种敌对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的分别念,比如我们想生嗔心的念头和妄执。

  颂词中对方这样说,我方这样应,其实是智慧的教言和非理作意二者之间的一种问答。我们在实修安忍时,内心也会产生各种分别念,此时就可以通过《入行论》的这种对答方式,用智慧的教言去破斥。我们在打坐修道时,可以把不愿意修安忍的心念划为对方,然后借助寂天菩萨、佛陀给我们的智慧教言,一个个去分析、批判,最后我们就得到了结论:生嗔心的确没有任何理由。

  此处我们也使用这种方式分析:如果对方说,不管你怎么分析,有利也好,无利也好,反正我觉得赞誉确实带来了快乐,通过赞誉我能够舒心悦意。我们回答:你的想法是只要带来舒心悦意就够了,那么我们还考不考虑今生或来世的真实自利?考不考虑今生和来世的善法?还是善不善都无所谓?如果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能给我带来安乐就可以,并不考虑今生来世,只要能够舒心悦意就足够了——“若唯图暂乐”,如果你只是贪图这种暂时的快乐,不分析今生后世的因素,那么“应依赌等酒”,你可以去寻求赌博、寻找美酒。“等”字还包括其他,如去交往异性、交往美女等等,这样就可以获得暂时的快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让我们去寻找赌博等快乐?这是怎样一种含义?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若唯图暂乐,应依赌等酒”,如果你不考虑因果,不考虑什么是对我们真实有利的,哪些是真实有利的果,哪些是真实有利的乐因,如果这些都完全不考虑,只是说能够给我带来快乐就可以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去依止赌博等等。这些东西在佛法看来,是让我们产生烦恼或者罪业的因,如果你只是图暂乐,抛开其他的因素,你就可以依止这些。当然对于修行人来讲,这是不允许的,如果去依止就自毁后世。今生通过赌博或者偷盗、邪淫的方式虽然获得所谓暂时的快乐,但是在今生来讲是罪业,从长远来看,这种罪业能够引发后世的痛苦,佛弟子是不能依靠的。如果不考虑这种因素的话,“应依赌等酒”,你依靠这些就可以了。

  按照世间法的标准,赌博也是不如法的,尤其在因果观念比较深厚的时代尤其如此。现在赌博在有些地方已经合法化,或者在现代稍微赌一赌,也不是很大的问题。但在寂天论师造《入行论》的时代,赌博、喝酒算是一种恶业。如果你在有些场合酗酒,会让自己的心识不清醒,做很多非法的事情。还有依止邪淫等等,邪淫在古代、现代都被认为是不如法的。总而言之,“应依赌等酒”,是指通过非法的手段获得快乐,把道德规范或者解脱的因都完全抛弃了,这是一种意思。

  还有一种意思:如果你只是想获得暂乐的话,直接依止赌博就可以了,不必通过迂回的方式来获得暂时的快乐,这就很费事了。如果你不考虑因果,不考虑今生和后世真实的利益,直接依止赌博就行了,通过赌博可能给你带来大赢大输的刺激;还有通过杀生、邪淫、喝酒的方式,来满足一下暂时的快乐,这是直接可以获得的,又何必通过迂回的方式呢?什么是迂回的方式?就是首先获得赞誉,再通过赞誉来获得暂时的快乐,这不是很麻烦吗?如果你只是去寻找暂时的快乐,直接去吸食毒品、酗酒,也可以获得暂时快乐,但我们要获得赞誉,就不是这么直接了。首先你要去做一些让别人生信心的事情,然后还要保持好形象,做了这些之后,别人给你一些好的口碑,最后给你一些赞誉。如果目标只是暂时快乐,何必通过这么多方式、迂回一大圈来获得赞誉,再通过赞誉来获得快乐呢?你直接依止“赌等酒”不就行了吗?

  这是寂天论师说“若唯图暂乐”,你只是图暂时的快乐,就可以依靠直接的方法,不需要迂回的方式。如果我们很喜欢赞誉,依止“赌等酒”能不能获得呢?但是赌博、喝酒在古代印度都是毁坏名声的法。我们学习过《宝鬘论》、《二规教言论》、《亲友书》中所说毁坏名誉的六法,当中就有赌博、喝酒。所以,如果你想要获得名誉,你就必须要阻止“赌等酒”,如果你依止“赌等酒”,那就没有名誉了。所以从这方面讲,它本身也是一种矛盾。假如我们想要真实获得快乐,当然每个人想获得快乐的想法本身没有什么错,作为众生,不管是人也好,旁生也好,都想获得快乐、离开痛苦,这是众生之常情,本身无可厚非,但即使如此,我们寻找快乐也需要依靠一种正确的方式。如果不计后果地去想获得暂乐,虽然获得了,往往会让自己失去更多的快乐。通过一点小乐,损失了大的快乐;通过一点小乐,造下了巨大的苦因,这不是智者选择的方式,而是愚者选择的方式。为了眼前的小利然后损失自己很多的快乐,这是不值得的。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知道,如果不计后果去追求赞叹是非理的。

  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若唯图暂乐,应依赌等酒”。我们通过几个方面分析为什么寂天论师说“应依赌等酒”,大概了知了寂天论师的想法:如果通过很多的方式去依止暂乐,或者想要获得赞叹,并不是一种合理的方法。

若仅为虚名,失财复丧命,

誉词何所为,死时谁得乐?

  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些虚名而失财丧命,那么这个誉词——名声又有什么用呢?自己在死亡的时候,谁能通过名誉获得快乐?我们可以从这个方面了知字面意思。进一步分析“若仅为虚名”:世上很多人为了得到名声,往往不考虑代价。众生的喜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喜好比较实在的东西,比如财富或者身体的快乐感受等等,这些方面的追求比较多一点;有些人可以放弃财富,但就是好求一点虚名,为了清高的名声,甚至可以抛弃生命。颂词就是表述有些人为了虚名而失财丧命。获得名声并不是没有代价的,世间成名的人都付出了一些代价。关键是我们获得名声有什么必要?我们是做了正确的事情附带获得了名声,还是为了获得名声而失去很多东西?

  有些人做事并不是为了成名,比如佛陀和菩萨。其实真正有名声的是佛陀,佛陀的威名周遍三界。现在地球上有些明星的名声比高僧大德还大,世界上是佛陀的名声大?还是当红明星的名声大?现在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佛陀,但说一个明星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比如一些球星,或者前几年去世的歌星麦克尔·杰克逊,好像全世界都知道。但有几个人知道佛陀?可能很少。从局部、从地球上来看是这样,但真正来讲,佛陀的名声的确是周遍三界的,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这个阶段,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在天界、在其他地方,(佛陀的化身、事业并不单在地球上,他的事业周遍三千大千世界,真正严格意义来讲,佛陀和菩萨们的名声的确非常大,)不单在人间,在非人界、天道等很多地方,佛陀的名声真正是周遍的。佛陀获得这么大的名声,是他追求得到的吗?不是的。佛菩萨并不追求名声,他们追求的是真实的菩萨道。他们的发心是为了一心一意利益众生,为了利益众生而修道,而做利益众生的事业,在做这个真实事业的过程中,附带地获得了名声,对于这些附带获得名声的圣者来讲,有名声无名声都无所谓,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有名声他可以用这个名声做事情。

  但有些人不是这样的,他们的名声是追求得来的。他主要就是追求名声,所以就要付出相应代价,什么代价呢?失财丧命、死时不得乐。首先我们看通过失财获得名声:以前古代有一种称呼叫善人,有些人想获得善人的名称,获得善人的名称需要做什么事呢?必须大量地施舍财物,修桥、补路、开仓放粮,救济贫穷等等。比如现在的人为了得到慈善家的名称,他必须频频去做很多好事引发媒体的报道,之后他才会被大家所熟知,最终会获得慈善家的名声,为了获得名声其实他是要损失很多财富的,这就是失财。

  第二丧命。有些人为了获得名声不惜丧失自己的生命,最典型的就是英雄。为了获得英雄的名声,不惜伤害自己的生命,为保全自己所谓的尊严,也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名声可以丧失生命,用自己的生命博得好名声和口碑。“誉词何所为”,我们分析赞誉的名词“何所为”,如果损失财富只是为了追求虚名,这种虚名——誉词有什么用呢?其实就是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而已,觉得自己是名人,自己怎么名声在外或者口碑很好。这种誉词到底有什么作用?或者自己丧命之后这个誉词有什么作用?没什么作用。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死时谁得乐?”在死亡的时侯谁得乐呢?即便是通过失财得到名声,通过丧命得到名声,但在死亡的时侯谁又能够通过这种誉词带来快乐?有些人说这些都无所谓,只要我获得好的名声,我就可以流芳百世,流芳百世是很好的事情啊。其实你死了之后,谁能够听到这个名声呢?你觉得可以流芳百世,其实你死亡的时侯两脚一蹬、两眼一闭就到了后世了,名声好坏已经和你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一旦死亡到了,有可能在世间中你留了个好名声流芳百世,但是对你自己本身来讲没有什么大的利益。在世的时侯失财丧命,死后不得乐。

  这个地方“死时”,也有“死后”两层意思。我们知道,死亡的时侯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身体带不走,钱财带不走,当然你的名声也带不走。不可能因为你死前是个名人,因为你是名人的缘故,所以阎魔狱卒就放过你,这是不可能的。死后你到了中阴界见阎王的时侯,你说我是名人叫阎王网开一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正在死亡的时侯,正在四大分解的时侯,死亡的痛苦来临的时侯,你是名人也好,不是名人也好,如果你在世的时侯造了罪业,那么死亡的痛苦是没办法避免的。真正要避免四大分解的死亡痛苦唯有修善法。如果你是一个修善法的人,那怕默默无闻,死亡时没有一个人知道,或者你一个人死在家里,或者你一个人死在山洞里,没有人知道你死了;如果你是一心一意修持善法的人,死亡的时侯没有名声不要紧,死亡的时侯你自己得乐。如果你名声很大,但是没有造善业,死亡的时侯痛苦归你自己,所以死时谁得乐呢?其实死亡的时侯当然是修善法得乐,如果你没有修善法,只是得到一个好的名声,这是没办法得乐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你施财获得的名声不得乐,前面我们再再讲,就看你施财是怀着什么目的,如果你耗费了大量财富,发心就是为了得到名声,最后你的名声是得到了,但是因为你的发心太小,回向的时侯希望成就在名声上,有可能你虽然布施了几千万、几亿的财产给其他穷苦的人,但是因为你的发心就是为了得到名声的缘故,所得到的果报不可能带来后世的快乐。因为果报怎么成熟,关键是看我们的发心。你的发心就是为了得到名声,那么就不可能在其他方面成熟了,或者即便成熟也是很少的。所以虽然你破费了很多财富,但死亡的时候并不能因此带来快乐,死后也不会因此带来快乐。

  丧命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并不是说以丧命获得名声就不对,关键看丧命是因为什么而发心,比如你发心真正是为了拯救火海中被困的人,最后为了救人而丧命,这样你不但得到了英雄的名声,而且可以得到功德,这样的丧命有意义。如果你丧命就是单纯为了得到名声,那么不管你救了人也好,怎样也好,果报主要还是成熟在虚名上,不会成熟在实实在在的福德上面。我们可以分析,死亡时是这样,死后这个名誉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快乐。我们死后到了中阴然后再转生,转生到下一世,再转生到下一世,我们在轮回中不断地漂流,上一世中所得到的名声在转生之后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快乐,因为转生之后会忘记上一世所做的事情。

  我们觉得名声会给我们带来快乐,或者我会流芳百世,但其实自己转生之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和上一世这个人所做的事情没什么关系了。以前我们经常讲这个比喻:假如我们站在历史上某某英雄的墓碑面前,回想着他的事业,觉得他很怎么样,其实有可能我们所瞻仰的英雄就是你的前世,你前世就是这个英雄,但是转到现在你全忘了,或者对现在的你来讲,英雄这个名声根本就不要紧了。可能在活着的时侯有点点利益,但是死了之后什么利益都没有,这种事情在轮回中发生的概率不能说没有,虽然小一点可能还是会有的。

  所以说名声没办法带来快乐,就是一种誉词而已,“誉词何所为?死时谁得乐?”这个讲完之后,我们再看第一句中有一个重要的词语“虚名”,这个“虚名”是重点词汇,在颂词中体现得很明显,为什么是虚名,为什么是虚妄的呢?失财是第一个原因,丧命是第二个,死时死后不得乐是第三个,颂词中很明显地点出了这个所谓虚名的虚,它就是一个虚的东西,为了这一点点名声,你的财富没了;为了这一点点东西,你的命也没有了;为了这一点点东西,死亡的时候没有善业,死后也不得快乐,难道这不是虚名吗?这就是真正的虚名。

  我们说这个“虚名”到底怎样“虚”呢?其实它有时是印在书上的几个字“某某”,或者张三李四。你是什么英雄,或者是报纸上宣传的某个英雄事迹,其实就是在纸上出现一个名字而已,字是油墨印的,几个笔画凑在一起成为你的名字,你就觉得我出现在书上了!怎么怎么样了,其实就是一个虚名。

  如果虚名出现在声音当中呢?“张三、李四”就是一个声音,声音是留不住的,说了之后马上就消亡了,马上就听不到了。主要就是我们的心识、意识在执著它,觉得它对我很重要,所以我就拼命去追求。认为很重要必须要有根据,如果没有什么实际的根据,还非要认为重要就不合理了。疯子会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很重要,但没有任何根据。在有理智的人看起来,这种所谓的重要是自己认为的,真正分析起来并不是很重要。如果我们不注意,可能每个人都会变成疯子,因为我们的有些思维可能和疯子差不多——没有根据就觉得很重要。如果真正觉得重要,到底是哪些方面重要?财产也没有了,命也没有了,死时不得快乐,死后不得快乐,对解脱没有利益,对众生没有什么甚深的利益,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利益。所以虚名并不值得我们去追求。

  所以赞誉没有利乐,通过“仅为虚名”这个虚字,它就表现得非常清楚。当然话又说回来,如果做这些事情并不是为了虚名,而是为了真实地利益众生,或者如世间中讲的,他就是为人民服务,没有追求所谓的名声,他得到名声会很淡然,并不把这个放在心上。他只要给其他人做了好事,或者给社会真正做了有意义的事情,修菩提心的菩萨的的确确是为了众生,他得到名声,就可以用名声来做更多有利于众生的事业。因为世间人比较崇拜名人,这些人在关键时候,或者平时他能够站出来讲几句,很多人会听的。如果能够善用名声为众生谋福祉也算有点意义。菩萨就是这样的,有些高僧大德的名声非常大,所以他站出来说:大家要认真学习佛法啊,大家要放生啊,大家要念佛号啊等等,就有很多人愿意听他的。对社会、众生都有利益,这个名声就有意义。

  对一个修行人来讲,如果把所有或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追求名声上,那么即便是追求到了,(有时付出了人力物力,也得不到,这个情况我们不讲。)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也就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如果把很多时间、精力放在追求虚名上面,那么我们的发心、行为就会空耗,没法给自己的修行带来实际的利益,所以分析这个颂词,的确这样的赞誉是没有什么利乐的。

沙屋倾颓时,愚童哀极泣,

若我伤失誉,岂非似愚童?

  当孩童用沙垒起来的房屋倾倒时,他们会非常悲哀而哭泣。凡愚者通过很多人力、物力修起来的名誉的房屋倒塌时,他们也会非常地伤心。“岂非似愚童?”——这个人的行为,难道不是和愚童一样吗?就和愚童是一样了,这里面有很深的意思。首先我们看这个比喻:住在河边、海边的孩童,很喜欢在沙滩上玩耍,尤其是很多孩童会聚集在一起挖沙洞或者建房子,仓库、汽车,什么都一应俱全,好像和真的一样,一旦他们的沙屋(因为没有基础,很容易倒)倒了之后,他们就会很伤心。因为在他们的心目当中,觉得这个是真实的房子和财产,所以他们会非常伤心而哭泣。这个时候,旁边的老人和成年人就觉得很好笑,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房子是假的,所谓的财富是假的。大人们不会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假的,这个例子大家比较容易理解。

  下面讲意义。“若我伤失誉”,如果我因为失去名声而哭泣,比如本来我的名声、口碑很好,但是今天有人在网上发帖诋毁我,很多人都在骂我,我的名声扫地了,丧失了名誉我很伤心。那么我很伤心“岂非似愚童”?我觉得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但是名誉在智者看起来,本身就是假的,名声本身就没有意义,有怎么样?没有又怎么样?如果我们为了这种名声非常伤心,“岂非似愚童?”那我们的行为不就像愚童一样吗?大人看孩童因沙屋倾倒而哭泣,他觉得很好笑,那么智者或者圣者看到我们因为失去了名誉而伤心哭泣的时候,他们也觉得我们的想法、行为很幼稚、很好笑,这就是二者相似之处。

  我们平时很耽著这个名誉,就像比喻中的孩童很耽著他的沙屋一样。当我们的名誉丧失了,我们会很伤心,但在智者看来觉得很好笑,就像大人笑孩童伤心自己的房子倒塌一样。大人就像智者,我们就像愚童,这就是一个相对的比喻,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这样。

  有时可能我们会认为我们是大人,不会因为这些过家家一样的沙屋倒塌或者毁坏而伤心,我们觉得无所谓,因为我们有承受的能力,但其实真正分析起来,我的行为和愚童是一样的,甚至有时我们比愚童还要愚童,为什么呢?我们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就知道了:第一,我们在构建名誉沙屋的时候,为了获得名声首先要做很多准备,比如说奋起读书或者去赚钱,有钱之后去布施——或者用我的名字去命名一所希望小学、一所大学。他首先必须去赚钱,赚钱之后想方设法把房子盖起来,然后捐给某单位,最后用自己的名字去命名这个学校或者这栋楼。所以我们在为名声做准备的时候,首先是构思,然后投入大量的精力、物力,最后我们获得了名声,就好像小孩子的沙屋修好了,如果这样的名誉一旦失去,这个名誉大厦倒塌之后,伤害的程度和小孩比较起来,哪个更大呢?小孩子的房子倒了之后,他受伤害的程度很小,可能几分钟、十几分钟就没事了。即使一群孩子互相破坏对方的沙屋,就是十几二十分钟又和好了,又在一起笑了,所以他们伤心的时间是很短的。我们觉得他们很可笑,其实他们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强。

  但是所谓智力成熟的大人,在这个名誉的沙屋倒塌之后,承受力却非常弱,受到的伤害是致命的。有些人一旦失去这个名誉,他就永远起不来了,被打倒了;有的人名誉失去之后,就跳楼了;或者名誉失去之后就伤害对方,疯狂报复。所以从这个方面看起来,这种行为比愚童还要愚童,更愚、更童。

  我们自认为自己的智力比小孩要高得多,当我们在面对同样没有真实意义的名誉沙屋时,我们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这就需要用慧眼来对这个所谓的名誉去进行观察,只有把它观察清楚、观察透了,我们在对待名誉的时候,才不会被它所拖累,不会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和钱财去构造这样一种名誉沙屋。即便通过前世的福报得到了沙屋,也不会有什么高兴;即使倒塌了,也不会有什么伤心,这就是智者的心态,就是寂天论师要给我们传递的一种强有力的信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达到这个标准,做到这种标准。

  在世间中我们与小孩比好象是成人了,但在修行的路上,我们还是小孩,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当小孩脱离了小孩的年龄段,年纪逐渐成熟之后,他对沙屋就彻底地远离了。想想看,我们到了十八九岁、二十几岁、三十岁的时候,还有几个人喜欢玩沙屋呢?对小时候的玩具有几个人会去真实执著呢?没有了,因为他成熟了,看问题能够透彻了。我们要通过学习智慧的教言让我们成熟。小孩子到成年,是年龄上的成熟,现在我们其实需要在理智上、智慧上更进一步地成熟,不单是年龄成熟,观待世间的智慧也需要成熟。

  这就首先要学习《入行论》给我们的智慧,然后还要吃透,吃透之后我们看名誉的方法、角度不一样了,就觉得它是个虚妄的东西,不应该对它过于执著,如果我们不执著它,也不会过度地去追求它,如果我们不过度地追求它,我们就可以用追求名誉的钱财、追求名誉的时间、追求名誉的精力去发心、去修行,或者给别人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这些方面对自他真正有利益。

  如果获得了名声,就像第一世敦珠法王在一个教言中所讲:名声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我们就需要这样一种心态。这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无所谓的心态,有就有,不会因为有了额外地高兴;失去了,没有就没有了,不会因为失去而额外地悲伤。如果有,就善巧利用,没有就泰然处之,我们需要这种超然的智慧。当我们有了这种智慧之后,当名誉降临,就有看待的方法,因为早就看淡了;当名誉失去受到诋毁,也能泰然处之。他不会因为名声对我太重要了,所以我拼命追求它;或因为名声太重要了,所以我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它。现在有些名人不懂这个智慧,很在意名声,拼命想去维护名声,所以他非常累,身心俱疲。一旦失去,他就觉得一切都完了,都没有了。但是如果拥有这种智慧,在最初的阶段、获得的中间阶段、即便最后失去的阶段,他都不会有愚童一般的心态。

  寂天菩萨就是希望我们能够获得这种心态,才教给我们观察名誉的很多窍诀。如果我们懂得了寂天菩萨的意思,内心中生起了这种智慧,那么可以想象,我们如果对名声不是太执著,那么谁辱骂我、谁来诋毁我,其实对自己不会有太多的影响,不会因为谁诋毁我的名声,我就生起嗔心。

  此处的科判是“赞誉无有利乐”。通过学习此科判,我们就全方位了知了,我们学习到的是一种面对赞誉的智慧,通过这个智慧来看清楚赞誉里面的东西。有时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很神秘,为什么很神秘?是因为我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有时我害怕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如果把这个东西揭开,知道里面是什么的时候,就不会有恐怖了,也不会有很多无谓的希求。

  佛陀告诉我们的这种智慧是什么呢?一方面我们说了知实相,实相的意思当然一方面是胜义的实相,一方面是世俗的实相。世俗实相是什么?就是世间的无常。这些是名声假立的。当我们有了这种智慧之后,在世间中出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坦然面对、泰然处之,这就是看清了世间实相的一种境界。

  丑二、不应喜之。

  就是说不应该欢喜名声,和前面的思路一样,如果获得了名声,应该尽量以名声来利益众生,不应该太过于欢喜和追求,如果如此,我们的思维方式就容易出偏差。

声暂无心故,赞誉何足乐?

若谓他喜我,彼赞是喜因?

受赞或他喜,于我有何益?

喜乐属于彼,少分吾不得。

  里面有几层意思,我们一层一层来看。“声暂无心故,赞誉何足乐”:声音本身是暂时的、无心的,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赞誉又怎样让我快乐呢? “若谓他喜我,彼赞是喜因?”:为什么要欢喜这种赞誉呢? “若谓”:如果,如果对方说是因为“他喜我”,这是喜因,或者说“彼赞是喜因”,他欢喜我的缘故,这是让我欢喜的因,或者说他赞叹我的缘故,这个赞叹是我欢喜的因,如果这样回答,那么我们分析受到赞叹对我有什么利益呢?“受赞或他喜,于我有何益?”或者说他欢喜,对我有什么利益呢?对我都没什么利益。“喜乐属于彼,少分吾不得 ”:其实这种喜乐,只是属于对方,对我来讲,我一点都得不到。字面上就是这个意思。

  下面可以分为几段分析、观察。首先第一段是第一句、第二句。“声暂无心故,赞誉何足乐?”我们很多人喜欢赞誉,喜欢好的名声,喜欢赞叹的名词,但是我们即便听到赞誉又“何足乐”?哪个方面值得我们高兴?

  从本质来分析,并没有一种让我们高兴的实际因,第一句讲得很清楚。为什么说“称誉何足乐”呢?因为第一句当中有两个根据:第一个是“声暂”的“暂”字,这是第一个根据;第二个根据是“无心”。“暂”就是偶尔的意思,声音是无法留存的,说完之后就消亡了,所以它出现一下马上消失,根本不可能安住于第二刹那。比如我们发一个音——暂时的“暂”,它可能延续一秒钟,一秒钟可以分成很多份,很多声音聚集起来,发出一个赞叹的声音,其实声音本身,每一个刹那都在消亡,之后就没有了。完整的“暂”发出来以后,有时是一秒,或零点几秒钟,发完之后就不存在了,所以它是偶尔性的。我们对于一个偶尔性的、不可靠的、没有实质的东西,怎么会认为它是一种安乐的因呢?它不是安乐的因。它是一个暂时性的、偶尔性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还喜欢呢?这就是意识的执著,声音本身是暂时的,不会留存,但我们的耳根接受了声音之后,传递给意识,意识就分析:这个声音是赞叹我的,然后内心就因此欢喜,然后一再回忆,回忆什么?回忆他当时赞叹我的情景,他当时赞叹我的声音,我去回忆它,就好像一次次满足了自己的心意。意识和非理作意配合之后,我们才产生所谓的快乐。其实声音本身是偶尔性的,是发了之后马上就消失的状态,这是第一个我们不应该认为它值得高兴的一个因,因为它没有实质、它是虚幻的,出现之后马上消失。这个本体本身不值得我们去贪执它,这是一个根据。

  第二个是无心。我们喜欢这种赞叹的声音,然而赞叹的声音本身并没有一种想让我高兴的发心在里面,声音发出来在空中传播,其实声音本身是一个色法,有时我们听到赞叹就高兴,听到辱骂就不高兴,其实声音本身没有让我高兴的或辱骂我的发心,它是一个没有发心的色法。我们听到能有什么快乐的?这一句是通过分析声音本体的暂时性和无心性,然后让我们知道其实赞誉何足乐,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快乐的,这是第一层意思。

  “若谓他喜我,彼赞是喜因”,此句和后面六句是第二层意思。这两句我们可以理解成对方的观点,就是我喜欢听到赞叹的声音,听到赞叹的声音我很高兴,让我高兴的因是什么?就是此句后面的两个字“喜因”,到底什么是喜因呢?前面给出了答案——“若谓”,如果我们说“他喜我”,“他喜我”就是喜因之一,这里有两个喜因,第一个喜因是“他喜我”。因为他内心喜欢我,认同我做的事情,他就喜欢我、赞叹我。所以有时他赞叹我说好样的,因为他认同我做的事情,或说,你长得很漂亮,我喜欢你等等,也是因为他喜欢我。因为他喜欢我的缘故,这是我的喜因之一。这里有一个他喜我,我们要分析,和下面的回答是有关系的。

  第二个是“彼赞”。“彼赞是喜因”,他喜欢我是喜因。 “彼赞是喜因”主要是落在“赞”字,赞叹我的这个词、这个话是喜因。所以可以把喜因分成两个:第一个是他内心当中对我的欢喜心,指他的心态;第二个是他所说喜欢我、赞叹我的话,指他的行为。我们分析喜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他喜我”,一个是“彼赞”。

  通过两个喜因,我们再来分析观察。首先分析“受赞或他喜,于我有何益?”关键就是“于我有何益?”于我有什么利益呢?前面有两个喜因,后面分析有何益也是两个。第一个喜因是受赞,“受赞”对照前面的“彼赞”,受赞就是赞叹。第一个分析:我受到了赞叹,于我有何益呢?分析下来,没有利益;第二个“他喜”,对照前面“若谓他喜我”,“他喜”是对方的心理状态,他喜欢我对我又有什么利益呢?我们观察这两种喜因,对我都没有什么利益。

  首先分析“受赞于我有何益”,赞叹本身有声暂无心故等特点,这个方面已经分析过了。还有一种分析是,如果赞叹对我有利益,我喜欢赞叹,和他的发心无关,如果这是喜因的话,上次在讲义中讲,你可以把他喜欢你的话录下来,24小时播放,看你听了感觉怎么样。其实有理性的人都不会这样做,因为知道没有意义。但这是对喜因之一进行分析,到底是不是因为这个赞叹的话你高兴,如果你只是喜欢赞叹的语言,那空谷的回音、或者对境里放出的赞叹的话,或者找一个人24小时在你耳边赞叹你等等,其实这样我们就知道没有意义,做多了就没有意思了,大家也不喜欢这种方式。就是说,赞叹的话本身不一定是真正对我有利益的。受赞于我有何益,是这样分析的。

  “或他喜”,下面我们分析或他人欢喜,对我有什么利益呢?最后两句是“喜乐属于彼,少分吾不得”,其实是分析“他喜”这个喜因,如果他内心中欢喜我,我们回答的时候就是讲“喜乐属于彼”,其实他欢喜我这个喜乐,是属于张三自己的相续,他高兴是他的事,“少分我不得”。前面我们分析过,张三的相续跟我的相续是两个相续,他的快乐我得不到,他的痛苦我也得不到。即便两个人挨得很近,他内心的欢喜属于他心识的觉受,而我心识的觉受是我的。一个人已经病得非常痛苦了,我坐在他身边,他的痛苦我是感觉不到的。他已经很快乐了,但是我也感觉不到,我没法体会他内心的快乐。这就说明相续不同,他的快乐属于他。“喜乐属于彼,少分吾不得”,我得不到一点点。那么为什么我一点也得不到,还是我欢喜的因呢?为什么他高兴我就高兴?所以我们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也是站不住脚的。

  所以受赞也好,他喜也好,两个法分开观察的时候,都没有办法安立是喜因,那么即便合起来,他首先欢喜我,再通过欢喜因给我说赞叹语,那就值得高兴了吧?有些人就是这么想的,如果单独分析,赞叹的词语本身不是欢喜的因,那么把二者合起来,他在很高兴、欢喜我的心态之下赞叹了我,合起来总可以了吧?其实结论也是一样的。

  如果分开不是欢喜的因,合起来也不会是欢喜的因。所以分析寻找下来没有一点实质,但是我又明明好象感觉到了高兴,这是何故呢?其实还是意识的问题。我认为他对我好、赞叹我,自己的意识当中就产生了非理作意和妄执,然后我就因为这个原因高兴了。其实,稍微分析的时候,赞叹也好,欢喜也好,都不是欢喜因的本质理由,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不应该欢喜,主要是指不要盲目地去欢喜,谁对我说赞叹的话我就高兴,谁要说诋毁我的话我就不高兴,分析下来不像表面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到比较冷静的智慧去面对这个问题。

  当然作为凡夫人来讲难免如此,但并不是寂天菩萨想让我们修成木头人,修来修去你的心修成木头、修成石头,并不是这样。主要是我们对待赞叹这种对境有点反应过度了。因为我们喜欢赞叹,所以导致了谁诋毁我我就生嗔心。如果我们对赞叹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保持一种理性的智慧,获得和失去都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只有平静的心态才有足够的空间去分析事物的本质,才能够通过判断做出一些合理的回应。菩萨之所以成为菩萨,就因为内心有智慧,经常处于一种平常的冷静状态中,而凡夫没有办法处在冷静的状态中,遇事往往会偏执,有时很爱,有时很恨,有时妒嫉,分析下来都是非理作意。

  《入行论》让我们学习能够比较冷静理智地、面对一切人生问题的清净智慧。有了这些清净的智慧后,在世间和佛法当中处理事情,都会发挥心本身的力量。心本身是没有偏执、没有偏袒、没有戏论的,因为这样的缘故,出现了潜在的力量­——佛性。为什么成佛之后事业能任运自成呢?心本身是有这种力量的,但因为出现了很多的妄执、虚妄分别念,没有办法让它的本质显现。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如意宝,它的力量不可思议,潜力不可思议。但是因为我们有很多贪欲、嗔恨、嫉妒、傲慢等等,让这些本能无法发挥。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因为虚妄分别念不可证得。这些就是贪欲、无明。

  如果我们通过理性、冷静的智慧分析万法的本质,通过智慧打破了妄执,让自心本具的智慧明珠离开一切束缚而显现出来,这个人可以称为圣者,也可以称为佛陀。

  今天就学习到这个地方。


{返回 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菩萨行论》第86课
下一篇:《入菩萨行论》第88课
 《入菩萨行论》第21课
 《入菩萨行论》第48课
 《入菩萨行论》第17课
 《入菩萨行论》第42课
 《入菩萨行论》第72课
 《入菩萨行论》第25课
 《入菩萨行论》第04课
 《入菩萨行论》第81课
 《入菩萨行论》第74课
 《入菩萨行论》第71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皎然~湖南兰若示大乘诸公[栏目:禅诗三百首]
 新春祈祷文[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十届:创造人间净土,即是往生佛国净土(静波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善始善终[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悼念圣严法师[栏目:黄夏年教授]
 佛陀的古道 第一章 佛陀[栏目:毗耶达西法师]
 因为自己的心不正[栏目:和颜爱语·山田無文]
 Resolving doubts, clearing confusions. Teaching an..[栏目:Khenpo Sodargye Rinpoche]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White Universe[栏目:Ven. Master Hsuan Hu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