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延续——敬造如法的佛陀形象(释明贤)
 
{返回 佛教与雕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236

  延续——敬造如法的佛陀形象

  《净土》2013年第3期

  作者:释明贤

  对于佛像鉴赏,在《大乘造像功德经》等介绍佛陀形象的经典中这样谈道:面对佛陀的形象,不应有分别好坏的心态,否则便违背了我们皈依佛陀的基本心理。因此,去评判佛像的好坏并不是一位佛弟子应存的心念。此处探讨佛教的造像问题,只是客观地从认识水平上进行提高,绝非对佛像进行挑剔。

  最早的佛像

  最早的佛像是佛陀应化时期的一尊牛头栴檀佛像。

  佛经中记载,佛曾上至忉利天宫为生母摩耶夫人说法,憍赏弥国优填王请目犍连尊者将工匠带到天宫瞻礼释尊而造像。佛立像以牛头栴檀木为材质,高五尺,右手结施无畏印,左手结施与印,身着通肩袈裟,正面衣纹呈波谷状分布。佛陀曾授记这尊佛像说:“你在未来将大作佛事,我圆寂后弟子付嘱于你。”

  据《造像量度经引》记载,佛画像出现的年代更早。佛中年时,曾坐在水池边,让弟子描绘自己的形象。弟子们隔水而观水中倒影,才真正看清楚佛身的尺度。

  优填王所制栴檀佛像因得到佛陀授记,在印度受到非凡重视。此像的各种模像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北宋时又传至日本。

  《造像量度经》

  佛陀即将示灭时,因涉及佛入灭后佛弟子还有无福报再见佛陀,弟子们逐渐开始深思佛像的问题。

  《造像量度经》记载了佛陀为舍利弗说造像量度法则的因缘。这部佛经是汉传佛教古代译经的最后一部,由清朝工布查布译自藏文。工布查布是蒙族人,深通五明,精研造像,精通藏语。乾隆七年(1742),他翻译出《造像量度经》,还撰作了《造像量度经引》、《经解》与《续补》。

  据《经引》记载,自佛像传入中国后,举凡造像都以印度请来的佛像为模式。造像的制作秘诀,由工匠们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世代相承。

  到了元代,皇帝忽必烈崇信佛教,国师八思巴将技艺超群的阿尼哥从尼泊尔请到京城,成为宫廷中重要的艺术家和官员。元代以后佛教造像多受藏本《造像量度经》及阿尼哥传入的“梵式”造像影响。

  过失与功德

  先谈过失。《造像量度经续补》引《绘画量度》云:

  量度不准像,正神不受寓,反别邪魔鬼,为所依而住。智者须谨慎,因果不爽故。相勉莫莽卤,钦遵准量度。

  对于不如法的形象,《造像量度经续补》云:是等之形像,宜重修理,或改造。

  下面谈如法造像的巨大功德。

  在一切功德中,最大的无为功德是信心造佛。信心造佛的果报是直接成就佛果。《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中说,信心造佛可以转定业。其他方式无法转、必遭严重果报的定业,在建造佛像后“唯现定业少分容受,余皆不受”。建造佛像还能够对治各种怪异的疾病。

  迥然不同的比例关系

  第一,佛的造像是相对比例而非绝对尺寸。

  《造像量度经》中的一个重要单位是“指”,它既沟通各种极小的比例单位,又沟通整个人身的全体比例关系。“一指”是中指的中间指节正中部分的宽度,佛从脚底到头顶的长度恰是这个长度的120倍。一指的宽度不是绝对的,而是与佛像的实际大小相关,比如120厘米高的佛像,其一指就是1厘米。

  揭示这个相对尺度,是为了说明造像法度是如何来进行规范的。比例关系就是因果关系,不能改变。在比例关系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线条的强弱进行调整。这样,无论建造多大的佛像,我们都能控制住建造过程,使佛像如法。

  第二,这种相对比例关系来源于佛教的世界观。在这个如幻显现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以因果法则,以相对的关系进行关联的,独立的实体并不存在。建造佛像也是如此,我们可以造一个芥子那么大的佛像,也可以造一个须弥山那么大的佛像,但是它们的比例关系始终如一。

  四川隆莲法师通过藏传佛教来研究佛教造像。她曾注解《造像量度经》,明确说经中长度“主要是相对的长度”,但《经解》中引用的发梢、虮、芥子、麦①等关于佛陀形象的单位是绝对长度。

  我曾特意向老法师请教关于相对比例与绝对尺度的判断。隆莲法师说:“我写这个注解时还年轻,现在根据你提出来的这些观点,我觉得应该是相对比例。”通过这次求证,我更加确定佛教造像量度的比例关系应该是相对比例。

  在相对比例的关系下,《造像量度经解》所用的微尘、发梢、虮、芥子等单位 的大小也不是固定的。随着人类福报的增大或减小,“指”的长度也会相应增大或减小。

  重修云居山真如寺,我发现一堵元朝土墙内的竹片和泥巴里夹杂着谷穗,比现在的杂交水稻还要长很多。1996年我有幸在法门寺瞻礼了佛指舍利。当时便发现,佛的手指宽度有现在常人三个手指并起来那么宽,长度大概也是现代人中指的2.5到3倍。

  从这些情况看,人的正报和依报是相关联的。当身心条件的正报很好时,社会环境中给我们提供的依报也会相对较好。因此,我们现在不应该只抱怨环境不好,这些都是依报—恶业积累了那么多,依报自然就变差了。

  两麦为一足,四足为一指,十二指相当于一拃(zhǎ)。两拃是一肘。肘就是从肘关节的最下方到拳头背面的长度。十拃是一寻。佛身纵广相等,一寻就是一庹(tuǒ)。一庹就是两臂左右伸展的长度。

  以上是佛画像的比例关系。立体雕塑考虑到凹凸的部位,“逢拃加半指”,所以佛身纵广皆125指,这样塑像在视觉上才与平面的画像匹配。

  佛像的面部长度是十二指(一拃),头部的围度是三拃,相当于面部的三倍。肉髻的高度、肉髻根到发际以及鼻梁的长度都是四指。头顶宝髻高两指,就是无见顶相。

  这是佛教造像比例的大致知识。只有以上的比例关系框架才能奠定佛像塑画工程操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佛的形象进行线条或体块的设计,便决定所体现出来的气质。

  比例关系衍生的细节

  比例关系衍生出很多细节,首先是佛手。对于佛陀兜罗绵手的柔和,度众生的无一遗漏,以前的塑像师是怎样表达的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从正面来看人手,通常靠近手掌的这一指节最长,越远离手掌指节就越短。但在佛像的塑造中不同,手指的长度比例是与常人相反的。我们反复参考过去的资料,发现菩萨第一指节的长度与其他指节的比例相当于常规比例的2.5至3倍左右。没有其他诀窍,就是加长了第一指节。

  以此经验来观察古代塑像,凡手形塑造得比较柔美,一个手势就能表达出佛陀无尽慈悲、接引众生的大智大愿的成功塑像,几乎都是按照这个比例制作的。比例关系如果不正确,塑造出来的佛手形象,始终展现不出兜罗绵手的感觉。

  当年敦煌的塑像师不仅要表达手的柔美,甚至用不做指甲的方式表现出指甲的效果。佛如幽兰般的手指向前延伸,每个指尖都有一个直的硬块,不管谁看到,都会知道这是指甲。但实际上,在整个泥塑的过程中只是把指节尖端转变了一个角度,指甲的造型就出来了,这就是古人在造像方面的技巧。现代人如果在雕塑方面朝这个方向去研究,相信也能创造出旷世之作。

  佛陀的手还有一个相好—鹅王蹼。鹅掌的指间极富韧性的筋皮相连的部分就是“蹼”,佛的手就像鹅王的蹼一样,手指间是连起来的,如同蔓网一般。现在有些人塑造佛像时,将这点忘得干干净净,或者根本就不知道。从成功的佛像可以看出:佛陀所结的说法印,都有鹅王蹼连在后面。佛陀伸手结说法印是因为要度脱众生,在说法过程中,人们通过形象便能直接感受到佛陀内心的大愿。好的绘塑完全可以通过形象表现出佛陀的内心世界。

  再来看佛肩。佛的三十二相之一称作“肩圆满相”。佛的肩膀向外延伸,仿佛被一种张力披挂出去,就像象鼻一样。若能将这种圆满之相塑造出来,并注意到腰部是圆的,佛像看起来就很威严。人们到这样一尊佛像面前,会觉得他就是三界导师,真的有能力接引自己出离烦恼。人们愿意皈依,愿意依止这样的佛像。

  有些学者在谈到佛像问题时说:“佛教最初是没有偶像崇拜的,佛圆寂几百年后人们才开始塑造佛像。”但在《长阿含经》中,便有谈佛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的篇章,说明了佛的形象与常人的不同之处。前面也讲述了优填王造像的事迹。“塑像”在佛经里是有依据的。对于佛陀的形象,如果发的是依止之心,便不能说佛教是没有偶像崇拜的,这一点要引起注意。

  方与圆,细节与体块

  如果没有“方”的基础,“圆”不可能进行表达。我们一般感觉人的头部是圆的,但如果去除细节,真正来考查一个人头部的骨架,人的头实际是方的,而且是一个长方体。雕塑基础要打破这个常规概念:要先认识骨架,而不是骨架上粘着的皮肉等附属物。

  上图是卢舍那佛的线描稿。卢舍那佛的头顶与面庞都让人感觉非常圆满,所使用的技巧实是方圆兼济。头顶的圆是绝对的,而单独看面部,其骨架完全是个方块。发髻下方的脸多用直线勾画,额头到鼻梁几乎是一条直线,没有任何弧度,而这居然使我们感觉到脸部的方圆之间处理得恰到好处!方与圆的呼应关系处理好了,方就成了圆的衬托,圆就成了方的实现。圆由方来建立,方由圆来呈现。这样一件佛像或画像作品基本就能成功。

  因此,方与圆的呼应关系实际上决定了一件作品本身的张力。如果每个地方都做成圆形,几个弧形加在一起,就像一个圆鼓鼓的气球,人们看到后反而会不适应。因此要有很重要的几个方块在那里,脸才能圆。

  接下来探讨细节与体块。下图是我们塑造的一尊佛像的体块,裙摆完全使用西方雕塑的方法。乍看表面的衣纹,可能会觉得很好,但这种表现方法显得没有力量,将整体分得很杂乱零碎。佛站在那里,下盘很不稳实,总是给人一种琐碎、易被风吹乱的感受。

  运用西方雕塑的手法可以使佛像看起来像真人一样,但让人感觉没有力量,托不住那么大一席袈裟,甚至感觉会被压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找到了另一个参照实例—敦煌某窟魏晋时期的一尊塑像:

  这尊塑像的裙和下摆部分使用的是一个非常结实的整块,上面仅用几根非常细的线条表示衣服的褶皱和起伏,佛像的下盘基础非常结实,给人以不可动摇的感受。

  我们参照这种手法对原来塑像进行改进,下盘彻底变为两个完整的大块,上面用魏晋时期的线条进行有序排列,十分稳固扎实,就像一座大山,“坚实”的第一感立刻就出来了。将有起有落的立体造型去掉,化为中国雕像传统上的大体块,成功表现了佛陀稳如泰山、立地不动的气势。

  佛教造像讲究疏密有度。大体块的部分,一根多余的线条都不能用,使用任何一根线条必有其重要理由,否则还不如将它刮净,只留一块平板会更好。而成功的造像,细节处又会特别细。上图中佛像的发髻和肉髻,如同大海波澜,又像层层盛开的牡丹,细到无法目测出线条到底有多少。不仅不觉得繁琐,反而感觉非常需要表现出来。若去寻找,其中有无尽的细节。

  当如此精密的造型与稳重坚实的大体块结合到一起时,会给人以强有力的震撼,人们也会认为这尊佛像塑造得很成功。

  脸与髭,松与紧

  唐代及以前塑绘的佛像几乎都有小胡须。这是有佛经依据的,如《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便专门讲述了如何观如来髭相。显现髭相是展示佛的威猛果断以及度众生的力量。

  前面略提过松与紧的关系。以汉传佛教的佛像为例,他们手的形态方面都非常舒缓柔和。

  麦积山石窟中有一组佛陀父子造像,罗睺罗尊者拜见佛陀,佛陀用手抚摸着尊者的头顶。佛的手从臂膀上垂下来,柔若无物,如同生怕碰到什么一般。佛陀用这种安慰来坚定罗睺罗尊者出家修行的决心,既有父子间慈爱的表达,又有法王希望弟子去坚强承担的鼓励。

  “要你坚强,怕你受伤”,两方面的情绪都表达得如此之完美,松紧运用得当起到了关键作用。一些藏传佛教塑像的线条绷得特别紧,显得非常有力,这与汉传佛教轻描淡写而余韵无穷的感受是不同的。

  在规范的法度要求以外进行松紧对照,往往“松”更有余韵,而“紧”则余韵枯竭。轻描淡写往往能表达出佛陀如大海般深厚的宗教情怀。

  左图是敦煌石窟中阿难尊者像的上半身。乍看尊者脸相,一定会觉得很圆,而且非常优美,不会觉得他是方脸。这种“圆”是怎样实现的呢?从额头一直到耳根,基本上都是直线条,额面也基本是直线条,最终都刻画成平面,面部其实是以方为主。事实上阿难尊者的骨架是国字脸,骨相特别完美,透着一股特别有力的阳刚之气;但是从表面来看,会给人以温和亲善的感觉,体现了阿难尊者的柔和、睿智。二者兼具得如此完美,但塑像师并没有在脸部使用多少弧形的线条。

  卍字与*轮

  万字在佛的手指和足趾上都有,属于指纹的一个类型,而不是一种特别的肉体造型。左手和左足的万字都向右旋(卐);右手和右脚的万字都向左旋(卍),是相对的。这与希特勒的纳粹标志一点关系都没有。

  玄奘大师当年西行时,曾在摩揭陀国见到一块留有佛足迹的石头,两个足迹都有着千辐轮相,趾端还有清晰的万字与瓶、鱼等形象。

  至于佛的胸前是否有一个肉块的万字,佛教经典中没有描述过这一造型。在《般若经》中有一个教证,说佛陀胸间万字放光(当时鸠摩罗什大师译为“德”字,唐代以后才制定“卍”字音为“万”)。这个万字应是指佛陀胸间万德,表示佛三大阿僧祇劫所积累的福德和智慧资粮,不一定指肉体上的具体造型。

  在唐朝之前,中国的佛像极少有卍字。从唐朝开始,佛教造像大量传入中国,有些民间作坊才开始制作带有卍字的佛像。卍字出现最频繁的时期是明清。

  肉髻、发髻与宝髻

  汉传佛教一般不塑宝髻,取经典中所说的“无见顶相”之义。佛陀当年在人群中示现高大相,一般人在仰视时,佛陀头顶下部是一个很大的圈,再向上肉髻稍微缩小一点,而宝髻最小,对于仰视的人而言隐藏在肉髻的最高处,根本看不见,所以被称作“无见顶相”。如果人们能看到无见顶相,通常会生轻慢心。藏传佛教的塑画师常将宝髻塑出来,但一定会在宝髻上贴金。

  过分的批评与无度的放任

  一些现代美术师在塑绘佛像时,依个人观念对佛菩萨的形象进行塑造,而不遵循传统的造像规范,这与佛教没有形成“造像的公论”有关,也与另外一件事情有关:

  在古代,一些藏传佛教塑像师非常重视造像量度,而对体块、线条、方圆的处理没有经验。因此,虽然塑造出的佛像大致形体不至于出问题,但却很难塑造出三十二相所应有的形象。所以在古代,汉传佛教的一些工艺师有过对藏传佛教造像量度的批评。

  这种批评到了现代愈发严重。很多美术师为了表达佛更接近人的情怀,将弥勒菩萨画成哈哈大笑的形象,甚至将佛陀画成多愁善感的形象。这都是因为反对“固执于佛教造像量度”而引发的过分放任。虽然表达了各种人文的情绪,但实际上与佛无关。过分放任使佛像失去了宗教情怀的承载能力,也失去了宗教意义。

  造像量度只是宗教规范的基础,对于佛陀慈悲众生、接引众生的高尚情怀的表达,需要在各方面进行实际塑形努力。这些努力都做好了,佛教造像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西方写实与东方线条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将人塑造得纤细毕呈,肌肉和骨骼都要完整地展现出来,但这种手法如果用在表达宗教情怀上,便显得缺乏力度。中国塑绘师用大体块进行宗教情怀的表达。很多露天或石窟大佛等雕塑,体块大到一点细节都没有,整个一块平板,上面就是佛慈悲的眼神或慈悲的手。

  在进入一个古代佛像洞窟时,如果是一尊大佛,眼睛往往是盯着你,手也是朝你而来,衣服如同立刻会盖过来一般,人会完全被这种巨大的场景所震撼与摄受。如果是体量较小的塑像,就会塑造千尊万尊。他们的眼睛一定都是朝向你的,每尊佛像都有不同的手印,不同的接引方式,都是冲你而来。

  东方线条和体块式的表达方法与西方写实不同,具有完全不同的摄受力。克孜尔千佛洞中有两尊菩萨,用“铁线描”手法,一根线条可以拉到两三米长,中间没有停顿,也没有力量的轻重变化,这要功底非常好的人才能画出。

  甘肃瓜州东千佛洞中有一幅西夏的绿度母壁画。壁画使用印染法,没有一根线条,只靠颜色的浓淡来进行轮廓的界定,最终的观感非常立体,整个身体是通透的。这种通透和立体感西方人很难想到—不用写实的方法,居然也能表现出这么立体的人物!

  塑绘修养与宗教情操

  在敬造佛像方面,要注意塑绘修养和宗教情操的结合。首先,作品要有强烈有力的宗教情怀在其中,才能确定其为佛像;其次,作者要有塑绘方面的修养,如果连基本的造型能力都不具备,塑造佛像让人们来礼拜也是不行的。

  目前来说,兼具塑绘修养和宗教情操的全新佛像作品的确很难出现。对于宗教里佛像的塑绘,当今美术界还没有发掘到“宗教情操”这一部分;而各地佛教人士新塑造的佛教造像又很难兼顾一定的美术水准。这是一件两难之事,希望有识之士与佛教造像机构能够关注,并且在不远的将来解决这个问题,使未来佛像造像能够恢复历史上的圆满辉煌!

  ①其换算关系如下:1指=8麦;1麦=8芥子;1芥子=8虮;1虮=8发梢;1发梢=8微尘。

  (完)


{返回 佛教与雕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敦煌造像的信仰基石(思蓓)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从“梵式”到“汉式”
 敦煌造像的信仰基石(思蓓)
 鬼斧神工——中国石窟艺术
 玛尼石刻艺术
 延续——敬造如法的佛陀形象(释明贤)
 佛教雕塑艺术的源与流
 大日如来与蛮暗之美
 融汇东西方文化的石窟艺术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度佛教史[栏目:佛教历史]
 俱存品第三〔七〕觉支论[栏目:无碍解道·俱存品]
 果成师父的“三衣”(释传了 式叉尼)[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相应147经 无常-得涅槃所适当的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人生与因缘果报有什么关系?[栏目:佛教徒基本问答]
 如何求受准提法[栏目:准提法门概述]
 五百罗汉 302、阿波罗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深信佛法明因果[栏目:传喜法师]
 无愧平生[栏目:纪文达公笔记摘要·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
 如何能戒酒、戒烟、戒肉?[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