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一)闻法六垢之不希求正法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85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一)闻法六垢之不希求正法

  闻法六垢的第三垢,是不希求正法。

  在闻思修的过程中,由于各人对法的力求心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加持。比如这次听法时,如果想反正我只是个居士,以后也没有给他人讲法的机会,所以懂多少算多少。如果你的力求心是下品,你只能得到下品的智慧。求法期间也一样。若对法的力求心不强,就只能得到下品和中品之智慧。若能带着强大的力求心,发愿无论导师讲什么法,我都必须圆满通达,最终你能得到最上品的智慧。

  我们在生活中教育孩子也一样。如果做父母的不求上进,对儿女没有要求,儿女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尤其信仰佛教后,想到一切都靠自己的缘分,如果没缘分,学不学习也没什么区别。一旦父母有这样的想法,儿女的力求心也就不高了,考试的时候决定不会考高分。所以这方面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儿女的力求心,但最终得到什么结果,是他的缘分,要随缘,不能强求。这里需要辨析的是力求心和贪心。力求心是一种没有贪婪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发心属于出世间,而贪心完全是轮回之因,是追求解脱者需要断绝的。这些都是一门智慧。

  我们在听法修法的时候力求心必须要强,这样才能达到上品之智慧。我们可以看到,在高原地方,同时到亚青寺或者其他学院求法的人,力求心很强的人,即便没有完全圆满心愿,但总的来说,他的智慧决定有很大的进展。而力求心弱的人,想到人终究得死,活在世上也就是混时间,所以第一次上高原的时候什么样,过一段时间还是什么样,没有进步。甚至有些人还会打妄语,说自己修行还不错,只是口才不好,但这已经充分暴露了他的缺点,可能力求心不高。

  但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内心有这样的愿望和力求心是好的,但是行为上决不能极端。如果行为极端,可能得到的结果并不理想。就像想飞的人,在不能飞的时候,最好踏踏实实练习飞翔的本领,而不是真的爬到高楼上去飞。

  对法的希求心,是我们求法、修法的动力,如果对法的希求心不强,是得不到法的,因此无论听法、修法都要发愿,我必须把这个法学会。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闻法六垢之傲慢 无正信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二)闻法六垢之外散 内收和疲厌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一)以四厌离法灭尽世间八法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一)任何修法均应以调心为根本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一)果实取决于意乐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六)不善业之不与取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一)修学前行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三)观想四厌离法而生精进心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八)何谓皈依上师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二)显现清净与否在于业力的感召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七)修学佛法切忌贪慕虚荣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九)努力创造平静修法的增上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九(二三八)[栏目:杂阿含经]
 菩萨之施与不施 菩萨不行施之因缘与布施的态度[栏目:修行笔记]
 相应11经 有边[栏目:相应部 24.见相应]
 中国佛教宗派——三论宗[栏目:华方田教授]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54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批判佛教”驳议[栏目:恒清法师]
 003 传法宝纪(唐 杜胐 撰)[栏目:05 灯录]
 百喻经 98 小儿得大龟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可以根据临终的一些现象来判断是否往生到善道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能力[栏目:济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