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人说,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的教育。您如何理解?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95

  问:有人说,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的教育。您如何理解?

  答: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先要弄清何为宗教?何为教育?在佛教看来,宗教二字是分开诠释的。佛陀为适应教化对象而说的教法称为教,教法所出之源称为宗。永明延寿大师云:“举一心为宗。”故佛教常称宗门教下。宗门指传佛心印、教外别传之禅门;教门指依大小乘之经论等言教而立的教宗,诸如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等。故知宗教一词涵盖一代时教全体的义蕴。

  自西方学术思想东传之后,一般将佛教所习用的“宗教”一词作为英文religion的译语,表达对超自然事物的畏怖与不安,并进而专指团体性与组织性信仰、教义、礼仪之体系。其中分为多神教、一神教、泛神论等。如是考辨,作为佛教徒宜从宗教原有的义理来理解、接纳。

  释尊以大悲愿力示现娑婆八相成道,一代时教之终极目标,无非令吾辈浪子就路还家,永脱轮回,悉成佛果。这是佛教之所以成为宗教的本质内涵。而教育一词,广义来说,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是指由专职人员和专职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更多属于世间法的范畴。那么,佛教有着世间道德教育的内容,然更多的是指向生命的终极关怀,即“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出世间的本怀。所以,不能将佛教的宗教内蕴与世间教育等量齐观。佛教是一门崇高而圣洁的宗教,提升生命,完善道德,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吾人能闻信佛教,当生稀有难遭之想,而那类将宗教视为迷信者,是不足与语的。

  冀诸同仁明辨之!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个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人,他会散乱念佛吗?反过来,一个泛泛悠悠念佛的人能够说是具足信愿吗?望法师开示。
下一篇:想听师父分享现今念佛时的感受,及师父念佛的心路历程。
 逢人就劝他人念佛求往生,对不对?
 净业修习总是进进退退,如何对治这一烦恼?
 净业三福的内容很多,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请问法师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心是无形无相的,怎么说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呢?
 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
 如何理解念佛、念法、念僧?
 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念佛同修应从哪些方面痛下功夫方有自在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序二[栏目:黄心川教授]
 新佛教运动的中心思想[栏目:巨赞法师]
 会议[栏目: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
 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称赞如来」赞[栏目: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
 集福消灾之道—感应篇汇编白话精简本[栏目:了凡弘法学会]
 看看你的手,我的孩子[栏目:太阳我的心]
 意根探索[栏目:单培根居士]
 虚空打破明心地 禅的公案[栏目:宣化上人]
 佛法让我心清心静心宽心明[栏目:莲心慧语]
 慧思大师末法思想对佛教现状的启示(释慧和)[栏目:慧思大师思想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