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浅论“和”“同”大道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17

  浅论“和”“同”大道

  2011级本科班:如光

  古代中国皇家为何尊请佛教入主中原?为何皇亲权贵争相学佛?为何见到皇上不必礼拜?其内有因,便是“道”俗有言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中国的道与佛又有什么关系呢?

  中国文化遵从的是“礼”,因而有“礼仪之邦”的美名,体现的是伦理道德,讲究的是君臣、父子、所代表的是忠、孝、仁、义、礼、智、信。达到他的道就是“和”,故有家和万事兴。中国的道本身代表了:稳重、安乐、和平、共荣、上慈下孝、和谐忠贞。表达了从上到下,从老到幼,从强到弱,从上一代到下一代的关系基础,也是因为这样,踏着前任打下的基础,下一代才更快更好的发展,也就是有了强大的基础和保障,所以中国人素有为后代着想与孝敬祖先的光荣传统,两相和乐,幸福美满,相互扶持,一方有难,八方共济。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从“礼”的发展走出了自然环境的天地,来到了“不礼”的时空,在这样失道之内的国君“不礼”的人文环境时空下,中国的道——“和”与“不礼”的道“霸”展开了交锋。最终,中国还是用“和”的道加上佛道里的“同”,使自己发展完善起来,更是展现出了辉煌的光彩。

  佛的道在教化六道众生,离苦得乐上,以慈悲济世,同登极乐为本怀,所用之道在于“同”,“同”的前提是自愿,为何会自愿?不离本故,心佛一如,是以自愿,自他不二,因为一如,将心比心,没有委曲,所用的方法是慈悲,即同己,“和”如兄弟,这个兴,佛教兴,中国兴,是因为佛教“同”更加完美稳定,能让中国自己更加强大和振兴的“道”,古代皇家怎能不恭迎礼敬呢?所以皇帝亲自迎请佛教入中原。

  在近代有许多对中国的“和”“同”的认识上有许多误解,尤其在“和”上,西方解成全盘西化,成了异变,或者中国威胁论,怕被中国同化,是不知道中国的“和”与“同”。现今提倡爱国爱教和“中国梦”,如果用“和”与“同”的道来理解,便是强国之道,“中国梦”的成功关键和是“和”,用的方法也是“和”,国内外“和”,个人、企事业“和”,保证成功就在于“同”的道能发挥上,个人与国家,同发展,同利益,同心同德,中国梦的成功,难也难在“同”,所以要用好“同”的方法——慈悲与忠孝,用佛教的“六和敬”成就“同”的大道,中国的强大是中国的道高所具有的尊贵之所决定的,它在伦理上体现了天下一家亲的大同特质,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稳定,发展的共同愿望,是不可抗拒的。

  “霸”的道,也是由来已久的,国家的产生,和之前的部落产生都是为了和“霸”做斗争产生的,“霸”的道,有前提条件的,它的行使要有超越对方的武力做保障,它是独我的,它有先天的不足就是叛乱,不判不乱无法称“霸”,所以它必然是大家反对的和抗争的,不过对于“霸”来说,是无所谓的,因为它的发展壮大就是叛乱中出生,道理在它哪里是工具,对付和压制别人的手段,它和中国的“和”,佛家的“同”是二的关系,它的优势在于“和”与“同”的道论下可以同化的。

  为了中国的发展,为了感恩用中国的“和”与佛教的“同”的道力,在我这样未曾明悟道的人微笑的言说中,像星火于稠林中释放一丝火光一样点燃中国“道”论。

  愿同登极乐国,阿弥陀佛。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僧持毗尼,令正法久住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做真实业,完满僧格
 认识自我,离苦得乐
 菩提心的成就
 要想成佛先学做人
 闻佛法,开智慧
 爱恨寂灭轮回除
 持五戒的现实意义
 半死不活最痛苦
 因见而持戒
 凡夫学佛,当具“慧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45.三交智嵩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戒律与生活(释恒强)[栏目:持戒]
 《金刚经》释义 第三十一品、知见不生分[栏目:法界法师]
 祭文[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No Ajahn Chah《114》[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请求宽恕[栏目:佛网文摘]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 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 第一节 出家制度的缘起[栏目: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
 家中蟑螂太多,用水冲走,可以不?[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枯禅[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三)理事体用 6.言下忘言[栏目:善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