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谈谈学习入中论
 
{返回 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98

  谈谈学习入中论   

  我们观修班要开课了,为什么首先要讲《入中论》呢?大家应该明白,应该明确我们前进的方向、过程以及其中的要求。这很重要,下面详细来谈一谈。

  按部就班,同走心路

  参加观修班学习的人有正式学员和旁听两种,现在是针对正式学员来谈的。旁听的学员,能随分随力得一些利益就好,但正式的学员必须要跟着班走。这就像带着你走一条远路,只有服从总体的指挥,最终你才能够到达。如果做不到,你最好不要参加这个班。我们这里首先是要以教理开出正见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如果照规矩,一步一步地都做到如理如量,那么你就有希望得到这个成果;如果不按照规距来,那也不会有大的利益。

  我们学习《入中论》,就是要通过教理的途径来生起空性的正见。听通俗的演讲,讲一讲故事或做人的道理,即使只是中途进来听到一言半句,或多或少也都有些收获,所以要求就不必这么严格。但是听中观的讲授,如果没有掌握前面的教理,也没有进行操练,这样前面没过关,后面就会感到很困难。这就好比学习数学,一环扣一环,前面的四则运算没学好,后面的开方、立方、多元方程等就学不会。

  因此要知道,学习的方式就是要按部就班,一定要按照我的要求来做。每一次学习之后都要掌握本堂课所讲授的中观正理,然后用它来破除戏论。这是分段教学,如果能按质按量地依次完成一个个步骤,综合起来就会出现令人欣慰的结果;而没有走过以理推究的过程,也就不可能无因引出正见来。大家要知道,这是要走一条漫长的心路。

  如理如量,循序渐进

  之所以在这个假期进行集中、强化教学,是因为我们的路线不能太长。如果每周只有一节课,那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完成。这样因缘太长久,就不容易维持。所以我们要缩短路线,要集中投入,尽快地走完这个过程,之后才能讲后面的如来藏、大幻化网以及进入实修的要领等等。

  这些课程都是逐级地升进,必须以前前为基础,才能深入后后。如果没有打好前面的基础,直接讲后面的法,好一点,你能够生起信心、欢喜心,种下解脱的善根;不好的话,你可能会听偏,错解法义,这样就产生了负面效果。

  比如,如来藏的教法,一定要在通达自空中观的基础上才能和它相应。所以《他空狮吼论》里讲:如果你想抉择他空的宗义(就是世俗错乱的法自体空,胜义无错乱的法以他体空),那首先应当按照中观的正理,抉择到一切法都没有自性,之后你在听闻他空的教法时(比如如来藏的教法、《大乘起信论》等),才能真正懂得里面讲的空和不空的涵义。如果你之前没有以理抉择到一切法无自性,那就无从抉择世俗法自体空,胜义以他空的法理。而且,没有先生起自空的正见,直接就讲如来藏的法,这样说什么常住、周遍等等,你都会理解成跟外道计执的神我一样,因为他们也说常住、周遍等等,在教法的文句上几乎一样,很难鉴别。

  根据我的经验,在自空中观上得了正见之后,然后给你宣说如来藏,就能很快悟入,领会它的心要;如果我们没有完成这个过程,没有真正得到自空正见,而直接为你宣说《如来藏经》、《如来藏狮吼论》、《大乘起信论》、《大幻化网》等甚深经、续、论典,由于你在见解上并没有成熟,就很难相应和契入。

  我们现在开观修班不是一种结缘的性质,听一听就可以了,而是要真正如理如量地在自己心中引生正见,因此要求当然就严格,要次第不紊乱,步步踏到实处。这样有点点滴滴的积累,才会出效果。这就像你们读书时学习数学、物理,前面没学好,后面就“坐飞机”,相应不上。

  这里,你要运用正理去思维抉择,而抉择的结果是会破除戏论,会淘汰掉你心中种种不正确的知见,而逐渐开展出正见。由于我们的认识很肤浅,所以必须要经过很长的引导、提升、转入的过程,其中有很多步骤,一步不能脱节。如果脱节,后面的引导就根本没办法相应上,也就会出现中途掉队的悲剧。而且不论讲什么大论,它本身有一条从始至终的轨道,有一层一层推进的程序。在缘起上各部分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比如由前前生起后后,由各部分的认识综合成总体的认识,所以要求从前到后一节课都不能落下。而且听完每一节课,正式的学员都必须反复地思维、消化,直到把每个道理都搞清楚为止,这样每一步都踏到实处,最后才出现综合的效果,也才能得到大空性的正见。

  现在你要分析清楚结缘式和正规学习的效果差别。如果你只是听一听,听后什么也不想,这样你自己心里绝对不会有思维所成的定解,也就很难开出正见。所以我要说的是:我没办法直接给你见解,只能告诉你开出见解的方法,你自己必须通过实际的观察,才可能获得。

  这样就要知道,我们在听完一堂课之后,要有再次的辅导、讲考,要有彼此之间的研讨、辩论等。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要有很多因缘的积聚,这件事才会成功;因缘的力度不够,它就很困难。所以如果我们想尽快完成这个过程,那就要把因缘尽量集中在这个重点上。如果你因缘积聚得好,有可能一年就能完成这个过程;如果你因缘太疏散,十年八年也不一定能得到。

  锲而不舍,化难为易

  如果过去有中观的基础,有可能这次听完之后就会懂得。如果从来没听过,一般情况得学习两三遍,才会逐渐贯通。这一点大家要有思想准备。如果你一开始听,觉得格格不入,怎么也转不过弯来,要知道这是正常现象。只要你能咬紧牙关,度过这段苦闷,经过两三遍,心里就会转变,会信入空性,会出现空性的见解。而且这个见解会逐渐稳固起来,成为占据核心地位的见解。与此同时,原有的执著实有的妄见会逐渐瓦解掉,最后荡然无存。

  那么,为什么我们一开始会觉得这么难呢?不像学其他,一听就懂、就很适应呢?原因是:这是在讲胜义谛,是我们从前都不了解的事,在世间的学问里从来没有人说过的事,而且跟我们的知见完全相反的事。我们现在处在世俗谛的颠倒见当中,如果只是讲一些因果故事,或者讲唯识的道理,你就会感觉比较容易懂,因为这些只是说你虚妄心识前的一些事情和现象,是你看到过、听到过、心上知道的事。但是一讲到胜义谛,你就会觉得很深、很难懂,这是因为胜义谛是要指出你心前的这一切都是错乱的,所以在每个上面你都要回头,这样跟你固有的观念和习性完全相反,当然你会觉得很困难。比如我顺着你的贪来说,你就觉得没困难,因为随顺了你的习性;如果要转你的习气,要改变,你就会觉得很难。观念上的事情也是这样。

  现在最终要把你领到胜义当中,你要对此生起胜解,第一层要明白“空”,第二层要明白“明”,之后就直接指示实相。为了达成这件事,你在观念上要有很多转变。一开始是有一定的困难,因为这跟你原有的观念有对立、冲突。等到你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已经在观念上有很多个转身,这样就越来越靠近。有这样的基础,再讲深的法、圆的法,你就有了领会的能力,能开始相应得上。就不会像婴儿那样没有消化、吸收的能力,吃营养品反而拉肚子,因为你已经完成了那么多的转化,你在见解上已经渐渐成熟了,变成大人了,再讲大法就可以相应了。也就是,逐渐地踏到了更深、更圆满的见地上了,我们再往上引的时候,就很快能悟入,因为你的心已经调顺了。

  所以现前有些不适应、不理解,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我们初次学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是通过多年的努力,确实是由难变成了易,由搞不清变成了非常明白,由格格不入变成了很相应。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进一步学如来藏、密教的等净无二,甚至更加直接的法,会很容易悟入。这就是因为前面的基础打得好,在逐次的转换之中,已经把障碍逐步清除了。所以要知道,初学中观的时候,会面临很大的困难,需要有这样一个过程。这是正常现象。如果你看到这个,觉得自己学不懂,马上就打退堂鼓,或者想听一些容易懂的,那就很难有通达的时候。

  学习中观的目的就是破除自己的妄见,凡是自己所认为的这样那样的实法,都要破尽。这是要破难关,所以我们说在教理闻思上也有破三关。你初关破不了,二关、三关就不用谈了;初关能够破得了,二关就很容易破,三关也容易破。确实有一节一节破开的事。

  所以观修的前提就是要在闻思上过关,要能得到“见”。这不是人云亦云、大胆吹嘘,也不是口头上能重复就可以了,必须是自己的心里确实破掉了过去的妄见,开出了正见才行。

  为了这件事情,每个人都要针对自己的心去破。你自己心上有一大堆的问题,而且各人的病情不同,如果你感染得很深,对世间法有很强的实执,那就会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如果你因为困难而放弃,那就会永远埋在颠倒见里,无量世地轮回,这是多么可怕!所以现在给你的是一副强有力的妙药,而且你通过自己的如理思维完全有希望达到。这就是月称菩萨的慈悲,他给我们指示了一条教理抉择的妙道。实践表明,这是有效果的,只要你按照他的教轨去思维抉择,确实会发起认识。所以我们要掌握所谓应成派正理,它的能破是什么,所破是什么,怎么来破,破到彻底是什么结果。

  其实,《入中论》不是从很多方面泛泛而谈,而是只选择金刚屑因,破掉了四种生就能了解无生空性。一旦掌握了这个正理,就可以在各个实法上去破,无论是小乘执著的极微、刹那,还是唯识师执著的实有依他起识等等,任何一个地方一破就见效。

  而为了得到正见的妙宝,前面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有些这一次学习就可以得到,有些还要通过第二次才能得到,但要知道,第一次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我们第一次学的时候也是根本搞不清楚,幸亏没有放弃,有第二次、第三次,结果确实越来越明白,越来越简单,就开始逐渐明朗起来。

  引生正见,统帅修行

  接受一种教法,没办法一下子就送到自己心里,要有很多步骤的积累,完成了这些步骤才会出现这个结果。比如学习苦谛,只有对于苦苦、坏苦、行苦等各个支分都逐一通达,才会最终结晶成“有漏皆苦”的定解。其它,像集谛、人无我、法无我、如来藏,每一个都是这样,都有一段闻思的路要走,都要有一番精勤努力。

  这个问题就像烧水,持续地烧,水终究会烧开。遗憾的是,很多人中途退掉,在还没“烧开”的时候就过早地放弃了,或者没有充分地积聚因缘来促成它,所以很多人并没有得到见。就是因为没有持续地用功,没有达到熟透、想透、通透,要做的功夫只做到百分之二三十,所以没办法凝结出一个正见,没有能出现最后的“爆破”!

  其实,得了定解就好办了,那时候书就算读通了,心里已经开了正见,就会完全断定。各种各样的书,这样讲那样讲,无非就是这个东西。自己也能横讲竖讲,万变不离其宗。而且它就成为你修行的中心点,统帅你的一切修行,也就是能从最深处转变你的一切行为。

  所以,对于修行来说,正见是最重要的。对于正见来说,如理如量地完成闻思上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为了完成,你的持续、认真、努力都是需要的。

  所以,闻思一切教法,无论因果、苦谛、集谛、十二缘起、人无我、空性、如来藏等等,都是如此。根本的目标就是要开出正见。开出了见,心里就没有疑惑,决定是这样,之后就把无量经卷的意义全部都断定了,就以正见指挥自己的一切行动,这就有了修行。

  不循正途,生负作用

  月称菩萨造此论,就是要让你得空性正见。怎么来进行呢?我们要知道总体的套路,之后就能知道每一步应该怎么来做,达到什么目的,这一点务必要清清楚楚。

  你不要稀里糊涂地来学,也不要只是袖手旁观,带着耳朵听一听,懂不懂都没有关系,这样不会产生什么效果。你没有听中观的时候,觉得世俗生活还比较正常,也没有那么多想法;听了之后,云里雾里,留在你的心里,没有消化,反而有负面作用。

  所以,学法必须是法器,才能得利益。我们不能说学法全是正面作用,没有负作用。用瓦器盛狮子乳,瓦器就会崩裂,它承受不了。同样,说话是有缘起的,每个人听了之后就会发生作用。你能消化、吸收,最后融会于心,结果开了正见,就会由困惑到明白,由沉重到轻松;这样有了心得,你就有法喜,越学越有意乐,会越来越好。要是没学好就有负作用,听了很多法却统一不起来,上上下下各层的见解又理不清楚,发生很多错乱,比如会颠倒解空、落入断见。又比如讲如来藏时,你一听就执著成一个神我,根本不知道它是在指示离一切戏论的妙体。这必须在得了空性见的基础上,才能知道这个如来藏说的是离一切戏论。

  所以,如果前面没有过关,就讲后面的话,有可能会产生负作用。直接给你讲如来藏的话,你理解成一个神我的见怎么办?之后又怎么来清除?你听了一个空性,颠倒解空,这又怎么来对治?所以要如理地次第抉择好每部分的教法,不能任意妄为。

  自己的心本来就是颠倒的,要通过教理来把它纠正过来,每一步都要做如理的抉择。学习教理不像听故事、找感觉。我们去听法,很喜欢法师讲一些新奇的故事,就像看电视一样,很喜欢听新闻。这样听只是分别心找一种感觉。但你来学习不是为了找感觉,一定要循序渐进,就像读书,开始赶不上,后面都赶不上,一直留级,最后就没办法听了。

  教法是有组织、路线的,它是一层一层上去的,一个环节扣着一个环节,前面的环节落下了,后面就根本没办法相应,而且会产生负面作用。所以我一开始就要提醒你,不然的话,一步脱节步步脱节,最后基本上都落空了。讲起来是带耳朵听了,心里根本没得到。

  珍惜机缘,重点投入

  有人想:我这次暂时听听,以后再努力。但是大家都老大不小了,不是青少年,基本上不可能会有很多次机会。

  自空过关之后,才能讲他空;他空之后,才能讲密法。就我来说,不可能再有第二次,因为这个周期是这么漫长。尤其对在家人来说,你不可能再有几个五年、十年。这是大众共学的方式,积聚一次因缘是很困难的,这种多年的共学基本上不可能有第二次。所以我们都应该想:“这是最后一次,我要好好珍惜!”

  所以自己首先要把握住方向,你要知道学习的方式,也要知道重点投入,环环相扣。你不要想,我现在稍微学一下,等到明年再好好学。我们的教学是一辆不停的火车,你最开始就落后了,中间不会再重新补这个,那么我们后面讲一个更深的法,你根本接不上,这样就没有多大效果。再往后,就更加跟不上了。

  有人想:我初次学怎么办呢?只要你重点投入,一年当中就会有效果。即使没有中观的基础,只要肯花时间,因为我们一开始是一句一句消文解释,后面还有很多次的提醒,这样你会有很多次的机会,而且再加上辅导、研讨等等,这样经过反复多次之后,你也会有一定的收获。

  这就和表面听听完全不同。如果你只是表面听听,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明白,因为你没有如理如量,就像一般人读书,开始学数学他就不好好算,结果一辈子也不会算。

  教法是环环相扣的,必须那么多环节,有了前一步,才有后一步,下面的基础没打好,上面的就学不下去。如果能够步步打好基础,一步步上去的话,也是很容易的。下面基础打得越好,得到了定解,再往上你会有充足的力量,稍微一接引,就会达到更圆满的认识。这些都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

  透彻范例,举一反三

  比如,我们现在学习《入中论》,就是运用金刚屑因,破掉一切四边生,首先要在这个教理抉择上,打开一个突破口。这上面一旦得力了,扩展开来,自己就会有能力破掉一切四边的戏论。

  举出一个范例,你就要把这个范例掌握好,能破、所破、怎么破、中观应成派的教轨如何等等,都是要通过这一个范例把这些吃透,之后你就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了。所以不在于多,关键是一个上面要透彻。

  为了让你透彻,要借助很多的教理文字,不经过这文字也不行,经过了之后,你就会得到。月称菩萨想说什么,你会明白。有了这样一个正见之后,如果以后我们讲《金刚经》、《心经》等的般若经,你就有了入门的钥匙。那个时候只要给你一点,就进去了。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你老是在这个上面没有过关,每一次它都成了拦路虎,上上的一切就都难以入门。

  稳扎稳打,步步前进

  所以,大家对这件事情不能简单化,一定要稳扎稳打,步步前进。每一次的课都是要讲一个东西,讲者的心意,你要能得到,每一堂课你都要过关,因此课后自己要下工夫思维、讨论。所以我这里就严格要求,就是这次讲的时候要跟着一步一步学。

  比如说学“破自生”这段内容,我们首先要掌握破的方法和方式。掌握好了,再以理破掉了“自生”,心里真正否认掉了。不但如此,而且破了不立,不仅没有自生,连“无自生”也是没有的,这样自己心里一无承认,才算领会了,这一小节才算过关。其次,破他生,还是要以各种正理真正否认掉“他生”,每一个理上都要真正通过。不能似是而非,不是简单听听,也不是人云亦云,必须自己以理破到了,你才知道他生不成立,总的掌握了破他生的正理,还要再运用它去破依他起识实有,或者自证实有,也是以理真正否认掉它。只有完全否认掉了,才知道所谓的识并非实法。像这样一个一个地去破,每一次都要抉择到位。这样万法如果有真实的产生,必定落在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四种生的方式当中。如果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都无法成立,综合起来你就知道诸法本来无生,也就是本无自性。但这个结果只有等你完成了这一系列的过程才会出现,没办法直接得到这个认识。要由你自己完成整个否认四边生的过程,才会开出这个正见。

  所以你不是简单来听听,也不是来找感觉,而是要学到抉择空性的方法。我讲解的时候是给你做一个示范,我是把这个理路,把这个道理讲给你听,你听完了要依据我所讲的,自己主动练习。练习之后,你就能达到跟我一样的认识。这样,中观的见解才在你的心中出现。好比我是一个数学老师,只是举例讲解如何演算,之后你一定要自己做习题,做完了之后,我能够演算的,你也能演算。

  如果不需要这么多过程,十分钟的开示就能让你得到,我就不必这么啰嗦了。但是,这是走教理抉择的路线,因此过程是不可缺少的,一节一节的思维必不可少。这中间你自身怎么断掉疑惑、转变观念,都要自己实际去完成,别人没办法代替。而且要依次序进行,从头到尾几十节课一堂一堂咀嚼、消化,缺一不可。

  所以,你不要幻想一步登天。你越是能够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你就越能快速、彻底地得到。你越是想偷懒,想躲开,想依赖,就越是进步缓慢,越是难以完成。你越不能坚持,你就越难完成;你越没有量,就越没有质;你越是想避开破心中的戏论,你就越难开出正见。所以,这件事是回避不了的,不是靠侥幸能得到的。

  吃苦用功,终获法益

  现在就是要针对我们心中非常顽固的观念来破除。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就看谁是好手,谁能够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以持续的恒心、以直面内心的大勇大智破掉心中的戏论,谁就能够真正得到这个法的利益。

  这样大家要清楚,我来参加观修班,确实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必须要攻关。这个关攻下来了之后,才会有大的转机,往后的路才会越来越顺利。之后再讲甚深的法,你就会更深的信解、悟入,修行也会开始相应。开始是有一段艰难,度过了之后就变得顺利。最开始难以打开,打开之后,就会豁然明白。这样如果法器已经成熟,那以后再说什么法,就都能领受。这样,千经万论无量的妙义,你都能会归于自心。越是讲到上上的法,由于这些法更能点中要害,那个时候你得的利益就越大,对佛法的信心也越深,日日夜夜都处在法喜当中。

  所以,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前面我们要吃苦用功。


{返回 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一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六十一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三十五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三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三十九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二十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三十三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二十六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十四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十八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四十六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皈命大佛顶光 Returning My Life to the Light at the Great..[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五戒[栏目:极乐之光]
 佛陀的样子 第一篇 法身、报身、应身[栏目:佛陀的样子]
 如果我过去生生世世的家亲眷属为我超拔,我现在能得到利益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守口摄意身莫犯[栏目:宣化上人]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四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成佛之道讲义》科判索引[栏目:开仁法师]
 直指大印 第一章 前行[栏目: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
 7.为法衣发无上道心[栏目: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为大医生,放生念佛治绝症[栏目:放生病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