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群居防口、独处防心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05

  群居防口、独处防心

  ——本二班:释照斟

  假期的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就这么过去了,每每回忆起恩师在假期里对我们的告诫,都令我肃然起劲而又难以释怀。师父说:“群居防口,独处防心。修行就是这么简单。很多人认为修行很玄妙、深奥、神秘,不可捉摸。其实修行就是调柔身(行为)、口(语言)、意(思想)的一个过程。与大众群居时,调伏自己的言语,因为‘良言一句三九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何必闲谈人是非,白白消磨大好时光!?......”

  在师父的开示中,我感觉师父对我们语重心长,常常告诫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法身慧命,今生得人身不容易,古德尝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①”而且你们都这么年轻就能来出家学佛,如今示现比丘相,应该做比丘做的事情,尤其是尽其所能去弘化佛法。

  对此,在放假回来后,偶尔也会遇到老居士来向我请教佛法,我也借此机会一展身手,向居士‘转售’我从佛学院学来的佛学知识,由于自己平时懒惰、贪玩,不能流利地回答老居士提出的问题,反而令我感觉很惭愧,可是居士依然很欢喜,因为他们说我在法门寺佛学院学习后,学到了正知正见的佛法。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信、解、行、证,有了信、解,缺少行、证,好比砖头有了坯形,但放在水里同样会化成一滩烂泥。所以一定要有行、证的功夫,用三味的智慧火把已经做好的坯形,烧成金刚不坏的‘金砖’,这才能产生佛法的妙用。多好的口头功夫,一旦缺少自内证的实践,是无法体会和领略真正意义上的佛法魅力。

  此时,耳边又响起了师父所说“群居防口,独处防心......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谆谆教诲。常思己过,难道不就是师父让我要保持自我反省与检讨的能力吗?!只有防己心、莫论人非了,我才能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不断地强化学习,转变思维,努力提高自己佛学修养。

  当我在佛学院有了信、解的能力,我应该抽时间实践所学的理论,以后再讲给居士的东西才更有摄受力。在修行路上,有善知识的引导,能够少走很多弯路;有了善知识的引导,必能圆满完成清净的修行;有了善知识的一路相随,可以克服一切修学中的障碍,令我感觉修行路上一片光明。

  附注:人身到底有多难得......?

  在佛经中有三段有关“人身难得”的譬喻,大致内容如下:

  1.《阿含经》里有一则海龟喻云:“人身难得,犹如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

  2.佛在《提谓经》中,亦说有人身难得之妙喻。经云:“如有一人在须弥山上,以纤缕下之,一人在下持针迎之,中有旋嵐猛风,吹缕难入针孔。人身难得,甚过於是”。

  3.经典又喻示“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可谓是人身难得,生命易逝。又有古德偈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假期见闻体会
下一篇:西安参访见闻记
 初心不退 成佛有余
 正念受食
 亲近善知识,你做好准备了吗?
 是轮回还是解脱?
 要学会“心甘情愿”地做事情
 痛苦的根源
 佛教徒应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
 认识自我,离苦得乐
 善用财富
 阿罗汉不执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布施波罗蜜[栏目: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
 谈《佛光大藏经》[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自觉手册 二 导论[栏目:隆波田禅师]
 天上掉馅饼[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偈颂[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福德日记8月1日-阿底峡尊者的幽默[栏目:福德日记]
 326.侍朗李浩居士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七章 道圣谛[栏目:性空法师(Ven. Dhammadipa)]
 《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3[栏目:果平法师]
 佛教只关心来世,不关心今世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