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好好发心,护持常住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46

好好发心,护持常住

——大二班:演弘

  在中国古代,一个人要想出家必须要通过严格的考试之后,才许出家;各大丛林的住持也是由皇帝直接来任命。而这些人可谓是“天之骄子”,或才思敏捷,或德行具足,无一不是深明因果、严于律己、绍隆佛法、续佛慧命的真佛子。

  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后,便大开方便之门,此后出家众没有了太多的约束。这样出家是方便了很多,但怎奈根器不一,难免佛门中龙蛇混杂,其中虽有集大成就者,但毕竟寥寥可数!虽然有戒律作为佛子的的立身之本,然经过各种复杂社会活动变动后,与初发心已有所别。

  比如在我们出家人中,有的是因为接触佛法后,想深入修习的;也有满怀神秘之感,想体验出家生活的;有的人是因为厌恶了尘世的生活,才投入佛门的;也有的是因为生活窘迫,不得已而出家。各有个中,虽原因不一,但大都是接触佛法后,对于因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不仅明白了福慧要双修,资粮也要广积。

  小庙修行,一则人少,二则戒律松弛。长远心,很难培养起来,如身边没有一位真正的善知识指导,那么想要了脱生死,终究很难!教理归教理,实践归实践,如果所学不能学以致用;不能很好的辅助自己的修行;不能从身心境界上有个彻底的改变;不能有真实的体验,那么佛法也能变成了学问知识,到头来徒有一张好口才,却无真实受用,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要在大丛林中薰修,应把自己不好的思想,不良的习气,通过团队的力量,慢慢地调整过来。从发起出离心,到生死菩提心,滴滴点点,不离正念。

  单从这一点上说,我们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弱的,而团队的力量毕竟是强大的,一个寺院的核心力量是常住,因此好好发心,护持常住,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佛子应具的本分。

  时下,有很多佛学院的学生就要毕业,走进各大丛林,然内心却很迷茫,究其根本原因是:虽然满肚子的知识,学问,教理,却只在表相上打转,不在实修上下功夫,或只是一心专注于文字并依文解字,难免会成为佛门罪人。

  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更好地了达佛法大义,找出适合自己修行的路子,解决生死大事,从而更好地帮助和引导那些需要帮助的众生。

  试问:我们学这么多知识,先不讲在修证上的成就,就单是发心这一点,护持常住,或三心二意,或牢骚满腹!那么,如果你对身边的常住师父都这么冷漠,那么又怎样能服务社会?广度有情?所以,“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是我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护持常住的时候了!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行的女子最美丽
下一篇:乌云散后 明日当空
 做人要有敬畏心
 回归自然,观照本性
 夏日里的凝思
 痛苦的根源
 忍辱是个宝
 反省自己
 佛教徒应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
 顿悟人生
 心与心的对话
 做真实业,完满僧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一、示现 他处现相[栏目: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59 骨裹皮[栏目:石头路滑]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六篇 极乐国土 2 散善三福[栏目:人生之路·宽运法师]
 出家[栏目:张慈田文集]
 水满自溢[栏目:禅是一枝花]
 六祖坛经讲话 第八 顿渐品 问题讲解[栏目:六祖坛经讲话·星云大师]
 六十华严卷 41-45[栏目:01 六十华严]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16 注解[栏目: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信仰崇拜的符号表征——佛塔文化一瞥[栏目:肖永明居士]
 人与自然的关系(济群法师)[栏目:佛教与环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