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惭愧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186

  惭愧

  本一班:妙利

  夫修道者,如一人与万人战。

  末学出生于佛教家庭,九十八岁高龄的奶奶一生信佛教,她是末学走入佛门的“启蒙导师”,孩提时与奶奶常出入寺庙,她的佛堂供奉的是“大愿地藏王菩萨”,“西方三圣”或许是宿世的善根,末学十八岁时初入的正规寺院,便是古都开封大相国寺,有辛结缘了《金刚经》彼时正值高中三年级,虽偏好文科对佛经却也“雾里看花”。

  诸法无常,因缘成熟只得安然接受,壬辰年夏(2012.7)吾结缘皈依师也就是后来的剃度恩师,××法师,他可谓是引导末学顿入空门的“上师”,道次第之加持颂云:万善根本从师出,能生利乐如良田,师父的出现,在末学修行之路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理程碑”师父常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作为修行人,从初发心时便已决定了成就佛道的一半,良好的发心,是为大众,为十方常住:“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能否做到?能做到何种程度取决于最初发心,《沙弥律仪》中提到的“好心出家者”佛陀与护法定助他成就佛道,以此反观自心,末学只能以“惭愧心”面对信众与十方的供养。有一道友在面对居士区区六百多元人民币的供养,竟吃不下饭,前提是此道友是健康,德行具足之人,倘若真正“每日三省吾省”“省”的是这颗“惭愧之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便是人间好时节”不知为何,据说是无门禅师的揭子,末学白听不厌!“若无闲事挂心头”一句,令末学久久难以忘怀……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发心
下一篇:僧持毗尼,令正法久住
 嫉妒如何转随喜
 成佛之出离心
 慈悲伟大的佛陀
 怖心难生,善心难发
 学会放下
 孰是佛像孰是阶梯
 
 谁在主宰命运?
 从布施微笑开始
 什么团团转,只因绳未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做事须先察后入养成好习惯 中途放弃造苦果恶习留后世[栏目:六度万行]
 中国佛教生态学的理念及其操作盲点[栏目:圣凯法师]
 五届:开营式上的讲话(扈本讯)[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三种悲心[栏目:见悲青增格西]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三[栏目:倓虚法师]
 临济宗的门庭施设及其现代诠释[栏目:杨曾文教授]
 主成就[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梦中梦因果问答 111 什么业力使我父亲患胆囊炎症?他目前在什么地方?[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活用佛法·问答[栏目:塔汤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