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五)于己作病人想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96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五)于己作病人想

  【譬如自己身患重病,久时不愈,此生性命弥留之际,即将趋入后世之身;我等已被八万四千烦恼之疾病折断善趣之梯、开启恶趣之门、即将断送解脱之命根时,于此心怀恐惧之想。】

  不仅要从文字上如是理解,更应该反观自己理解得如何。虽然我们从文字上了解一些善法的功德,但由于贪嗔痴烦恼极为沉重的缘故,平常无论是从思想还是行为当中,与善法相符之事极为稀少,这就是业力沉重的表现。抑或自己在修行过程中,由于心太散乱以及昏沉太重的缘故,无法顺利修行,这也是贪嗔痴烦恼沉重的表现。我们将自己视为患有疾病的患者,原因正在此上。

  由于我们无始以来所积造的烦恼习气沉重之故,已经折断了善趣之梯,所以即便有善知识为我们传讲一些善法的功德,我们的内心依然很难趋向善法,而是时时都在贪嗔痴烦恼之中。贪嗔痴烦恼乃恶趣之根源,因此我们大多数时间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为我们开启了恶趣之门。现前我们的内心若与贪嗔痴烦恼相契合,则充分说明恶趣就是我们的归宿,这时内心必然会产生恐惧。比如身患重病时,我们的内心无意中会产生一种恐惧,害怕病症发展,最终导致死亡。同样一个道理,若我们的内心被贪嗔痴一切烦恼所束缚而不懂得寻求解脱,最终就会失去即生成办解脱的机会,恐怕恶趣就是我们未来的归宿。

  【何者方能利益病人?】

  当内心对即将失去解脱慧命而心生恐惧的时候,就应该继续往下观想:何者方能利益病人?从逆缘的角度当中而言,时时观察自己内心烦恼有多沉重是一件好事,但是单纯站在逆缘的立场之上,当这种悲伤形成极端的时候,对自己的身心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我们既要观想逆缘,还要观想顺缘、从事善法的功德。也就是说,要知道依靠什么善法才能消尽这些病症。

  比如有些道友时时都在忧虑自己贪嗔痴烦恼以及习气沉重,这种过度担心,已经成为修行的障碍,因为即便想修行,也修不下去。从某种角度而言,你观察到自己的过错,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修学的目标是为了消尽烦恼,所以在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后,不能一味自怨自艾,还要从顺缘的角度去思维,哪一种善法能消尽烦恼,解除自己的病痛。这一点,非常重要。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四)简述华严四想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六)知己不足 而后能改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四)座下护持见解应随顺当地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九)密乘发心的殊胜之处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八)修行者如何观待流言是非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八)思维暇满实义而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六)不善业之不与取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六)谴除无明二取即为成就佛果
 圣者言教 第八课(三)如何理解快乐地修行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十四)增上果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五)信心是获得加持的决定因素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四)为什么要选择修学与自己根机相应的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3 那一下电闪[栏目:铃木俊隆]
 刍议当代佛教寺院建设的规范[栏目:徐文明教授]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八十二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66.拒绝与欢迎者 First being rejected and then being rece..[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找回人间净土,首重净化人心[栏目: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药师大愿不舍现乐向菩提(印顺法师)[栏目:药师佛·文集]
 Becoming a Vegetarian[栏目:Khenpo Sodargye Rinpoche]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七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