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四)未领会而持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70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四)未领会而持

  所谓未领会而持,是指将导师所传讲的不了义法义认为是了义法义,或将了义法义当做不了义法义,因此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意思,就称之为未领会而持。例如有些人不知道有些说法的密意,将其误认为真实了义之见解,这就是未领会而持的过失。

  当然从信心的角度当中,对导师的教言具有信心是应该的,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什么叫做密意。比如念诵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特定的事,但如果不了解什么时候才是真正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是口里念念有词,就充分地说明,他并没有理解其中的密意。

  再举个例子,很多经中告诫信众,“嗡班玛哦那卡布玛拉吽呸”为过解脱咒,只要从这句咒语下走过一次,就能断除一千劫所造的一切烦恼罪业。这就叫密意。若不懂其真正含义,认为走一遍就有这样的功德,那不如在咒语下方摆个秋千,晃过来,一千劫罪业没有了,晃过去,又是一千劫罪业没有了,这样坐在秋千上晃一天的话,恐怕没有八地的功德至少也有登地的见解了,但可能吗?当然不可能。难道经中所说的是错误的?当然也不是。经中所说密意是,依靠这样的缘起创造条件,最终证悟佛果。

  很多经文中也说过,在认识“啊”字的一刹那就能断除三恶趣,因为“啊”是不生不灭的意思,是圆满实证法性,因此真正认识到他的意义时,三恶趣自然能断除。若不懂其中的密意,就会奇怪为什么自己对“啊”字那么熟悉,却依然没有获得解脱?

  有些弟子信心等多方面条件皆不成熟,但是导师听说弟子念过几遍阿弥陀佛名号,就赞叹他功德不可思议,并且肯定这位弟子已经具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这样的见解对吗?当然是对的,但这称之为导师的密意。依靠念诵阿弥陀佛名号的缘起,未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特定的,导师的授记是为了增上弟子的信心,并非指弟子现前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弟子若不懂其中道理,错解导师密意,就会认为导师已经授记自己现前具有往生的功德,因此不必再做修行,这样一来,解脱就会离他越来越远。这些都是由于没有领会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密意,因此对导师的教言未领会而持导致的过失。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三)持文不持义与持义不持文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五)上下错谬而持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七)以理证推论存在三世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三)修行者应远离是非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二)方便与智慧不可偏颇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五)行持正法才是真正的善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三)闻法是行持善法的基础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七)依三清净的目的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九)爱别离苦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十五)居士如何为自己创造清净的修行地处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三)十不善业之极重罪之二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一)观修无常也是根本调伏之方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十七 种子品[栏目:增支部一集]
 25.佛陀对五盖的比喻[栏目:专题经文选译]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七二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无门直指 第五节 与自己有什麽交涉[栏目:程叔彪居士]
 究竟的皈依[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认错的美德[栏目:星云大师·迷悟之间]
 受的放大效应[栏目:常善法师]
 救世救心八大人觉经·第七觉悟[栏目:证严法师]
 般舟行法报告汇编辑录[栏目:般舟三昧念佛法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