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家和万事兴(曙正)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52

家和万事兴
 
◎曙正

  夫妇也为五伦之常。佛教特别重视家庭的价值,强调维护家庭的稳定,佛陀要求已婚佛子在家庭生活中要爱护妻子,抚养子女,尽一个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印光大师讲道:“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份。”在茫茫人海中,两个人从相遇相知,再到建立家庭,谈何容易,这需要累生乃至累劫的因缘方可成就;但是能够珍惜因缘,守护好婚姻,则更为不易。众生皆有我执,能有缘在一起生活,朝夕相处之间,怎能一点矛盾都没有?这就需要彼此之间包容体贴。《无量寿经》有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的世界中,同时也生活在一个“相待”的世界里,世间的大小方圆、长短高低是相对,而人际关系的远近亲疏则缘于相待,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你待我如何,我便待你如何。文化名人胡适曾经说过:“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培。”殊不知,世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我执”与“我见”,于是凡事只知要求别人,不知反省自己。而家庭中,乃至社会上、国际间的的一切纠纷、争执,也都源于“我执”与“我见”。因此,欲要家庭美满和睦,则要放弃“我执”与“我见”,摆脱自私自利,多行付出与奉献,以自身的温暖、清净去影响和感化家人。

摘自《吉祥人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工作与学佛
下一篇:施污垢布 得最胜福
 风雪衡山(多吉)
 前世今生的缘分(莎女)
 你从哪里来(星云法师)
 佛教为什么要求人们寻求“解脱”(圣辉)
 佛教典籍对小说文本的意义(达芾)
 中秋节传灯祝辞
 不寐因果自说(成兆文)
 禅定之中泾渭分明(觉禅)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弘一法师)
 慈悲是巨大的能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甘露法味》菩提道次第 普善德根本论 释义开示 《普善德根本》正文[栏目:祈竹仁波切]
 可以依止的上师以及应该舍弃的上师[栏目:择师知见]
 发心续佛慧命的学子应如何坚持学习?[栏目:教育孝道·净空法师问答]
 藏经楼规约[栏目:丛林规约]
 七十一世 南庵大依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如何发愿修持的若干参考[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一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相应17经 无信者合流经[栏目:相应部 14.界相应]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8 上品往生[栏目:元音老人]
 佛教的孝道与儒家的孝道[栏目:灵山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