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二期 第一天 发之于心还之于心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03

佛七讲话 第五集七十八年第二期

第一天 发之于心还之于心

经上说,有两种念佛,一种是观想念佛,一种是持名念佛。净土宗初到中国的时候,多修观想。善导和尚以后,就修持名念佛。

华严五祖宗密大师,又根据经上,立四种念佛,除去观想念佛、持名念佛以外,又立观像念佛、实相念佛(见普贤行愿品别行钞)。观像,就是看佛像。因为当时有一位菩萨用白(就是白细毛布)画的佛像,拿到山里去修,他看着佛像修,就得三昧,所以宗密大师又立观像念佛。

这四种念佛,我们加以简择。观想念佛要上根利智的人修,根据十六观经说,观想不是胡想乱想的,是观报佛报土,观阿弥陀佛的白毫相光,有五个须弥山那么大,绀目好象四大海水那么大,佛的身量是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那么高。

所以说,是观报佛报土,不是观化佛。这唯有大菩萨可以修,不是凡夫可以修的。十六观经第十四十五十六观就改变了,佛为利益末法时期众生故,令观丈六金身,就是化佛;可是人临命终时,为苦所逼,观想不起来,所以释迦世尊在十六观的时候大开持名念佛,纵然地狱相现,十称佛号即得往生。

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持名即得往生,比观报佛报土要容易得多了。

再讲实相念佛,凡夫不容易修。初学净土念佛法门,难以入手,尤其说实相念佛,经上说,要念到无所有,是名念佛,无所念,是名念佛。凡夫钝根劣智,很容易偏空滞寂。

再简择观像念佛,没有持名念佛方便。持名念佛,随时随地皆可念,观像,办不到。

所以四种念佛里头,我们加以简择,最方便末法时期众生的,就是持名念佛。

所以善导大师以后,诸大祖师把持名念佛,列为正修行,其余的列为助行。因为念佛法门,也修其它的,譬如说,拜大悲忏净土忏,那是净土宗的忏,也可拜。不过那是助行,不是正行,如果你分不清正助,就颠倒了。

我们经过一番简择,在这四种念佛里面,持名念佛最方便。所以,古德讲「行易而证深」,修行起来,非常简易,证的果位特别深。

我们在四种念佛里,既然经过简择知道持名为上,现在再讲持名的内容。持名不是叫你悠悠荡荡、飘飘浮浮持佛名号就是了,是要你一句佛号,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还之于心,这样才能得到受用。

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还之于心,我们也加一番简择。虽然有四个要点,我们经过简择知道,只有两个要点──就是发之于心,还之于心。

如果念佛,发之于心,还之于心,久久用功,会得一心不乱。

发之于心,还之于心,我们再加简择,怎么能发之于心?怎么能还之于心?要想发之于心,必须念得字字清楚。如果念得字字清楚,自然发之于心。怎么样才能还之于心呢?要听得字字分明。你只要听得字字分明,自然还之于心。归纳起来,不过念得清楚、听得明白。

现在我们再加以简择,念得清楚、听得明白,这里边只要听得明白,自然念得清楚。你听明白了,自然念清楚嘛!

现在我们经过简择,知道他的重点──只在听得明白。

所以大家七天打佛七,要用功,听佛号听得分明,字字分明。初听的时候,是心作佛,听到纯熟处,没有能听所听,没有能念,没有所念,渐渐可会入一心。没有能听所听能念所念,自然达到一个境界,就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念而无念,就是诸法实相。念是诸法,无念是实相。无念而念,就是实相诸法。所以持名念佛,渐渐会到这个地步,谓之为证深。

再讲到七天念佛了,大家每一支香静听佛号,静坐的时候,心念心听,听得明白。你一支香这么作,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天念佛要是这么作,不知不觉也就过去了。你这样念佛,听佛号,没有妄想。心中没有妄想,自然轻松,久久念,可得到轻安。纵然是初初下功夫用功,也可使自己的心宁静。

最怕的是──你在佛七期间打妄想。妄想一起,心上加重负担。你会感觉佛七念佛堂中不耐,感觉念佛七天很苦,那你会造成一个结果,一天一天地挨过。苦还是小事,你不得受益。

如果你七天当中,有一支香念到心宁静,就是往生的资源。如果你每一支香,都心烦意乱,不得往生,阿弥陀佛虽然慈悲,垂手接引你,你不去啊!

所以大家要记住,要听佛号。听佛号,是对治妄想。妄想不起,佛号真切,就得往生。

我们再问,这个妄想由何而入?由六处而入,眼耳鼻舌身意。你的眼乱看,妄想就入了;你的耳不听佛号,乱听其它的音乐、其它的声音,妄想也就入了;鼻闻香;舌爱说话;身乱动觉触;意根起想。皆是生妄想之处。

如果你能够都摄六根,自然净念相继。

所以大家记住,一方面自己听佛号,坚定自己的心。一方面都摄六根,消除自己的障碍缘。七天定得成就。

所以大家眼睛不可乱看;耳朵只听佛号、听法器,不听其它的;鼻闻栴檀香。嘴巴不可乱说话,这是最要紧的了,嘴一乱说话,一定动心;身子不可乱觉触;意根里面不可乱想。如果你能这么作,称之为「是心作佛」,以加功用行故。

如果你念到自然处,念到无功用行,就「是心是佛」。希望大家知道这个要领,用功。

现在开始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二期 第二天 一心不动了了明明
下一篇: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一期 第七天 不求万事如意只求万事如法
 夏雨清凉解要 十六
 缘起法泛谈 三、十二因缘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二期 第七天 欲保平安淡薄财色
 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直解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四期 第二天 觉悟无常发大悲心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通义卷第五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一期 第四天 念佛回向历代父母历劫冤亲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二期 第五天 识心无一动念处一切功德回向西方..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五天 住而无住无住而住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六天 持念佛名三根普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僧宝论41、《佛教是生产之原地,护佛教即所以护国护民》 (第六章 守培法师论僧宝 之四)[栏目:僧宝论·明贤法师]
 修行人应当精进[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窍决宝藏海 05、以妙观察智解开烦恼与惑网[栏目:晋美彭措法王]
 戒尘小和尚的个人画展[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西来演说集弁言[栏目:太虚法师]
 觉知者(彭贤)[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庙奴要出家[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