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课(七)修行者不能忽视逆缘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96

圣者言教 第十课(七)修行者不能忽视逆缘

  虽然我们有时是从顺缘的角度讲解禅定,但作为修行者,还需要认清禅定的逆缘。例如我们时常讲解前五根识,第六识,第七识末那识以及第八识阿赖耶识等八识的状态,目的就是为了告诫大家,八识并非我们所追求的的目标。若不懂得八识,则很难树立顺缘,即真正的胜观等持之见解。现前很多人由于对这些道理不是很了解的缘故,对禅定的理解非常粗糙。

  请问单纯从意识的角度当中而言,平常你的禅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如果连意识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又如何辨析自己的禅定之见解?要记住,仅凭文字掩盖一切,你的修法永远无法得到圆满的结果。虽然闻思与实修所讲解的道理是一致的,但境界则完全不同,粗细有着很大的区别,有很多修行的道验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纵观历代高僧大德也没一个是依止文字而成办解脱者。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在以后在修的过程当中,不妨先将顺缘搁置一旁,先了解一些逆缘,这样才能做细致地辨别。如果连逆缘都不懂,又如何树立顺缘呢?

  这两天有很多修行者过来汇报见解,先不说出世间胜观之见解,即便是轮回范围中的八识见解,很多人也没有很好的体会。因此,大家在修法之上,还是要细致一点。我相信,在座的无论是藏族还是汉族的修行者,有很多人的见解还是很不错的,回答导师的问题可能觉得非常容易,小菜一碟。有些修法不够细致的弟子在汇报见解时,导师一听他的回答就知道,他到见解到底来自于理论还是实修。因为如果是从理论的角度作答,回答永远是粗糙的。就如同描述天空中的云朵或者是他人的财物一般,再精彩也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闻思与实修的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虽然他们所描述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两者见解则完全不一样。因此,理论可以作为实修的前行,但不能用理论去掩盖实修,自己根据理论去建立一个禅定,恐怕并没有什么意义。

  例如当你内心生起烦恼的时候,你口中可以说烦恼是空性,但实际当中你的烦恼到底能不能空?若要是不空的话,就是在告诉你,实修与闻思之间的差异。虽然我们口中都会说,所谓的阎王爷就是贪嗔痴烦恼所呈现的相,但是当你站在阎王爷面前说,你是空性,我想阎王爷可能会给你一耳光。他明明站在你的面前,怎么会空呢?因此这些都是一些自欺欺人的现象。

  所以,修法真的要细致一点。尤其当我们修学智慧转为道用时,若没有从文字上与道验中了解何谓逆缘,就无法真正地树立顺缘,这样的修学,恐怕与解脱也会越来越遥远。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课(六)时时反观自己的不足之处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课(八)修法应该细致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五)令法入道就是修行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二十)如何平衡自利与他利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八)禅定修行必须配同方便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七)修学佛法切忌贪慕虚荣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六)清净地处与发菩提心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六)观修无常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九)依靠三乘教法调伏烦恼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八)修学密法不可忽视修行方便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九)修法应时时忆念上师之恩德
 圣者言教 第二课(三)调伏内心方为解脱要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一八、刚毅与宏量[栏目:慈航法师]
 四念处 十三、身观念处的十项功德[栏目:四念处]
 自性里的音乐[栏目:宣化上人]
 如果有一天我看见一条蛇,而这条蛇正要威胁另一个人的性命,打死这条蛇是否有罪?[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您有没有遇到过别人的反对或攻击?您是怎么面对的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附录 Appendix[栏目: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大圆满前行 第一章 关于大圆满法 第一节 3 言教与证教[栏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相应31经 与善的人们经[栏目:相应部 1.诸天相应]
 安忍波罗蜜[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部派时代的修道观[栏目:演培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