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环境是我们内心的外化(张春燕)
 
{返回 佛教与环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255

  环境是我们内心的外化

  《净土》2012年第5期

  执笔:张春燕

  其实,环境污染并非当代工业社会的独特产物。实事求是地讲,环境污染是伴随着人类早期活动就开始的。或者说,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污染。当代工业生产方式以及以消费为核心的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则加剧了这些污染。古代的环境污染,相对来说,是大自然可以自我分解、自我消化的,而现在的污染,则超出了大自然的负荷能力。

  现在可能有一个误解,认为环境污染纯粹是当代人犯下的罪过,是城市和工业化的后果。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古代的环境污染,在有些地方,也是非常严重的。像唐朝的时候,因为烧炭,把整座山都烧得光秃秃的,结果野兽飞鸟无处藏身,这也是对众生的一种戕害。在北宋年间,杭州就因为排水系统很差,人们随便把垃圾堆积在街道,粪便四流,导致了一场规模很大的瘟疫,死了很多人。这些都是有历史记载的。

  只不过,污染的集中点不同,人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作为佛教徒来说,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污染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个特征。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被污染的世界。从古到今,莫不皆然。有人说,西方国家的污染就很少。比如美国,环境就保护得不错。至于北欧,像瑞士、丹麦这样的小国,他们的环境就更好了,像是天堂仙境一样。但从我们佛教徒的观点来看,这都是表面现象。美国人也要穿鞋,穿鞋就要用橡胶,就要有人种植橡胶,美国人不种橡胶,那是因为马来西亚人帮他们种完了,而我们都知道橡胶树对土壤的破坏是比较大的。

  就拿瑞士来说,他们环境是非常好。因为他们依靠精密仪表和旅游业支持国民经济,凡是有污染的工业他们统统都消灭了。但是瑞士人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也需要用手机,用电子产品,只是他们用的手机,是在第三世界的国家里生产的。他们本来应当承受的污染,被第三世界国家的老百姓承担了。

  因此,污染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诸多特征之一。对于佛教徒,企图让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完美无暇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妄想,是对我们修行的一种障碍。我们今生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个有缺陷的世界。而这种缺陷是天生和不可挽回的。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究竟什么叫做环境破坏。比如说,地球上有些良田出现了荒漠化,我们就认为这是环境破坏了。但是我们观察宇航器发回来的照片,会发现在火星上,也有大面积的荒漠,而且气温极高。我们不会把那些视为是环境的破坏。这是因为什么?

  因为我们人类在定义污染的时候,在定义“破坏环境”的时候,是以人类自身的私利为出发点的。我们根据自己的内心需求——当然,那些需求大多数都是妄想——来定义这个世界每个部分的价值和价格。比如,钻石,就很昂贵,很值钱,很重要,因为它们稀少,能够成为人类炫耀身份的标志。再比如,粪便,对人类来说,就是垃圾,但是对于屎壳郎来说,那其实是宝贝,是很珍贵的家园。同样的一台电脑,人类在刚刚购买来的时候,把它当个宝贝,过了两年,它过时了,速度不够快了,跟不上电子产品的发展速度了,我们就把它处理给小贩,或者索性扔到垃圾堆里,给它换了个名字,叫做垃圾。

  作为佛教徒,我们应该知道,这些概念其实都是幻想、妄想,是我们强加给这个世界的概念体系。我们今生所经历的这一切表象,其实都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污染也罢,不污染也罢,都是有缺陷的。污染以及环境破坏,都是一个假名。瑞士的美好环境,其实也是假名。确实的世界在于阿弥陀佛所建立的极乐世界,那才是确实的,无瑕的,彻底的,究竟的,完美的。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世界观。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为改善今世的生活环境而做一些努力。如果说,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就是我们旅程的归宿,而现在的世界只是我们旅程中的一个旅店,在这个旅店里我们不妨把床铺收拾的更干净一些,把衣服洗一洗,头发理一理。现在有很多经济学家、法律学家以及科学家,都在试图用自己的办法来解决环境破坏的问题。实际上,如果你不知道环境污染的根由,你就找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其实,所有的环境恶化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心恶化”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人的“贪瞋痴”也跟着发展越来越迅猛了。当代社会结构的特征越来越单一,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都趋于单一。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人类都越来越接受这些观点:要发展市场经济,要鼓励个体自由,要鼓励人们赚钱,体谅他们享乐。至于他们有没有信仰,已经不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了。

  在这种情形下,人必须要贪婪。人不贪婪,经济怎么发展呢?美国人常常讲究“美国精神”,意思就是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发财成功的机会。这种美国精神现在被中国人极为推崇。其实这个提法,是有问题的。人贪婪,就要向大海索取良田,向沙漠索取绿洲,向山川索要矿产,这种索取稍微过了头,就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贪婪必然引发瞋恨。人因为贪婪良田,就痛恨洪水。于是就产生了以洪水为敌的念头,试图通过大坝约束洪水,结果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人类所有的活动,在潜意识里,几乎都是以整个世界为仇敌的。人类试图改造一切,试图把南方的水引到北方,试图消灭所有的病菌,结果呢,气候变的越来越反常,而病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了。

  因为业力的牵引,人类总是愚痴的。人类不知道自己的贪婪和瞋恨才是导致自己不幸福,不快乐的根源,也不知道自己总是在愚痴中度日。人类在丧失了信仰之后,就会完全沉溺在这种愚痴里。

  所以,真正能够挽救环境危机的,是我们能够重新发现生命的真相。生命只是一个短暂、瞬间和不可靠的过程。因此,活在当下、知足、节欲、安乐才是洁净我们自身、洁净我们内心,并且也能够洁净我们这个世界的唯一可行之道。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一点,就能知道,最伟大的精神和感情,并不是什么美国精神,或者中国精神,或者任何精神,而是一个有信仰的头脑,一个慈悲的内心。

  有了慈悲,我们就能够避免这个世界被持续的破坏,也能够避免我们自己深受其害。慈悲的人能够懂得因果铁律,心存畏惧,因而就能够懂得护生、惜福。诸多实例证明,确实只有佛教信仰,才是保护环境的最根本、最有效,也是最彻底的道路。

  佛教徒明了身境等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在延续法灯慧炬中,就会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山川大地,被佛弟子开拓了一座座的神圣殿堂,添置了一处又一处的人文胜景,即使在秃秃的黄土高原上,也是有寺必有树、必有花、必有鸟的。这些胜景记录了佛弟子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的功绩,体现了佛弟子从“境解脱”到“心解脱”的不二法则。同时给人类留下了优美、和谐、生态保护的典范。

  (完)


{返回 佛教与环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目的同一性(刘先和)
下一篇:与自然和谐相处(张春燕)
 佛教生态观的特质及其现代启示
 保护地球环境致力和解共生(一诚法师)
 佛教的生态环保观念及实践方向(清远法师)
 论佛教折射的环保理念与环保实践(宁宁一、张美云、孙娟娟)
 环境是我们内心的外化(张春燕)
 佛教的环保理念及其实践(清远)
 从“心”开始,和谐生态——略论湛然的无情有性说及其生态学意义(魏德东)..
 敬畏森林(豫自清)
 让佛教的价值观放声于世界文化的体系中(学诚法师)
 心净则国土净──关于佛教生态观的思考与挑战(林朝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华经讲演录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栏目:太虚法师]
 相应2经 梨犀达多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41.质多相应]
 每个人要有防范爱死病的观念[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七届:戒律的精神与特色(净因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坐禅基本指导(Sujiva禅师)[栏目:禅定]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2 悟后修与悟前修[栏目:元音老人]
 回家禅修需要素食吗?需要持八戒吗?要注意些什么?[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07-005探讨曼陀罗.时轮金刚沙坛城[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怎样突破凡圣关[栏目:唐仲容居士]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35.不相应行无自性[栏目: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