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清净慈悲 以戒为师——对宗教迷信及现代佛教传播的思考(徐瑾)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14
清净慈悲 以戒为师——对宗教迷信及现代佛教传播的思考
《净土》2012年第6期
作者:徐瑾

  印祖曾说:“中国之人,多半属亡八字,故致外国如是之强,中国如是之弱。”(《嘉言录》【书一】九八)所谓“亡八字”,即“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人(印祖语)”。身而为人,无论有否宗教信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应为基本道德底线,而事实上,纵观当今社会,“亡八字”之人确实很多,各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怪相比比皆是:宣扬同性恋合理的,借隐私曝光搏出位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乃至暴力色情等相关报道更是充斥报纸、网站等主流媒体,让人目不暇接。当今社会正处于道德沦丧时期,挽救社会道德风气刻不容缓。我辈学佛者应义不容辞地扛起重担,善巧方便地传播佛教因果四谛等教法,引导众生从善如流。

  然而,想要如理、便利地传播佛教普世道德观,并不是件简单的事。现代人受唯物主义教育影响甚深,不信因果,物欲横流、无法无天,常常自以为是地把包括佛教在内的种种宗教与“迷信”等同,而一些已经开始信仰某种宗教的人,大部分因未建立正知正见,尚处于“盲从”也就是“迷信”阶段。因此,欲做好佛教的传播,首先要帮助世人弄清何谓宗教迷信。

  人们有时候会觉得某个宗教主张“爱人如己”挺如理的,有时又会觉得某某宗教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不错,总结这些宗教之所以能得到普遍赞同,是因为它们所共有的教义——“劝人向善”。当然,也有一些宗教被大众批驳为“不可信、不合理、不人道”等,为什么呢?一定是因为这些宗教存有与人们基本道德观相违背的理论或行为。道德是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根本,也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根本,当任何一种宗教信仰与道德原则相违背时,必然会遭到多数人的怀疑、不信和反对。“不可信、不合理”说明人们对这种宗教本身的怀疑与不信;“不人道”说明人们对这种宗教的教义是持抵触和反对态度的。某些宗教传道者为了达到传播信仰或其他目的,往往宣扬“好人升天”,即“信仰我的人(不一定是有道德的人)升天”;“坏人下地狱”,即“不信仰我的人(也许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下地狱”。这就是将信仰完全凌驾于道德之上的“迷信”,也是我们判定某一宗教是邪教还是正知的重要依据。比如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要求信仰者的绝对服从,对“异端”(信仰其他宗教者)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甚至连妇女儿童也不放过,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道义基准,这样的宗教毫无疑问是邪教,而教徒们因为陷入到极度的宗教狂热之中,完全丧失了人性底线,这就是绝对的迷信。还有的宗教,首条诫律就是“我只相信某某唯一的神”,仅凭这一点,就基本可以判定这个宗教属于迷信范围。

  迷信不仅体现在宗教中,也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中,个人崇拜式的狂热是其典型表现,任何不允许反思和怀疑的信仰都是迷信。而佛教是不反对任何怀疑、反思和辩论的,恰恰通过怀疑、反思、辩证能够彰显出佛教“智慧之学”的本质。佛法如海,无论是小蚊虫还是大象都可饮足。就佛教教理来说,既有事说,也有理说,理事圆融无碍。这也正是佛法的殊胜之处。而世人常对佛教存有误解,即使能够正确认识佛教与迷信的根本区别,也会以为信佛之人多“消极避世,不关心世事”。这样的见地同样不利于佛法的传播与弘扬。

  事实上,佛教讲求厚德,慈悲,自度,度他,一个没有阳光心态、自私自利的人,是不可能契入佛门的。印祖曾说:“欲为真佛,须先从能为真儒开始。若于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孝友悌恭等,不能操持敦笃。则根基不固,何以学佛?选忠臣于孝子之门,岂有行悖儒宗,而能担荷如来家业,上续慧命,下化众生乎?”(《嘉言录》【书一】七三)“欲学佛祖,先须取法圣贤。倘躬行有玷,伦常乖戾,尚为名教罪人,何能为佛弟子?”(《嘉言录》【书一】三二)凡欲学佛法之人,必先须克己慎独,事事皆从心地中真实做出,“若此人者,乃可谓真佛弟子也。”由此可见,学佛之人必先具德行,然后才能证悟真知,上续慧命、下化众生。

  那么,何谓“德行”?现在社会道德沦丧,道德相对主义很盛行,对于同一件事情(如同性恋),有的人认为是不道德的,有的人(比如李银河)认为是道德的,所以,佛法不得不对“道德”这一人类原本与生俱有的本性赋予了理论标准的定义: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德行与信仰无关。佛教的道德戒律,从理上说就是《楞严经》所云:“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从事上说就是《楞严经》所说的“四种决定清净明诲”,即“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这四大戒律不仅是佛教,更是所有宗教、所有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法则。关于戒律的重要性《佛遗教经》说得很清楚:“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宗教信仰只要坚持“清净慈悲”和“以戒为师”,就可以消除宗教以及其他诸如“个人崇拜”、“拜金主义”等一切迷信,拯救沦丧的社会风气。

  佛教境界的道德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个人德行所能达到的最终层次——“清净慈悲”;一是日常行为中的自省自律——“以戒为师”。由于现今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太多,而我辈慧根浅薄,定性太差,因此大多数人在没有约束的限制下,很难达到“清净慈悲”的道德最高境界,尤其是开篇所提到的种种扭曲乱象更是时刻冲击着世人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戒为师”,“时时勤拂拭”,令清净本心“莫使惹尘埃”。从印祖对净土法门的开示来看,道德就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学佛者通过遵守基本的道德戒律和外在的道德约束,就可以达到内心的无染。“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只有超世俗的信仰才能提供坚守道德戒律的动力,才能成就我们学佛之人“弘扬佛法、力挽社会风气”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净土学说以感应为本,一心念佛即是大持戒,一心不乱即是清净慈悲。印祖云:“净土者,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通过修持净土、信愿念佛,与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相感应,也不失为我辈佛子自律律他、自度度他的一个捷径。

  总而言之,现代佛法的传播只有坚持“三世因果”、“众生皆具慈悲”,将“以戒为师”、“清净慈悲”与人性本有的道德基准相结合,才能破除宗教迷信,使佛教深入人心,发挥佛法济世度人的功能,帮助世人建立因果观,提升社会道德文明水平。

  (完)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果教育是佛法的基础课(柳亚军)
下一篇:朝灵岩 思法语 沐祖恩(慧研)
 应世尽缘(惟贤)
 哲学家和佛陀(祥慧本悟)
 处世智慧(周桂钿)
 当今中国第一尼——隆莲法师(李豫川)
 灭却心头火自凉(陈荃)
 念佛不碍参禅(莲池大师)
 感谢无常,让我们少受折磨(索达吉堪布)
 最高的价值——智慧(侯秋东)
 宋代佛教世俗化演进浅析(王尤清)
 念佛与参禅(萧明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神」的信仰[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以前头脑清楚从不昏沉,最近开始每坐必睡,为什么?[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二十一度母赞 第一课[栏目:二十一度母赞讲记·索达吉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