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出世本意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79

  佛出世本意

  『佛慈降一乘教,而分别说三乘;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

  也就是要与大家分享,佛陀从成佛,要向众生所说的法就是一乘教,一乘的教法。那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非常透彻的真理,回归如来本性的妙法。但是,众生根机不堪接受,无法受那么高的法,所以他就降低下来,降成了非常普遍,一切众生都能接受的法,那就是『分别说三乘』。

  随众生的根机来说教,无非就是『欲示众生佛之知见』,将佛的知见摊开来,让大家了解——你们看,法是这样,用这个方法就能回归本性,佛的知见、众生知见是平等。但是,这么简单的法,不过对我们凡夫还是难。

  而平等在哪里呢?你有你的境界,他有他的境界,我也有我的境界。虽然我本身常常在说,佛陀乃是宇宙大觉者,天下宇宙之间无事不知。但是,我自己每早从书房出来,向讲堂来时,就是望向天空,早上的天空到底是什么天气呢?就如今早,刚刚站在那里看,与昨天的天空就不一样。有时候就会想,到底天是什么颜色?我自己也感到很迷惑。

  同样称为云,却是不同的颜色;同样一片天空,却每一天都不同。所以会想,到底佛陀,宇宙万物真理那么透彻;而凡夫也知道,佛陀觉悟的境界,那个心灵境界应该是如此如此,但是,回归到自己本身,真实的环境,站在那里,自己就会想:为什么天的颜色会这么不同?云千变万化,其中的道理,天文道理到底如何变形,让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不同,它真实的颜色是什么呢?所以,色无色,就是真色。

  在我们人生,短短的人生来看天地间人为的事物,感觉起来每天都一样。我们若要再透彻来说,其实分秒间都在变动,随着时间在变动,只是我们不觉知。

  就如我们自己的身体,从出生一直到长大,一直到老,到底我们是执着于永远都一样吗?身体是与我们是最近的,我们以为每天都是『我』,每天都一样,其实是不同,每一秒钟都是在新陈代谢,都是在变,都是在生灭,绝对不会永远都一样。所以叫做无常。

  天地宇宙万物,从粗至细全都在这『无常』中,不过我们绝对无法了解,所以佛陀他就要降下来,让我们知道——每一天、每一时的东西,花花草草,这个花草,它从什么样的种子,要什么样的因缘会合,能够成长出什么事情,什么样的形象来。告诉我们因缘果报,从一念无明开始,生了贪、瞋、痴,展开了人生,非常复杂的人事物。

  佛陀就是将一乘的真理,散开来,随众生种种的根机,让我们能够接受。为了让众生回归清净无染,如来的真如本性,所以他要出现在这个世间,用种种的方法,降一乘法,说三乘的道理,从小乘、中乘、大乘等等,要来教育我们。

  我们前面的(经)文就说了:『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这实在是对我们众生很无奈。不过,佛陀的慈悲,即使众生难解、难思量,佛陀还是耐着本性,他的慈悲还是要为我们解释,希望能让人人回归诸佛的知见。

  我们与诸佛的知见一样,但是我们还停滞于凡夫的境界,要我们用智慧去思量,真的是难。唯有我们要回归如来的本性,不解而知,不必解释就全都知道。所以,我们还是在凡夫。   

  『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我们昨天已经说过了,佛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是再重复,要让听的人,大家更加清楚,诸佛出现于世,到底目的何在。

  诸佛出现于世:皆为开示一切众生本有实相,令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见,舍此则非如来出世本怀。

  『皆为开示一切众生本有实相』,佛陀只是为了要来开示一切众生。我们芸芸众生,佛陀的慈悲,对一切的众生绝对不放弃,不弃不舍众生,生生世世不断出现人间,生在我们人群中,就是用种种不同的身态、生态。身体的形态,无论是男、女、老、幼,用他们的身形来引导众生;或者是佛陀用种种的说法,他的心理,要如何启众生机,来开示,就是只为了要开示一切众生本有实相。

  我们人人本具佛性,一切究竟的真理,一乘实相,如来本性人人本具,这是佛陀要来告诉我们。就是希望人人『咸得悟入』,人人都能够觉悟,能够入佛的知见。否则,我们看的,『有看到吗?』『有。』『了解吗?』『了解。』『真的吗?』『可能。』回答可能,你说是不是呢?

  就如:有看到吗?有,我看到天空。了解吗?我若要说真实话,不了解。因为,昨天看的,今天看的,到底是远是近呢?云的颜色,天空的颜色,其实要我来说这到底是如何?我无法分析。

  不过,佛陀就是要我们——你若无法分析,你就要再去用心,『咸得悟入』,全都都要能去悟。『悟』,就是离开迷,离开你不了解。你要去用心了解,用心去『入』,入这个事物。『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说是菩萨道,你若不去身体力行菩萨道,什么样的境界叫做菩萨道,你不知道。

  我们大家做慈济,在慈济的团体中,你若不做,你不知道你做的感受。人生苦难,当你展开一双手,用怜悯的心去肤慰苦难人,那种的感觉,你才能感受到你的爱是发自至诚无分别的心。

  因为,当你去拥抱着苦难人,当他在最无靠无依的时候,你靠近他,他靠近你,你用那分的爱去肤慰他,那时你才能了解,原来人与人就是这么亲近,原来我们在疼惜他是那么温柔,那么慈悲。那个时候,希望他能拔除苦难,这种的佛心、菩萨心,才真正能体会得到。否则,只说行菩萨道,好像很崇高的道理,但是你没有体会到,给你再崇高的道理,仍然不是你的。一定你要去体会,去做到,这样才叫做悟入佛的知见。

  其实,佛的悲心慈怀,佛陀不忍众生如此颠倒造业,辗转复制,这个业力使世间愈来灾祸愈多,佛陀不忍心。所以佛慈悲怀,佛的慈心,佛的悲怀,这是佛的知见,希望能够将这慈心悲怀教众生,来教导众生能够入这样的境界。人人若入这样的境界,你们想,这种的人生不就是人人很和平吗?不就是一个很美的境界,人人无苦,人人都是很清净的境界吗?

  所以,这就是佛陀,他若舍离了开示众生,令众生悟入这个知见,若舍离这件事,那就不是如来出现的本怀。如来出现的本怀,无非为一大事,就是要『开示悟入』——『开示』众生,能够『悟入』佛的知见。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要多用心去体解这分的理念。

  众生有此机感佛名因,佛乘机而应故名为缘,是为出世本意。

  再说『众生有此机感佛名因』。我们众生绝对有机会,能够接受佛陀来为我们度化的这个因。因为我们人人本具佛性,这是因,这是种子,人人本来具有。『佛乘机而应』,随着根机来感应于人间,所以名为缘。是出世的本意。佛陀就是为众生,这样感众生的因缘。

  众生若无因缘,佛还是不能度。众生与佛有缘,所以佛陀出现人间。这要制造很久的因缘。所以『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佛陀就是要使一切众生,欲令一切众生开佛的知见,使人人能够清净,因此出现于人间。当你付出,为苦难众生,要拔除他的苦难,那念心真正接触到时,那就是最清净的心。这无所求的付出,就是最清净的心。

  各位,时间是这么短暂,一直过去。佛法是浩瀚无边际,我们若不用心,常常就是在自己的境界里,不知不觉。我们的生命也是随着分秒在消逝,也是不知不觉烦恼随着时间在增长。若如此,我们的人生就是不断在复制业。

  我们应该把握时间,生命一定是不断在消减,却是烦恼不一定增长,我们应该慧命增长。精进的人是增长慧命,懈怠的人是增长烦恼,各位修行者,是不是要时时多用心。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大事因缘
下一篇:究竟实相
 广演说诸法
 忖己德行 忖己利他
 施权显实归于佛乘
 恒持剎那初发心
 闻成就
 反归自性
 法德无边
 正信生善根方便教众生
 佛子 罗睺罗
 直心是道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47经 认为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相应33-42经 生法等经十则[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认真修行莫放逸[栏目:宣化上人]
 首届:赵县朱存柱县长在开营式上的讲话(朱存柱)[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教主释迦牟尼的事迹[栏目:南怀瑾居士]
 经典颂古 第四章 公案颂古与禅悟境界 三、圆融互摄[栏目:吴言生教授]
 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二十二[栏目:达照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二0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对于菩提心,我们应该怎么修持?[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中国佛教史话 以神通教化人的佛图澄[栏目:中国佛教史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